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股科技股增長與出口困境交織,企業應對策略成焦點
鉅亨網新聞中心
台股市場動態:科技股增長與出口壓力並存,企業應對策略成關鍵
環球晶 (6488-TW) 董事長徐秀蘭指出,美國232調查將對半導體關稅產生深遠影響,尤其是矽晶圓和多晶矽的調查。該公司在9個國家運營並擴廠,12吋產品將占營收與產能的三分之二,並與當地供應商合作以降低稅率和運輸成本,這將有助於提升其競爭力[1]。同時,北極星藥業 (6550-TW) 的生物製劑Pegargiminase已進入美國FDA藥證審查階段,這一創新型藥物將為惡性肺間皮癌患者提供新的治療選擇,顯示出生技產業在面對市場需求時的快速反應能力[2]。這兩家公司在各自領域的發展,反映出台灣企業在全球市場中的靈活應對策略及創新潛力。
伴隨台股創下歷史新高,外資持續加碼主要電子股如鴻海及群創,顯示市場對於科技產業的信心持續增強[3]。此外,交通部啟動的國道1號增設造橋交流道工程,預計於2029年底完工,將有效減少10%至21%的交通量,並提升苗栗地區的交通便利性,進一步促進當地觀光及產業發展[4]。這些發展不僅反映出政府對基礎建設的重視,也顯示出在全球資金流入的背景下,台灣市場的潛力與活力,未來將吸引更多投資者的關注。
博晟生醫 (6733-TW) 獲得香港醫療器械許可證,將推廣其軟骨再生產品「愛膝康 (Revocart)」於香港及大灣區,顯示其在亞太市場的擴展潛力[5]。同時,泰鼎-KY (4927-TW) 完成現增股發行,籌資9億元以償還銀行借款,然而其連續虧損的財務狀況引發市場關注,尤其是在當前股價與發行價之間存在42%的價差[6]。這兩家公司在不同領域的發展策略,反映出市場對於醫療器械及電子產業的不同需求與挑戰,未來的成長潛力及財務健康將成為投資者關注的焦點。
美國關稅的持續壓力對台灣出口產業造成顯著影響,無薪假人數已達3,934人,創下今年新高,顯示出經濟環境的挑戰加劇[7]。特別是汽車產業首次出現無薪假現象,兩家車燈廠共計500名員工受到減班影響,反映出外銷訂單的減少對製造業的直接衝擊。儘管整體無薪假趨勢上升,但部分企業因需求回升而提前結束無薪假,顯示市場仍有復甦的潛力。勞動部呼籲企業善用政府的雇用安定措施,以協助勞工渡過當前的經濟困境,這也突顯出政府在面對外部挑戰時,對於穩定就業市場的重要性。
Powered by Yushan.AI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鉅亨贏指標
了解更多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