藝術市場大幅縮水 拍品多元化應對調整
鉅亨網新聞中心
中國藝術品市場存在這樣一種現象,每一次重大事件都會給這個市場帶來一系列的波動,像政治上的反腐敗就給整個藝術品市場帶來一個巨大的變化。我認為政府力倡反腐,就把整個市場因炒作形成的泡沫刺破了,尤其是當代書畫市場明顯“退燒”,2015 年春拍大概萎縮將近30% 的交易。這個市場成交的急劇萎縮,也引發了其他品類市場的通縮,促使交易難上加難。不過,經得住考驗的還是那些在歷史上已經有定位的大師精品,即使在市場特別不景氣的情況下,仍然有很好的價格,所以說這一次市場調整,再一次堅定了我們的信心。
——北京榮寶拍賣總經理劉尚勇
宏觀背景中股票投資的利好訊息和牛市啟動,吸引了很多投資類資金,而藝術品市場產品從投資角度講,依然處在更新換代的調整階段。2015年春拍藝術品市場縮量盤整的局面凸顯,據雅昌藝術市場監測中心(amma)不完全統計,本季市場整體容量縮小,拍品數量減少54304件。成交量同比下降40%,為93070件。2015年春拍總成交額僅為244億元,總成交額降至2011年以來最低谷,同比2014年春縮水近百億元人民幣,降幅達27.04%。雖然各項成交指標呈現全面下滑,但單幅作品均價出現提升,為26.23萬元/件,拍品在縮量的情況更加注重精品化。
藝術品市場深度調整期,隱性龐大的禮品市場在倡廉反腐中大幅縮水,在禮品市場中所沉淀的藏品即使不會急於套現,短期內也不再成為支援藝術品市場交易的增量因素。規模較大的拍賣公司,為了應對拍品征集難、流動性緊縮這一問題,采取減縮量的規則,部分品類單一的拍賣公司迫於壓力則在本季退出春拍,拍賣公司與拍賣會的數量均出現縮減,專場數量縮減最為明顯,同比減少221場。
本季度,藝術品市場的巨大縮量還主要體現在常規拍賣公司成交規模的大幅縮水。據amma觀察,2014年春拍舉辦拍賣會的拍賣公司名單中有175家在2015年春拍持續上拍,但其締造的成交總額比2014年春減少80多億元人民幣,降幅為29.33%。其中中國嘉德2015年春拍上拍拍品約5890件,同比2014年春拍的6600件則減少了12%,專場從2014年春拍的43場縮減到39場;北京匡時2015年春拍上拍了18個專場、2000余件拍品,環比2014年秋拍的26個專場、3480件拍品有明顯縮減,同比2014年春拍的30多個專場的規模更是減少近一半;北京華辰的上拍數從1402件縮減至1010件,專場數量從去年春拍的12個調整至5個;北京保利拍賣從去年秋拍9120件縮減了1000余件。其次是,部分中小型拍賣公司悄然退出春拍,或者將原本將舉辦拍賣會的場次減少,應對本季的“調整”,從2005年至2014年持續拍賣10年的機構來看,如北京傳是、北京銀座、北京盈時、藍天國拍、福建拍賣、中拍國際、浙江南北、河南金帝等在今春停拍,雖有新進名單,但其拍賣總額難抵停拍的成交總額,兩者相差6億元人民幣。可見,在藝術品市場深度調整期,絕大多數拍賣公司成交額的集體縮水是導致本季度拍賣總額縮量的主要原因。
1.價格:大資金鎖定精品 高低價格分化明顯
藝術品的價格與價值是買家最為關心的問題,通過公開拍賣形成的成交價格也從側面反映出市場人氣及收藏風向等現狀。從雅昌藝術市場監測中心(amma)不完全統計得出的數據來看,2015年春拍國內拍賣市場價格出現了明顯變化,即精品依舊高價成交,但成交數量明顯減少;普品成交總額下降,單價走低,市場對其購藏熱度降溫。
2015年春拍,中高階及高階拍品成交量縮水最為嚴重。據統計,1000萬至1億元區間內拍品成交數量為202件,同比減少了40.24%。雖然在億元以上有3件拍品誕生,如博物館級巨作潘天壽的《鷹石山花圖》以2.79億元人民幣更新了潘天壽畫作拍賣紀錄、李可染早期紅色經典佳作《井岡山》以1,26億元成交等,但業內專家大多認為,在當下,億元拍品超出高階拍品的范圍,屬於特殊拍品,特例的出現確實可以維系市場信心,但卻難以反映整個市場成交的真實氛圍,因此今春億元拍品的釋出可以說為這個寒冷的市場帶來了些許暖意。對拍賣公司而言,最為看重也最能給其帶來巨大收益的莫過於中高階及高階市場,目前由於市場不景氣,各家拍賣行高價位的拍品數量都在下降,主要原因一是從市場角度看,高價位作品很難找到下一個接手人;二是藏家對精品比較惜售,高價位拍品很難從藏家手中征集到,一個主動一個被動也就造成了高階拍品數量的減少。
相對而言,2015年春拍,中、端及中低階價格區間拍品數量及成交總額雖同樣出現下調,但幅度不大,屬於正常合理的市場波動范圍。100萬至1000萬元價格區間成交數量為3510件,同比縮水17%,成交額跌幅也未超過20%。該區間市場集中了藝術品交易市場上大多數中堅買家,這在調整期對拍賣公司來說至關重要,如何把握這部分客戶,或將成為拍賣行未來工作的重點之一。據雅昌藝術市場監測中心(amma)調研認為,投資該區間的買家其投機訴求較弱,更看重藝術品的投資價值,他們中既有老藏家也有新入場的買家,具備良好的收藏觀和投資規則,以藝術品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為主,兼顧市場熱點,如質量較高的名家小品。更值得一提的是,該收藏群體對拍品背后的文化價值更為注重,尤其是學術支撐上,更加專業,對於學術梳理還不完善的品類題材仍保持慎入態度,這主要體現在新青年和新水墨板塊。
此外,100 萬元以下的普品交易一直在數量和市場份額占比上具有突出優勢,但在2015年春拍的舞臺上,普品的吸金力已現疲軟,這已得到多位拍賣業資深人士的證實。雖然低階價格區間的拍品在成交總額和成交數量的市場占比上分別達到44% 和83%,可較比去年同期,市場人氣及反饋明顯走弱。在市場交易活躍期,因受到高階拍品品牌效應的帶動,普通市場才會表現得異常活躍,而當市場進入低谷,普品市場賴以生存的環境難以為繼,其交易熱情自然會降低,隨之而來的則是贗品、次品亂象的加劇。
綜上所述可知,2015 年春拍中國藝術品在不同區間均呈現下滑態勢,不少業內“大咖”也表現出對今年藝術品整體成交的擔憂,市場悲觀情緒較濃,但北京匡時的董國強卻認為,“從成交率,高價拍品的情況,我覺得是好於去年的,市場在去年的秋拍已經到了一個底部了,大家普遍的覺得是今年的春拍再降也將不到哪去了,藝術品和其他投資行業還是有不同的。”
分析認為,在市場調整中,大型拍賣會因其多年積累的口碑、優良的征集能力以及客戶資源等優勢,抗沖擊力較強,這一時期或將成為優質拍賣企業強化龍頭地位、占據更多市場份額的較佳時機。
目前由於市場不景氣,各家拍賣行高價位的拍品數量都在下降,主要原因一是從市場角度看,高價位作品很難找到下一個接手人;二是藏家對精品比較惜售,高價位拍品很難從藏家手中征集到,一個主動一個被動也就造成了高階拍品數量的減少。
雖然數據呈現出全面的下滑,但是董國強對目前市場持有很大的信心,他認為,“從成交率,高價拍品的情況,我覺得是好於去年的,市場在去年的秋拍已經到了一個底部了,大家普遍的覺得是今年的春拍再降也將不到哪去了,藝術品和其他投資行業還是有不同的。”
2.板塊: 三大品類近乎“腰斬”低潮之中仍存亮點
在整體成交額下滑的情況下,三大主流拍品也呈現不同程度的下滑趨勢。2015年春拍,中國書畫、瓷雜、現當代藝術板塊總成交額為219.05億元,同比去年春拍降幅達19.29%。中國書畫共上拍了144,751件,總成交額為113億元,成交額相比同期下降了33.05%;瓷雜板塊整體上拍水平也是參差不齊,精品數量不多,成交量同比2014年春拍減少了37.27%,成交額同比下降了33.06%,呈現全面縮水;而此前一度被寄予厚望的現當代藝術板塊也表現得不盡如人意,成交額同比下降44.17%。
反腐導致的藝術品禮品市場遇冷,中國書畫表現平淡,三件億元拍品證明了這個市場並不乏大額資金,中國書畫的個別板塊依然留下亮點。近現代書畫市場中,潘天壽和李可染兩位近現代書畫大師分別創出億元天價。北京保利推出的乾隆《御筆平定台灣二十功臣像贊》、中國嘉德金農的《華山廟碑》、潘天壽《鷹石山花圖》、李可染的《井岡山》以及北京匡時三件被文物局定為一級文物的拍品釋出;晚清及民國書法也在近兩年的市場中贏得頗多關注,中央美術學院特聘教授龔繼遂表示:“書法是被低估的板塊,書法與繪畫產生了錯位,一些民國繪畫屬於技巧性,其收藏價值遠不如優秀的書法作品。”
瓷雜市場表現越來越嚴峻,總體呈現“二八”分化,藏家對於高價精品仍然有著較大熱情,而普品則出現大量流拍的現象。從地域分布上看,國內拍賣規模的縮水,導致藏家熱衷於到海外購買藝術品,海外及港澳臺地區擁有精品數量而優勢明顯。本季度,瓷雜板塊共計上拍108,508件,成交37,049件,而成交量同比下降37%,成交額同比下滑19%,占整體藝術市場32%的份額。瓷雜板塊並非毫無亮點,其中,佛像拍賣市場異常火爆,佛教文物共上拍了3449件作品,成交了1426件,總成交額同比增幅52%。
現當代藝術板塊成交慘淡,規模大幅縮減,呈同比下降趨勢,其中,呼聲最高的新青年專場在今年春拍表現平平。本季度上拍量比2014年春減少1111件,為7939件;成交4250件,同比減少1876件,而成交總額比去年同期下滑44.17%,為27.49億元。2015年春拍市場可謂有喜有憂,整體上呈現下滑態勢,但其中卻有逆市上揚的“個股”露出,為今年春拍增色不少。
3.地域: 各地成交額全面下滑 大拍行調整版面
2015年春拍,中國藝術品市整體縮量盤整,全國各地的總成交額都呈現出不同程度的下滑,同比2013年春拍,港澳臺地區總成交額輕微下滑,市場份額呈現上升趨勢;京津塘地區市場份額下滑,長三角地區縮量表現明顯,成交額出現“腰斬”,珠三角地區市場表現平淡,市場份額略微有上浮。
本季拍賣,京津地區藝術品市場出現大規模的縮減,市場份額下調的局面,作品上拍了103,867 件,比2014年春拍減少58,082 件,成交數量為40,743件,京津塘地區拍賣總額為97億元,同比2014年下降32.6%,市場份額由2014年春拍的42.94%下降到今年春拍的39.74%。本季度京津地區市場份額下滑的主要原因,主要是跟此次的宏觀經濟和市場環境有關。許多藝術基金等機構、大藏家海外購買藝術品的情況增多也是影響拍賣市場份額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此外,市場的分流也對本地區的拍賣有著重要的影響。保利、華辰相繼在濟南、濰坊、廈門等地舉辦拍賣會,很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北京地區的份額。
拍賣市場在2015年更加兩極化,部分拍賣公司因征集困難選擇在今年春拍中停拍,相反,部分地位雄厚的拍賣公司地位更加牢固,觸角涉及內地二三線城市,在一定程度上擠壓原本屬於中小拍賣公司和地方性拍賣公司的生存空間,因此,藝術品拍賣業優勝劣汰的速度明顯加快。
山東地區的一方面由於書畫市場數量多、規模大,僅山東淄博就有多個大規模的書畫交易市場及近萬家大小畫廊;另一方面山東擁有豐富的藏家資源,曾有業內人士粗略估計,山東每年流向藝術品市場的資金達數十億元,尤其是當代書畫市場,占據全國的“半壁江山”, 豐富的藏家資源和良好的市場基礎是山東能夠吸引一線拍行、藝術機構關注的首要因素。北京保利2015年在山東濰坊的首次拍賣會,拍賣總成交額達1.17億元,每個專場的成交比率均超過50%;據保利山東總經理胡志明介紹,“山東的書畫市場屬於一線市場,相較於北京,山東的針對性更強,所以濰坊的首場拍賣會以書畫為主,但是以后也會根據買家結構等再做部署,朝著多個類別發展”。
基於福建藏家近年在香港、北京、上海等地拍賣市場上表現得很突出,拍賣行希望爭奪客戶群,由於廈門的與台灣特殊的地緣關係,這里還被認為是台灣藏家藏品“回流”的重要口岸性城市,從而廈門也是拍賣行進行擴張的必選之一。北京華辰拍賣有限公司董事長甘學軍認為,拍賣公司進軍二、三線城市主要有兩方面原因,一是拍賣公司希望能尋找一個新的增長點,另外則是二、三線城市藏家希望能親臨現場體會拍賣文化,吸取經驗,從而促進地方拍賣市場的繁榮。
這種大型拍賣公司涉足二、三線城市的規則,業內也存在不同的聲音。北京天問國際拍賣有限公司總經理季濤則表示,從目前二三線城市拍賣情況看,大多數城市都沒有形成完善的拍賣市場,一方面是由於當地的資源不足,優質貨源不充沛,無法支撐起拍賣市場;另一方面則是觀念上的問題,缺少投資和鑒賞意識,同時也缺少既具備專業知識、懂得鑒賞,同時還有一定經濟實力的收藏家。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