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串葡萄揭開的秘密:RDA 與 RWA 為什麼突然爆火?
金色財經
你有沒有想過,有一天房子、股票,甚至一串葡萄,都能變成一種數字通證,像一張「數字化憑證」,在區塊鏈上確認權利、實現高效流轉?最近,這類數字資產的概念突然爆火,成為金融與科技圈的熱門話題——這就是RWA(現實資產上鏈) 和 RDA(真實數據資產)。
RWA 就是把現實世界裡的資產——房子、光伏電站、黃金、農產品——通過區塊鏈技術「裝進」一個數字化的殼子裡,形成可編程、可流轉的數字化資產憑證。區塊鏈的透明和可追溯性,讓這些資產的確權和轉讓更安全、更高效。對企業來說,它就像打通了一條新融資通道:讓原本流動性差的資產也能盤活,提高交易效率,降低仲介成本,同時吸引更多投資者。
當然,機會與風險並存:智能合約漏洞、技術風險、監管紅線、項目粗製濫造……都可能讓投資者損失資金。正是因為這些問題,RDA概念應運而生。那麼,RDA 和 RWA 到底有什麼區別呢?
一、RWA 通證不是貨幣,而是「證明書」
如果說錢包里的現金是貨幣,那麼 RWA 通證更像一張 「數字化證明書」,證明你對某個房子、債券,甚至一片葡萄園擁有一定權利——可能是所有權,也可能是收益權。
舉個例子:
有的 RWA 通證代表房產的所有權市佔率,持有者擁有房子的一部分;
有的 RWA 通證代表租金收益權,持有後可以分享未來租金回報。
因此,RWA 通證的價值取決於背後資產的價格和收益表現,但它本身不能像貨幣那樣直接支付或流通。
二、RWA 的兩種發行方式
① 實物資產類:比如房地產、大宗商品。這類資產本身流動性低,需要先進行鏈下確權和估值,再設計發行結構。通過預言機將現實資產的資訊與鏈上數字通證對應,實現數字化確權和權益劃分。注意,這裡的「切割」是指權益市佔率的數字化,而非物理資產被切分。
② 標準化證券類:比如股票、債券。因為這些資產本身已經標準化,不需要複雜的確權和估值,可直接映射為數字通證。就像把股票切成更多「市佔率」,或者把一籃子證券做成基金通證,持有人獲得相應的權益市佔率。
為什麼大家喜歡 RWA?
擴大融資標的
降低融資成本
設計靈活的交易結構
拓寬投資者範圍
對房地產、大型基建持有方來說,這是一條打破傳統融資瓶頸的新路徑。但在中國內地,虛擬資產監管嚴格,RWA 項目落地必須合規,否則容易踩線。
三、案例:馬陸葡萄——介於 RWA 與 RDA 的數字資產探索
2024年11月,馬陸葡萄數字資產項目上線,並完成 1000 萬元融資。
它並不是純粹的 RWA,而是 RWA 與 RDA 之間的混合式嘗試。
為什麼這麼說?
RWA 的影子:背後錨定真實葡萄和消費場景;
RDA 的味道:把種植數據和互動體驗打包進數字憑證。
玩法示例:
用戶獲得的是一份數字化的 「馬陸葡萄資產包」,包含葡萄提貨卡和生產數據;
可以在「數字葡萄園」里互動,積分可兌換實物葡萄;
每份數字憑證兌換實物後,不再流通,不具備二級市場自由交易屬性。
這種設計是為了遵守國內嚴格監管,限制轉讓功能,把權益鎖定在實物消費層面,而非隨意炒作的「證券化通證」。
四、RDA:數據也能變資產
RDA(Real Data Asset,真實數據資產)關注的是數據本身,而不是資產本體。
物流數據、交易數據、收益數據等,在傳統金融中是附加資訊;
在 RDA 框架下,這些數據可以打包、上鏈、確權,成為新的數據型資產憑證。
理解方式:
RWA:上鏈的是房子本身,你持有的是房子的市佔率;
RDA:上鏈的是房子產生的租金數據,你持有的是數據價值。
收益邏輯不同:
RWA 收益來自資產本身(如收租);
RDA 收益來自數據本身(如租金數據的價值)。
一字之差,背後邏輯大不同
總結來看:
RWA:反映實物資產,真實但不夠數字來得直觀;
RDA:反映數據資產,直觀高效,但估值方法不成熟,估值難點在於數據使用價值的量化不如實物資產直觀,容易出現「黑箱」。
未來,RWA 與 RDA 或將互補共生:
RWA 讓資產可上鏈、確權、流轉;
RDA 讓數據更真實、透明。
對企業來說,這意味著更多元的融資方式和創新機會。
一句話總結
RWA 是「資產上鏈」,RDA 是「數據上鏈」。
一個讓現實資產能被切割確權,一個讓資產產生的數據能被定價流通。
來源:金色財經
暢行幣圈交易全攻略,專家駐群實戰交流
▌立即加入鉅亨買幣實戰交流 LINE 社群(點此入群)
不管是新手發問,還是老手交流,只要你想參與加密貨幣現貨交易、合約跟單、合約網格、量化交易、理財產品的投資,都歡迎入群討論學習!
- 虛擬幣行情震盪!教你開年化200%的網格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