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區塊鏈

從廣告人到加密 價格獵人 Peter Brandt 的半世紀交易傳奇

金色財經


原文標題:Crypto traders 『fool themselves』 with price predictions: Peter Brandt

作者:Ciaran Lyons,Cointelegraph Magazine


整理&編譯:Fairy,ChainCatcher

 

編者按:

Peter Brandt 於 1981 年創立 Factor Trading Co., Inc,,專注自營交易。上世紀 80 年代中期至 90 年代初,他也曾為多家大型機構客戶管理基金。他因精準預判商品、期貨及加密市場趨勢(如 2017-2018 年比特幣牛市)而聲名鵲起,如今是加密領域最受關注的技術交易員之一。

在喧囂不止的加密市場中,Peter Brandt 的聲音始終是一個異類。他既是圖表派的老牌代表,也是極具爭議的「冷麵段子手」。在交易者眼中,他是精準抄底、逃頂的「價格獵人」;在幣圈社區,他又是樂於「釣魚」、調侃 ETH 和 XRP 多頭的挑釁者。

本篇文章深入採訪了這位從 1975 年就開始交易商品的市場老將,回顧了他如何走入加密世界、如何看待圖表分析的真正價值。

Brandt 的視角或許不討喜,卻頗具啟發意義:市場裡,不是每一次預測都需要被當作信仰背書,有時候,僅僅是一次下注的機會而已。

以下是原文,由ChainCatcher編譯。

 

「我只尋找用 1 美元換 4 美元的機會。」

「一個看圖表然後告訴你某個資產未來會漲到哪兒的人,其實只是在騙自己。」

傳奇交易員 Peter Brandt 在接受採訪時直言不諱地分享了自己的交易哲學:圖表並不能預測未來價格,只能告訴你價格「曾經在哪兒、現在在哪兒」。

在他看來,圖表的意義不在於預判,而是識別風險回報極度不對稱的機會。他說:「從機率上講,市場通常沿原有趨勢運行,但會在一定範圍內波動。我關注的是那些 1 美元有望博取 4 美元的點位,即便只有一半的成功率,我也願意出手。」

Peter Brandt 的半世紀市場征程

自 1975 年進入商品交易市場以來,Peter Brandt 已經活躍近半個世紀。在推特上,他擁有超過 80 萬名追隨者。經濟學家、《華爾街日報》專欄作家 Barry Ritholtz 更將他評為「金融行業最具影響力的30人」之一。

令人意外的是,Brandt 並非科班出身。他於 1970 年畢業於明尼蘇達大學新聞系,最初從事廣告行業,曾為麥當勞等客戶提供服務,甚至見證了「麥當勞叔叔」這一品牌形象的誕生。

直到一位從事大豆交易的鄰居帶他接觸市場,Brandt 才開始關注期貨。沒過幾年,他決定放棄前景穩定的廣告事業,全身心投身玉米期貨交易。從 70 年代起,他就活躍於農產品市場,憑藉天氣變化與政策波動帶來的劇烈行情,獲得了可觀的交易利潤。

此後,他曾管理大型機構客戶帳戶,並創立了自己的專有交易公司 Factor Trading Co.,至今仍在營運。2011 年,他出版了《職業商品交易員日記》(Diary of a Professional Commodity Trader),該書曾連續 27 周位列亞馬遜交易類圖書榜首。

一通電話,把他帶進了加密世界

2016 年 5 月,距離其暢銷書《職業商品交易員日記》登頂亞馬遜已有五年,Peter Brandt 收到了一條私信,來自 Real Vision 聯合創始人 Raoul Pal:「Peter,我很欣賞你的觀點,這張圖你怎麼看?」圖上,是當時價格還不到 450 美元的比特幣

Brandt 一眼就被吸引了,看完圖便脫口而出:「哇靠,這玩意兒太棒了。」隨後他立馬給 Pal 打電話請教怎麼買比特幣

幾個月後,比特幣漲到 1000 美元,Brandt 及時賣出,成功翻倍。從此,Brandt 開始頻繁判斷比特幣及其他加密資產的頂部和底部,時而贏得喝彩,時而遭受質疑。

2017 年 12 月,他幾乎「精準到天」地預測了比特幣頂部,並預見將迎來 80% 的回調,接下來的 12 個月內這一預測完全實現。

不過,他坦言,有些驚悚預測其實帶有玩笑成分。比如 2024 年 6 月,他曾調侃比特幣可能暴跌 75%,結果一個月後 BTC 卻創下 123,100 美元新高。他表示「回頭看,我的諷刺語氣不夠明顯,應該學會用表情符號,比如推文後加四個眨眼。」

如今他認為,類似大幅暴跌已難重現。「比特幣已邁向機構化,被廣泛接受,那種巨幅回調的時代可能過去了。」

但經歷過 50 年市場風浪,早在 2008 金融危機前幾十年就已入行的 Brandt 也承認:「在市場裡,一切皆有可能。」

樂於「攪局」的無情緒交易大師

Peter Brandt 在 ETH 和 XRP 社區頗具爭議,因其頻繁發表犀利甚至帶刺的推文而不受歡迎。但他始終堅持自己是「無情緒的交易者」,而非某個幣的粉絲。他認為,無論是 BTC 還是 Solana,這些都只是交易工具,而非崇拜對象。

作為一名技術分析師,Brandt毫不迴避圖表所傳遞的負面信號,因此經常因發表看空言論而遭受批評。儘管嘴上不留情面,實際上他投資組合中仍持有 ETH 和 XRP,而比特幣倉位占其總投資約40%。

Brandt 也坦言,他樂於在加密社區「攪局」,有時刻意發表挑釁言論激起反應,直言這是「釣魚」的一種表現。他認為加密社區極易陷入情緒化,許多人把對幣種的批評誤解為針對個人,並習慣給別人貼標籤。

對於那些堅守信仰,經歷多次大幅回撤的「死守派」,Brandt 持批判態度,認為這種盲目堅持最終可能導致破產。

Brandt:理性看待比特幣百萬美元預期

Peter Brandt 認為,比特幣的牛市早已開啟,而非仍處於起步階段。他指出,市場處於頂部時,投資者普遍樂觀,而在底部時,情緒則往往極度悲觀。情緒既由價格驅動,同時又反過來推動價格變動。

但Brandt 並不十分關注「減半周期」,更重視「牛市周期」,即從上一輪熊市底部到下一輪牛市頂部的完整時間段。按他的判斷,目前的牛市始於 2022 年 11 月,至今已有近三年時間,周期已足夠長。

他還揭示了比特幣牛市回報的「指數衰減」規律:

  • 第一輪牛市漲幅約為 3200 倍;

  • 第二輪約為 630 倍;

  • 第三輪降至 122 倍;

  • 第四輪僅有 21 倍。

Brandt 指出,儘管比特幣漲勢看似驚人,但其實際回報已經大幅遞減。他認為,那些宣稱比特幣能漲到 100 萬美元的言論缺乏責任感。

Brandt 強調,這並不意味著比特幣永遠無法達到這一價格,只是實現起來極為困難。即便政府債務高企、不斷大量印鈔,也不足以支撐比特幣理應漲至 100 萬美元的說法。

 

推薦閱讀:

全面滲透華爾街:Block如何利用標普500資格,推動兆資本湧入BTC

麻吉大哥、伊能靜回歸,NFT 市場進入深度換擋期?

來源:金色財經

暢行幣圈交易全攻略,專家駐群實戰交流

▌立即加入鉅亨買幣實戰交流 LINE 社群(點此入群
不管是新手發問,還是老手交流,只要你想參與加密貨幣現貨交易、合約跟單、合約網格、量化交易、理財產品的投資,都歡迎入群討論學習!

前往鉅亨買幣找交易所優惠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