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區塊鏈

貝萊德的加密棋局:當華爾街巨頭盯上比特幣的 "心臟"

金色財經


當貝萊德悄悄買下 Strategy 公司(前身為 MicroStrategy)5% 的股份時,整個加密圈都嗅到了不尋常的味道。這個掌管着兆美元資產的華爾街巨頭,似乎正在下一盤大棋 —— 不僅要通過 ETF 掌控比特幣的流動,還要把邁克爾・塞勒手裡那批海量比特幣也納入版圖。


從 "持有" 到 "掌控":貝萊德的 ETF 帝國

8 月 11 日那天,以太坊現貨 ETF 創下 10.19 億美元的單日凈流入紀錄,而貝萊德的 iShares 以太坊信託(ETHA)規模已經突破 100 億美元。另一邊,它的比特幣信託(IBIT)管理資產更是衝到 910.6 億美元,恰好趕上比特幣 12.45 萬美元的歷史新高。

這些數字背後藏着一個關鍵變化:貝萊德早已不滿足於單純持有加密貨幣。當一家公司的 ETF 能左右數十萬比特幣的流動時,它對市場的影響力已經遠超普通玩家。就像握着閘門的人,既能放水推高價格,也能關閘製造旱情。

5% 股份里的玄機:塞勒的比特幣可能 "改姓"?

收購 Strategy 5% 的股份,看似不多,卻像插進加密市場的一根槓桿。熟悉塞勒的人都知道,他的比特幣持倉策略靠的是借債和發股票 —— 這就像搭在懸崖邊的積木,股價一跌就可能全盤崩塌。

貝萊德顯然看清了這點。如果在股市上對 Strategy 施壓,股價下跌可能會迫使塞勒不得不賣掉部分比特幣還債。6 月份那筆 7382 枚比特幣(約 8.5 億美元)轉到 Coinbase Prime 的操作,已經不像長期持有的樣子,更像是在為可能的清算做準備。

巧的是,同一時間貝萊德在 48 小時內拋售了 5 億多美元的比特幣。對他們來說這只是零花錢,但釋放的信號卻很明確:他們在測試市場的反應,為更大的動作鋪路。

一場可能的 "清洗":散戶恐慌時,機構在撿漏

如果這場連鎖反應真的被觸發,後果可能相當殘酷。有人預測比特幣可能跌回 6 萬 - 6.5 萬美元,以太坊掉到 1700 美元,那些熱鬧的山寨幣更是可能跌掉 80%-90%。

到時候衍生品市場會崩,交易所可能凍結提現,散戶們在恐慌中割肉離場 —— 而機構們正等着在這個時候悄悄撿便宜。這場景是不是有點眼熟?每次市場大動盪,似乎都在上演類似的劇情。

最讓人擔心的是,貝萊德手裡的 IBIT 已經控制着大量比特幣流動,再加上對 Strategy 的影響力,它可能同時掌握比特幣的直接供應和企業儲備。要是一家機構能壟斷 70% 的比特幣,那加密貨幣最引以為傲的 "去中心化" 根基,恐怕就要塌了。

比特幣的身份危機:還是 "人民的貨幣" 嗎?

貝萊德想要的,從來不是短期利潤。他們在攢籌碼、爭主導權,甚至想改寫比特幣的遊戲規則。如果這盤棋下成了,比特幣可能不再是那個對抗傳統金融的去中心化先鋒,而是變成華爾街的新玩具 —— 像黃金、石油那樣被交易、加槓桿、做抵押。

最近 Strategy 的股價跌到 366.32 美元,24 小時跌了 1.78%,這小小的波動就像在提醒所有人:現在的平衡有多脆弱。

加密社區現在面臨一個扎心的問題:當華爾街巨頭一步步收緊控制權,比特幣還能守住 "人民的貨幣" 這個身份嗎?還是說,它終將變成中心化金融權力的又一個工具?這個答案,或許就藏在貝萊德接下來的每一步動作里。

免責聲明:本文所述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應根據自身風險承受能力和投資目標,理性看待加密貨幣投資,切勿盲目跟風。

來源:金色財經

暢行幣圈交易全攻略,專家駐群實戰交流

▌立即加入鉅亨買幣實戰交流 LINE 社群(點此入群
不管是新手發問,還是老手交流,只要你想參與加密貨幣現貨交易、合約跟單、合約網格、量化交易、理財產品的投資,都歡迎入群討論學習!

前往鉅亨買幣找交易所優惠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