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桌對話:b2b投資熱潮將延續
鉅亨網新聞中心
和訊科技訊息 7月21日,中國互聯網大會在北京國際會議中心召開,本次會議主題為“產業融合,互聯共用”。idg資本合伙人牛奎光,找塑料網ceo牟斌,微知軟件創始人ceo胡江龍,易訂貨創始人ceo馮頡共同參與了以“b2b的投資熱潮”為主題的圓桌對話。
idg資本合伙人牛奎光表示在中國過去20年的里,從軟件上沒有出現一大批專業公司,人口紅利也在不斷釋放,使得管理領域在那個時候不值錢。而現在b2b的火熱有兩個原因,第一過去七到十年里面每年人工上漲13%,第二則是手機的出現使得整個社會的各行各業出現了根本性的改變。
找塑料網ceo牟斌表示互聯網的第一個春天在我個人看來已經過去了,在b2c和c2c這個領域來講,競爭是非常激烈的。而對於b2b行業來說,整個行業可以說是高耗低效的,所以互聯網在這個行業就有機會了,這個行業有痛點,我們就可以抓住進而去發展。
微知軟件創始人ceo胡江龍認為現在企業經營的人力成本的上升速度的確是非常非常地快,在成本不斷上升的時候,企業追求控制成本的方式,最主要解決的是效率的問題。要解決效率問題就要使用正確的工具,從這里去切入才是正途。
在談及app對bcb的影響時,易訂貨創始人ceo馮頡表示2013年app出來之前,中國沒有一個純粹基於移動的b2b的移動訂貨系統。很多企業老板是運用手工、電話、qq等傳統方式來做,用了移動方式以后,發現成長型的企業、連鎖加盟的包括一些商貿批發的都用,實際上說明b2b行業有很多需求,有了一個移動互聯網的崛起,2b市場需求節起來了。
以下為圓桌會議全文:
主持人:接下來我們有幸邀請到在企業市場領域深耕多年的投資人和創業家的代表嘉賓,讓我們來聆聽一下他們眼中的2b項目,我們有請本環節的嘉賓:idg資本合伙人牛奎光先生,找塑料網ceo牟斌先生,微知軟件創始人ceo胡江龍先生,易訂貨創始人ceo馮頡先生,掌聲有請!
非常歡迎四位的到來,今天開始我們的話題實際上也是圍繞著b2b市場來的,b2b其實對於中國的互聯網產業來說不是一個特別新鮮的話題,早在90年代的時候咱們idg就已經開始版面國內的很多的2b的項目,在這個過程當中各位覺得最近兩年催生2b市場火爆的原因究竟是什么?我們從牛總開始。
牛奎光:2b市場idg很早就有關注,我們一直在想過去可能中國的20年里邊,可能從我們的2b,尤其是從軟件上沒有出現像美國一大批的公司,為什么到今天我們又開始關注,而且認為這是一個大的機會呢?主要是兩件事,之前的時候因為在中國,人便宜,人便宜了之后有很大的人口紅利,管理者可以做得比較粗放。管理其實當時的時候不值錢,他往往賣的是一個咨詢服務,收到的是一個軟件的錢,而且這個軟件還是跟5塊錢的盜版盤比,到今天根本性的因素都在發生改變,第一過去七到十年里面每年人工上漲13%。第二手機的出現使得出現了根本性的改變。
連昱:從胡總談一談。
牟斌:我大概說一下其實互聯網的第一個春天在我個人看來已經過去了,像幾大門戶網站,bat,尤其在b2c和c2c這個領域來講,競爭是非常激烈的,而對於b2b行業來說,像1.0時代,有阿里巴巴、慧聰,他們更多地提供咨詢的展示和黃頁的功能。再看大宗商品行業,因為我本身是做大宗商品,我做鋼鐵也做了五年時間,后來又做塑料。再看大宗商品行業的話,整個行業是比較落后的,當地的專業市場。另外從廠家的貨物出來之后,經過多級經銷商,多級經銷商就形成一種渠道非常地長,整個行業可以說是高耗低效的,所以互聯網在這個行業就有機會了,這個行業有痛點,我們可以抓住了。
再看大宗商品b2b的行業之前的一個發展,更多地是提供一些咨詢服務,黃頁的服務,當然我們現在做的包括找系列的平臺的話,都是抓住了核心的一個交易點。從交易環節去找一些痛點,然后再圍繞交易激勵大數據,再衍生服務到這個行業里面來。當然本身和大宗商品行業近幾年比較低迷有相關的關係,之前大宗商品是渠道為王,7、8年之前,現在是買家的一個市場。所以我感覺大宗商品b2b的春天來了,我大概就是這些。
連昱:咱們找塑料網跟找鋼網很類似,一方面提高效率,另外一方面利用互聯網挖掘更大的價值機會,我相信我們胡總是我們微知軟件的創始人,我想聽聽您在剛才我們對於未來三年催生整個2b市場火爆的原因上面您的想法是什么?
胡江龍:我們本身定位是面向傳統的人力資源外包服務行業,我們真的是比較直接地感受到現在企業經營的人力成本的上升速度的確是非常非常地快,在成本不斷上升的時候,企業追求控制成本的方式,最主要解決的是效率的問題。這個效率問題首先講是很多工具,從這里去切入。比如說像我們在人力資源這個行業,很多我們服務的中介機構,它平均一個人服務的領域、服務的人員數只有1200人,這時候他已經到了一個瓶頸,但是它的整個服務的團隊是明顯上升的。而這個市場目前有2.6萬家競爭機構,使得他的價格不斷地走低。所以這時候效率的提升對他們來講就意味者他們是否有持續的競爭能力,我們通過平臺提高他們的服務能力,我們給他們提高的效率是12倍。這個時候他們就非常積極地愿意去參與到我們講的工具化帶來的效率改變的過程,這個讓我們感覺是非常深的。
連昱:我想聽一下馮總您的想法。
馮頡:其實在企業的整個的互聯網變化過程當中,在這個之前最早還有企業資訊化,我算是企業軟件行業的一個老兵,17年的生涯當中,前8年看到傳統企業怎么一步步地從手工到企業資訊化,06年和07年在中國第一撥企業互聯網服務興起的時候,我也從事這樣一個過程,回到那個話題說,我最長的感受是環境變了。因為在2007年作為中國第一批做在線服務的時候,所有老板都建議是安全。但是我看到2011年開始云計算,在國內一個是微博、一個是微信,這兩個一起來之后,很多企業老板都知道移動商務勢在必行。包括我們做bt后來講,可能很多朋友都不相信,2013年app出來之前,中國沒有一個純粹基於移動的b2b的移動訂貨系統。很多企業老板是手工、電話、qq,我們以前用傳統的方式來做,用了移動的方式以后,發現成長型的企業、連鎖加盟的包括一些商貿批發的都用,實際上說明有很多需求,有了一個移動互聯網的崛起,2b市場需求節起來了。
連昱:剛才幾位的分享大家也看到從這兩年來看,從我們技術的創新,我們的互聯網從pc互聯網走向了移動互聯網,未來的物聯網是一個必然的趨勢。但是在面向未來的趨勢當中,我們今天所面臨的2b市場的企業的環境究竟發生了怎樣的一些具體的變化?包括我們企業自身的這些需求呈現了怎樣的一些變化?以及未來像我們這樣的一些2b的模式和2b的平臺會面臨什么樣的挑戰?我想再請我們牛總跟我們分享一下。從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對所有的2b企業都帶來了很大的挑戰,包括馮總最後也講到了近幾年的挑戰對於未來的2b模式的企業需求會呈現什么樣的變化?以及我們從投資人的角度有什么樣的建議?
牛奎光:跟臺上幾位都是老朋友了,包括馮總,這么多年一直在從事企業服務的事情。在我們今天看來的話,我覺得可能更多的是機會大於挑戰。這種機會都是因為有了移動互聯網,因為之前軟件連接了買方、賣方,現在軟件可以連接攻方、守方,都會聚到了一個地方,這個有可能變成一個平臺。有了這種數據的匯集,可以使得他做之前很多不能做的事情,現在可以做了。包括一些不能用的商業模式現在也可以用了,你把買家和賣家,供方和需方匯集了之后,你其實可以做供方的團購、可以做需方的團隊,他自己本身就變成了平臺,甚至在這種平臺的基礎之上,有可能再去做到交易。這種事情是之前從軟件角度去切入是沒有機會的。
連昱:資訊流更順暢?
牛奎光:他還是完成了買家和賣家資訊的會聚,比如說一開始的時候軟件是免費的,現在我們微知軟件連到那個地方,軟件可以免費讓你用,我可以給你提供一些其他的增值服務,通過這樣的方式來盡快地給用戶先用好這種服務,后邊再去賺錢,這是第二個機會。第三個機會就是連接,我可能把三位的市場特點稍微總結一下,因為之前基礎設施條件其實不成熟,也就是說我們在中國是一個很獨特的現象,就是仍然叫批發領域,占整個流通領域40%到50%的市場份額,因為之前的時候市場上的交易叫撮合和支付,必須完成。所以說批發市場必須是一個地方一個,因為它必須要見面,首先隨著基礎條件的成熟,我們撮合,大家都有出息的一些經驗,支付網上可以做,物流現在也比較發達,就是可以預期。這種情況之下,你批發生意搬到網上,這件事就可行了,這件事是一個批次的生意,形成全國性的批發市場,在今天這個時代變得可行了。這個事針對錢包就是找鋼網、找塑料網,包括很多企業,包括做農業的、汽車零部件的、建材的,可能大一堆各個行業現在都有機會了,現在是一個特別好的時代,也是效率變成了這件事非常重要的主題。
連昱:實際上易觀在過去我們也解除了很多p2p的平臺,去年我們幫助廣州越秀旗下的白馬服裝市場,如何把專業的市場互聯網化,如何去形成專業批發市場當中的效率問題的解決之后,產生出新的商業模式和商業價值,這一點上牟總應該很有興趣。
牟斌:其實目前移動互聯網在我們找塑料網應用是比較多的,很多的交易人員,因為有時候他會出去跑客戶,傳統企業因為它要賣一些塑料的時候,要到處跑客戶,有的時候在電腦旁邊他很少去用我們手機的移動客戶端就可以訪問到我們的網站,然后進行一些訂單的委派。尤其是在我理解的話,傳統行業的一些用戶要落后於小倉儲用戶四五年的時間,他對於輸入等等都會形成一定的成本。那我們的移動客戶端就推出了語音發布采購等這樣的需求,發布之后迅速可以到我們的后臺來。我們再給他進行一個匹配,當然是具體的應用,在我看來在整個行業的一個應用的話,前期對我們的交易是有很大很大的一個幫助的。后期會在我們積累了大數據之后一些應用,比如說倉儲、物流、金融方面,都會起到更好、更及時的與客戶鏈接的作用。
連昱:在您創辦找塑料網的過程當中,您跟您的用戶交流、接觸的時候,您覺得在這個過程當中您遇到的最大的挑戰是什么?
牟斌:我覺得第一個挑戰是用戶的一種互聯網的程度,因為本身可以說我們的2b的一個平臺,對他是一個有效的補充。你只有能夠幫到他,他會真正地喜歡你。所以我們有的時候是接到一些客戶,他們說對你們是又喜歡、又比較恨的,喜歡我們喜歡在哪兒?因為我們經常可以幫他賣出去一些貨物的,但是有一些客戶的話,在利用一些資訊不對稱去做交易的時候,這個時候他的貨物就賣不出去了,同樣他的一些交易的客戶可能我們會給到更優質的一些賣家。
連昱:其實我想對於傳統的專業市場改造來說,我們過去發生挑戰很大的地方,過去專業市場這幫人基本上不是特別接觸互聯網,對於互聯網的技術、對於互聯網的應用,包括互聯網的人才,對於他們來說是一個非常大的問題。那么我想其實從我們胡總的角度是做人力資源這一塊的,對於這樣的一類用戶,或者說將來有可能,剛才像我們劉總講的,大量的各個行業垂直細分的專業市場,b2b的模式將會互聯網化,咱們也什么樣的一些建議?或者面臨這樣的過程當中,從人力資源的角度去看會遇到什么樣的一些挑戰?
胡江龍:應該這么去說,人力資源服務是一個非常典型的b2b服務型的行業,在過去的幾十年當中,傳統的機構跟企業之間的服務關係,事實上是一個企業為紐帶,來去給企業的雇員提供這么一個服務關係的。所以說當我們移動互聯網開始整個大環境改變、接觸我們的環境過程當中,事實上它就相當於通過移動互聯網直接跳過企業,服務商和最終服務的對象可以直接去中間化,這樣的話他可以節省中間大量的溝通、轉移的成本。但是當我們傳統機構直接接入到c端的時候,他突然發現我不了解他,我不知道該給他怎么提供服務。這個時候對於我們在做這個行業平臺的時候,我們正在幫助我們的全國各地的落地執行的這些服務商,去對每一個c端進行一個畫像,通過大數據去構建本身這個人的特性、行業需求,因為企業在選擇供應商的時候,目的就是希望能夠給企業的內部雇員提供更好的服務。只有企業本身對他的雇員了解更多一些,所以這個時候必須需要我們充分地去利用移動互聯網的方式去改變我們服務的結構。就是過去的b2b2c,實際上我們這個平臺真正能夠解決的問題是b端服務到c端,更懂c端的需求,甚至每個月可以產生很多份服務報告,告訴這個企業的hr,你的雇員在關心什么,他有什么問題?他有什么需求?給他們很好的數據幫助。
連昱:實際上易觀過去個年也在做這個事情的版面,我們除了我們的行業解決方案的咨詢服務之外,還是構建了一個在線教育和評測的一個平臺,叫商客。劉總應該有聽說過,我們的商客就是致力於幫助大量的企業客戶中低層的員工快速掌握互聯網化的能力,快速掌握知識結構,其實我們在服務過程當中,下一個問題是想要跟馮總做交流。因為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們平時接觸的這些客戶,發現有一個很關鍵的需求,一想到電子商務,就想到我要去建個網站,去搞一些技術的應用和更新。他們總是認為這是對他們最大一個挑戰,從服務企業的角度,咱們做基礎服務這么多年的經驗,包括咱們現在創建的易訂貨的平臺,您是怎么看企業面臨的這些挑戰呢?
馮頡:這個問題提得蠻好的,在過去20、30年中國企業資訊化的過程當中,軟件廠商會告訴你說你不行,我教你,很多東西就出來的,現在移動互聯網很多東西也實施、業服務,其實就把it的成本在降低。回到剛才講到的企業生態環境,社會有商業,有商業的地方就要有聲音,有聲音就要有客戶,有客戶就要有訂單,為什么處理訂單這么一個活,大家沒有在意用工具的方式解決,很大一部分原因過去傳統的線下銷售的模式使得大家再加上多幾個渠道也夠了。最大部分原因科技沒有解決,連接一切的產生,現在微博也好、微信也好一出來以后,大家都談是一個社會化的人,2c的消費也是,過去是幾個渠道,現在渠道碎片了,第二2b和2c,尤其是小b和c融合在一起,你是個人又是一個經銷商,是蠻混雜的。
第三個帶來訂單的多元化,過去承諾公司說我職校訂單合同就直接來了,有個分銷渠道的力量,現在淘寶、京東有一些渠道,還有很多現在我發覺中國中小企業當中訂單是多元化,這時候公司就有問題,怎么處理?手工嗎?很難。根據不看企業間協作,其實企業間協作的訂單的往來是切入點,我們同樣也是在一個社交化的時代催生了我們這種業務。換了5年前、10年前我把這個產品拿出來,可能老板並不太在意,現在老板很在意的就是要生意、要訂單,訂單處理不好,錢回不來,我就很難做,b2b就是我們的一個定位,也是跟這個環境相關的。
連昱:加快整個訂單處理的效率?
馮頡:訂單的效率帶動了企業的效率,上下游的整合,最後加重移動支付就成了供應鏈金融,這就是一個延展的業務。
連昱:其實從今天大家可以看到整個“互聯網+”已經在各行各業迅猛地發展,不僅僅我們今天看到有找鋼網、找塑料網,整個找系列的。我們也可以看到大量的傳統的行業他們在發生互聯網化,在b2b這個領域,未來究竟比如說從我們各位的角度來看,還有哪些發展的新的機會?在今天這個時代來看的話,未來會產生出怎樣的一些機會點?大家也可以結合自己現在在做的一些平臺模式,或者說看到的一些商業機會,我們這次從馮總開始。
馮頡:我個人覺得是這樣的,在這么多年的軟件也好、企業服務的生涯當中,往互聯網走的時候,很多人還會帶著老的傳統,比如說企業上市服務,同行都在往這個方向走,如果我一刀切,我會發覺今天90%做的是企業內的管理協作的在線化。未來企業之間的協作越來越密切,企業間協作的數據才是真正的交易數據,內部的管理是剛需,但是我覺得也許未來一個企業的軟件服務公司,從這個意義上來講,未來會有越來越多的創新,遠非現在一個軟件、一個產品思維去考量的,就跟滴滴一樣,滴滴是一個易訂貨,它本身是一個訂貨系統,他向用戶、買家、賣家來下單,誰會說滴滴是一個軟件公司?就是這樣。
連昱:今天在互聯網領域最大的軟件公司是不做軟件開發的,從人力資源這個角度看我們也看到很多的趨勢,從今天海爾在變成自營體驗,很多的一些眾籌和重創的平臺,讓很多小型的個體有可能去發揮更大的價值。從2b的模式角度,站在咱們胡總今天的領域,您覺得未來還會有哪些機會新的一些點值得我們去思考?
胡江龍:“互聯網+傳統行業”大家認為這是一個趨勢,實際上從我從事人力資源行業十來年的經驗去看的話,我更愿意去理解是傳統行業+互聯網,為什么呢?因為我覺得一個傳統行業它有很深的供應鏈的體系、運維的體系、服務連的體系和對行業的認知和對行業資源整合和把控的能力,完全地跨界它還是有很高的門檻的。從我們理解的傳統行業,我們怎么去+這個互聯網,更多地是利用工具或者是一種思維重構這個傳統行業的產業鏈,或者一些服務的內容。那么我們在這個里面實際上就是利用云、saas共用經濟的模式,我們新共用服務中介的資源,快速形成規模化的服務能力,然后我們再去免費地面向全國中小企業提供這種hr的云端服務。這樣的話,我們就可以和傳統公司之間有差距,因為服務它和做軟件工具有明顯的區別,軟件工具我可以明顯地去做,服務分成流程、體系、標準、風控等等,它需要時間去積累。所以說我們就把全國各地的服務能力快速地進行整合,它就可以在極短的時間之內能夠面向全國的用戶提供為全國服務的標準化的能力,我覺得這個的確可以是很多傳統行業領域去借鑒和參考的。
就像剛才說的優步一樣,它就是沒有一輛出租車的全球最大的出租車公司,我們也可以做到沒有一家線下服務直營網點的最大的人力資源服務平臺。
連昱:我來理解一下,實際上您覺得可能更多的機會和價值在2b模式當中,大家要去盯著服務去看,盯著服務價值的深度挖掘去看,從我們找塑料網的牟總也給我們分享一下您的想法,對於咱們2b這個模式未來的一些新的機會會在哪兒?
牟斌:剛才我跟這位嘉賓的觀點更多不一樣,我理解的情況2b還是互聯網+傳統行業,找塑料網也是這樣做的。剛才主持人也說了最大的租車公司是沒有車的,這個我們目前找塑料網也沒有自己的塑料,我們更多地在做之間的這一種交易。根本上就是一種互聯網的思想在做,當然,我也不排除行業內的友商是一些傳統企業在做,可能更多地在用一種傳統的思維運作這樣的一件事情。其實可能更多的一些人理解為要把找塑料這個平臺后續的發展是什么樣子?我個人的一種理解是一個大數據的平臺,它圍繞交易來做更多的一些數據的整合。包括我們現在的it是配合我們的交易來做事情,就是我們的交易人員需要什么樣的一些東西,我們的it就會幫他研發。
然后,第二個階段我們是一個驅動的階段,我們的一些交易每天可以完成三個訂單、五個訂單,但是用了我們的交易系統之后,就可以完成十個訂單,翻倍的。最後一個階段的話,是一個驅動的階段,昨天我也跟鄧總聊了一下,他已經到了一個驅動的階段,他的平臺會做很多相關的一些改變,他的改變直接影響到線下的業務,所以找塑料網更多會在這方面加強力度。
連昱:我們的牟總說的是“互聯網+”,我們的胡總是+互聯網,牛總您是做互聯網企業的投資,您最近在看2b這個模式當中,您認為您會更加關注的機會點在哪里?
牛奎光:應該說現在2b的市場開始起來,我們覺得這是一個非常大的一個機會,我們也很激動,事實上我們大概從2012年開始,就開始有專門的團隊來覆蓋這個2b的市場。我跟馮總也是三年前就認識了,熟悉有多的探討。我們可能在投資上出手也是最堅決的,我們20年一年就投了20個2b的項目,金額超過了一億美金,除了在風口上找系列的找鋼、找塑料,我們有機會一起合作之外,saas現在基本上也起來了,剛才胡總和馮總也提過,目前的軟件表現形式是一個服務,其實這也是saas的本質,重點還是服務。所以在這兩個方面我們特別看好,這事我們之前也投了很多,想分享這樣的。但是以后我相信在這兩個領域會有更多的細分市場和方式,這樣的公司出來。
往后看呢,這個目前來講已經是比較熱的,在風口上的,我覺得再往下發展的話,在基礎設施層方面,仍然會有機會,因為基礎設施他們的功用被廣泛地應用,其實本質上來講,跟我們剛才討論的一致,就是目前“互聯網+”的時候,它其實是在提高行業的效率,也就是說效率這件事到現在變成了驅動社會發展、創業創新的一個關健詞。
基礎設施哪四個方面呢?
第一就是云計算,2014年整個云計算一年的市場漲了5倍,今年仍然是爆發的階段,以前的時候大家還問我數據放在云上靠不靠譜?馮總也說過,現在都不問了,現在都問放哪兒靠譜啊?這是一個很明顯的變化。
第二個就是大數據,當數據開始匯集在云端之后,如何更好地利用這些數據,最後指導他們在倉儲、物流、金融上來提高效率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
第三個我們現在的互聯網已經不僅僅是之前的資訊互聯網,已經是開始往交易網轉變,在交易網轉變的時候,跟它相關的安全的投入其實是不足的。國外可能安全投入是整個資訊投入的14%,我們只有3%,你整個交易在上面跑,錢多了,安全性很重要。
第四件事是以人工智慧為代表的應用,因為人工智慧尤其在深度學習現在產生的一個非常大的一個突破原來想的機器想要替代人做事情不容易,現在有機會。當然這個事情在剛剛開始的過程之中,有用機器,人工智慧在某一些領域開始產生效益的提高,也是我覺得接下來比較重要的四個基礎設施的方向。
連昱:剛才牛總跟我們分享了他關注的四個分享,我來理解一個是從我們今天整個新技術遷移的角度去關注我們基礎設施的幾個投資的方向,包括剛才我們也提到了另外的兩個方向,一個是從我們專業市場的互聯網化,大量的傳統行業需要面臨效率提升的過程。同時,也要去關注我們如何去挖掘服務價值。
剛才聊過來我們發現2b市場跟過去探討的2c市場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模式,它有完全不同的創新的一些機會和創新面臨的一些挑戰。我還想再請問牛總一下,作為投資人在關注2b模式和2c模式的時候,我們對於2b模式新的投資的項目或者是投資的團隊,我們是如何去考察他們?包括他們應該具備怎樣的一些素質和基礎?也是給我們在座的很多參會的一些企業一些啟發?
牛奎光:這個事我們站在這兒看,剛才講的這個事可能2b的這個事也是一樣,可能等應用先起來,應用起來以后會反過來促進基礎設施的建設,基礎設施也會反過來促進應用的發展,這個還是可能應用更容易,發展得更快一點。您剛才講到的我們在做2b的時候,怎么去看企業?我想2b面臨的市場是非常地成熟,它跟c不一樣,我通過三樣事開始判斷這個地方便宜了之后,我就不比了。b它是一個生意,它做決定非常地理性,所以說我們在看2b市場合作的時候,第一就是一定要真正地解決問題,包括如果是我們做專業交易市場,我們就要解決專業交易市場效率的問題,如果是軟件,你一定要踏踏實實地提高企業的效率,我們做人力資源服務,現在人變得更重要了,你就要更多地傾向於人,更好地為人服務。第一件事情一定要堅持合作,這件事情的本質初心一定要非常地堅定。
第二件事心態不能太急,我們老有一個說法,2c的事起步快,2b是起步慢,像火車頭,這件事不能太急,堅持著把自己該做的事做好,如果說這個事有新的辦法做好好事,如果說沒有新的辦法,也不要怕重。我們在另外一個新京報的會議上也討論過這個問題。
第三件事,很多b2b的需求,可能需要一定的閱歷才能去理解,有時候不一定是在我們身邊發生,把握企業才能理解這樣的一些需求,所以說我們這樣的一些互聯網現在即使之前沒有從事過的,可能有一些叫大叔的,也可能會有些機會。
連昱:我們從牟總的角度來談一談,您對於我們未來做2b模式的創業家,或者說創始人團隊有什么樣的一些建議?
牟斌:其實現在找鋼網火了,找塑料網火了,包括馮總介紹的一系列的找,團隊必須要有行業的沉淀,像我之前一個是互聯網的沉淀,一個是傳統行業的沉淀,互聯網沉淀我是在網易工作了五年的時間,我是懂網站運營和產品的。另外我在廣州交易中心做了五年的鋼鐵時間,我對大宗商品是非常非常理解的,我建議團隊一定要有這方面的經驗。
另外一點,並不是每個行業都適合做找的這種模式的,所以我建議創業者好好地分析一下這個行業的痛點,你的產品是否能像剛才說的,對這個行業是否有一些改變,這個需要認真去思考的。
連昱:我們聽一下胡總您的想法。
胡江龍:我同意前面兩位的觀點,從我的角度來說,這個機會時機的切入點非常重要,你如果做早了,你堅持不了那個點了,你如果做遲了可能沒機會了,這個點比較重要。從另外一點來講,我們做人力資源行業,當時做了一個平臺,面對最復雜的一件事情,事實上就是政策的問題,因為在座的很多都是企業的經營者,應該比較清楚,我們人力資源政策福利體系是非常復雜的。我可能就在北京馬路兩邊的公司就不一樣,當我們做平臺,去做共用服務的時候,這個標準化就特別難,所以我們真的是做了很重在前面將近有五年的時間,就是在全國各地區設計福利體系,變成一個標準化的可以計算的互動平臺。
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講,就是心態,上次我們參加另外一個活動我最直接的感受,真的不能用跑百米賽跑的心態去跑長跑,這樣跑不到終點,我覺得心態特別重要。
連昱:馮總您怎么給創始團隊一些建議呢?
馮頡:我覺得這反映了大家在做2b業務的時候有一個共同的心聲,一個人要做自己最擅長的事,剛才講到2b的業務比較靈活,除非你是喬布斯,你在做很多事情的時候,正因為這一點上,你對自己很擅長的很堅信。第二個就是堅持,真正堅持下來的人,他對這個東西太有感覺了才堅持,沒感覺的人沒有人能堅持下去。一開始別人幫你說堅持,真正遇到大是大非的時候,你的堅持還是對某一個行業、某一個剛需的切入點很自信、很了解,否則很容易就會被別人顛覆,就會告訴你另外一套邏輯。所以尋找一個好的痛點,能夠在自己擅長的領域當中尋找痛點,能夠堅持把一個原來很粗心的事情變得太多樣化、誘惑太多,可能你堅持下去很多不如你的人、不能堅持的人走了以后,好機會來的時候,你就比他們多堅持了一會兒你就得到了。
連昱:特別感謝,其實剛才各位的分享總結起來有這么幾個點。第一個一定要去專注堅持你對於某一個行業痛點的解決,同時剛才諸位說不能太急躁,做2c模式太急躁,做2b模式能夠持續下去、深入下去,對這個行業有深入的了解,同時還要找準一個合適的時機切入。
特別感謝今天上午四圍的分享,謝謝大家!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