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3 錢包的簡化破局與社交恢復的新可能
金色財經
原文鏈接:The Evolution of Web3 Wallet User Experience
在 Web3 領域,錢包不僅是核心基礎設施,更是用戶進入 Web3 世界、使用各類去中心化服務的 「入口級產品」。
加密錢包的公私鑰帳戶系統,賦予了用戶前所未有的資產自主權 —— 無需依賴銀行、平台等第三方,即可完全自主控制帳戶與資產,不存在被他人隨意剝奪的風險。這種 「自託管」 特性正是 Web3 的魅力所在,但反過來,它也成為阻礙 Web3 大規模普及(Mass Adoption)的核心藩籬:使用加密錢包不僅操作流程複雜、概念理解門檻更高,「私鑰丟失即資產歸零」 的風險,更給用戶帶來了沉重的心理負擔。
一個理想的帳戶系統,本該讓用戶 「忘掉它的存在」—— 無需糾結技術細節,只需專注於享受其承載的服務。這篇文章不聚焦 Web3 錢包的行業格局或競爭態勢,也不窮舉所有解決方案(尤其是對大規模普及無實質幫助的方案),而是從用戶體驗簡化的核心視角,梳理 Web3 錢包如何一步步變得更好用,以及未來可能的優化方向。
從 「單鏈孤立」 到 「多鏈統一」:HD 錢包的突破
自 2009 年比特幣誕生起,早期 Web3 錢包本質上就是 「比特幣專屬錢包」—— 只需管理比特幣一條鏈、一種資產,結構簡單但功能單一。隨著以太坊及智能合約生態的崛起,公鏈格局逐漸多元化,用戶開始需要跨鏈管理資產,「多鏈錢包」 應運而生。
但早期的多鏈錢包體驗仍顯繁瑣,鏈與鏈之間的資產管理相互孤立,界面邏輯更像是 「多個單鏈錢包的簡單堆砌」(如圖 1 所示)。
圖 1
真正改變這一現狀的,是HD 錢包(分層確定性錢包) 的普及。如今我們熟悉的多鏈錢包(如圖 2 所示),核心邏輯正是基於 HD 技術:錢包先生成一個 「母私鑰」,再通過確定性算法,由母私鑰派生出不同公鏈的 「子私鑰」 及對應地址。用戶無需為每條鏈單獨創建帳戶,只需保管一組助記詞(或母私鑰),就能管理所有鏈上資產。
圖 2
至此,「鏈」 的技術層級被徹底抽象,用戶真正實現了 「一組助記詞,管理多鏈資產」—— 多鏈錢包的核心體驗痛點被解決。
從 「密碼枷鎖」 到 「生物驗證」:Passkey 的減負
解決了多鏈管理的繁瑣後,錢包的 「身份驗證」 環節仍存在優化空間 —— 密碼與私鑰的綁定邏輯,曾是許多用戶的 「噩夢」。
你或許有過這樣的經歷:註冊錢包後未及時備份,設備還能正常使用,但密碼忘了 —— 結果不僅錢包無法解鎖,連私鑰 / 助記詞都無法導出備份,相當於 「資產看得見、摸不着」。這背後的邏輯是:錢包創建後,私鑰 / 助記詞會儲存在設備的可信執行環境(TEE) 中,而密碼是調取私鑰的 「唯一鑰匙」—— 沒有密碼,既無法完成交易簽名,也無法查看或備份私鑰。
隨著手機指紋驗證、人臉驗證等生物識別技術的普及,由 W3C 與 FIDO 聯盟聯合制定的 Passkey(通行密鑰)標準逐漸落地。Web3 領域的服務商(如 Web3Auth)基於該標準,開發了適配加密錢包的驗證方案 —— 用戶無需記憶密碼,只需通過設備自帶的指紋、人臉等生物資訊,即可解鎖並調用本地私鑰。
這一步優化,讓用戶卸下了 記憶一個不可找回的密碼的枷鎖,但需注意:生物驗證僅解決 「設備內解鎖」 的便捷性,無法應對 「設備丟失 / 損壞」 的風險 —— 私鑰的備份問題,仍需進一步解決。
從 「助記詞焦慮」 到 無私鑰錢包
2021 年前後,「無私鑰錢包」(或 「抽象錢包」)成為行業熱門方向,核心是解決 「助記詞備份」 的痛點。當時主要有兩類技術方案:合約錢包與 MPC 錢包。
兩者的核心邏輯都是 「門限簽名」: MPC 將私鑰直接拆分為多個分片,合約錢包則將錢包控制權拆分,給到給不同的地址,二者都是多個鑰匙共同作用來開一把鎖的邏輯。需滿足一定數量的「鑰匙」共同簽名(如 2/3 門限、3/5 門限),才能控制帳戶。其中,合約錢包的靈活性更高 —— 可為不同「鑰匙」設置不同的權限(如設置 「僅恢復、不簽名」 的監護人「鑰匙」),基於此還衍生出 「社交恢複錢包」 的概念。但合約錢包有一個致命缺陷:它所依賴的 ERC4377 標準僅被以太坊和少數 Layer2 採納,如果你要實現更多鏈的合約錢包,你還要做更多的適配工作。也就是說,合約錢包的多鏈可擴展性較差。
而 MPC 錢包 作為鏈下技術方案,不依賴特定公鏈的智能合約,可兼容所有公鏈,完美與 HD 錢包結合 —— 這也讓 MPC 錢包成為最終的勝出者。
MPC 錢包在體驗上允許用戶把自己掌握的私鑰分片加密後備份到網盤,從而讓用戶擺脫了備份和保管助記詞的焦慮。然而,MPC 密鑰分片如何分配是個難以平衡的問題。如果用戶保管得多,用戶體驗繁瑣,但自託管屬性強;如果錢包服務商保管得多,用戶體驗簡單,但自託管屬性就削弱了。 目前被廣泛採用的 2/2 MPC 分片方案(用戶1片,服務商 1片),實際上不能算是完全的自託管。儘管錢包服務商無法控制用戶的帳戶,但如果其停止服務,用戶沒有任何辦法恢復甚至使用自己的帳戶。2/3 方案(用戶2片,服務商 1片)會更好一些,但往往用戶需要額外的操作配置和認知負擔。
極致簡化的嘗試:信箱錢包的侷限
為進一步貼近 Web2 用戶習慣,行業曾探索過 「信箱錢包」 方案 —— 核心依託信箱的DKIM(域名密鑰識別郵件)功能:信箱服務商持有私鑰,用戶通過信箱驗證(如驗證碼、郵件確認)即可完成交易簽名。
信箱錢包的優勢顯而易見:完全符合 Web2 用戶 「用信箱註冊 / 登錄」 的習慣,無需記憶任何私鑰或助記詞,用戶體驗達到極致簡化。但它的缺陷也同樣致命:用戶資產本質上由信箱服務商託管—— 若服務商作惡、停止服務或停用 DKIM 功能,用戶將面臨資產無法找回的風險。正是這種 「中心化依賴」,讓信箱錢包始終未能普及。
多因子錢包:靈活但不適合新手
多因子錢包是無私鑰錢包的進一步迭代,核心是 「允許用戶自定義恢復因子類型及門限規則」,例如:
可將信箱設為恢復因子,每個信箱對應 1 片私鑰分片;
可將手機號或者 2FA 設置為恢復因子 ,對應的秘鑰分片由錢包服務商管理,通過驗證後,服務商出示分片;
可將多台設備(手機、電腦、硬體錢包甚至 U 盤)設為恢復因子,通過 Passkey 調用設備內的分片;
可將不同網盤作為獨立恢復因子,分散儲存私鑰分片。
這種設計給了專家用戶極大的靈活性 —— 既能通過 「多因子」 提升安全性,也能根據需求調整規則。但它的問題在於增加了新手用戶的認知負擔:用戶需要理解 「因子類型」「門限規則」 等概念,還要定期檢查因子安全性、及時調整配置。
因此,多因子設置更適合放在錢包的 「高級選項」 中,供有經驗的用戶使用 —— 它是優秀的安全方案,但並非面向 Web3 新手的最優解。
全新方案:HSM 備份 + 社交恢復,讓「社交恢復」復興
社交恢複本質上是最貼合人類認知習慣的方案:人類不擅長記憶無規律的字符或複雜因子,但擅長處理人際關係 —— 我們很容易記住幾個信任的朋友,也能輕鬆設計 「朋友間難以串通」 的恢復規則(例如朋友之間互不認識)。
但早期基於合約錢包的社交恢復的痛點在於 「與多鏈生態不兼容」,直到 Real ID Wallet 提出 「HSM 備份 + 社交恢復」 的融合方案,才為社交恢復的復興提供了可能。HSM(硬體安全模塊)是當前企業級私鑰管理的主流方案,交易所、大型加密資管機構普遍用 HSM 儲存核心私鑰 —— 其優勢在於 「物理層面的安全」,私鑰儲存在專用硬體中,無法被軟體竊取或物理拆解獲取。
Real ID Wallet 基於 HSM,為每個終端用戶提供一組專屬的 HSM 硬體設備——Keypod,私鑰分片及其提取邏輯被固化在這一組專屬 Keypod 設備中。這些 Keypod 以陣列形式託管於多個專業服務商,只有用戶才能建立與這些安全硬體的訪問通道,包括服務商在內的任何人無法通過軟體或物理拆解方式獲取設備內儲存的內容。這相當於用戶將物品存入銀行保險箱,而只有用戶持有鑰匙,連銀行也無法開啟。
換句話說,Real ID Wallet 通過 Keypod 設備陣列(HSM集群)構建了一個專門用於私鑰備份的去中心化物理基礎設施網路(DePIN)。每個設備位於不同陣列節點,由不同服務商管理。即使部分節點離線,只要2/3節點正常運行,用戶就可以恢復私鑰。
更具創新意義的是,Keypod 設備內置的私鑰恢復邏輯正是「社交恢復」。
用戶可在錢包中設置任意數量的社交恢復人,相關資訊將同步至其專屬 Keypod 設備;
當用戶需要恢複錢包時,需先使用本人的 Real ID 簽名發起申請,建立與 Keypod 的安全訪問通道;
接着邀請社交恢復成員進行簽名,當 Keypod 陣列的設備驗證 「簽名好友數滿足 50%以上門限」 時,即可將私鑰恢復至用戶的錢包。
用戶無需擔心 Real ID 私鑰丟失—— Real ID 本身具備社交恢復能力,確保「永不丟失」。
Real ID Wallet(@realidnetwork) 推出的「專屬HSM備份 + 社交恢復」融合方案,相當於一把「永不丟失的鑰匙」加上一個「只有用戶能打開的保險箱」。而這些「保險箱」以冗餘分片的方式託管於多個廣泛受信任的服務商。
這一方案解決了合約錢包 「多鏈不兼容」 的問題(Keypod 陣列為鏈下硬體方案,適配所有公鏈),—— 曾經合約錢包未能實現的社交恢復願景,或許能在此方案中得以復興,為新手用戶大規模進入 Web3 提供全新入口。
來源:金色財經
暢行幣圈交易全攻略,專家駐群實戰交流
▌立即加入鉅亨買幣實戰交流 LINE 社群(點此入群)
不管是新手發問,還是老手交流,只要你想參與加密貨幣現貨交易、合約跟單、合約網格、量化交易、理財產品的投資,都歡迎入群討論學習!
- 虛擬幣行情震盪!教你開年化200%的網格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