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價下跌影響 主要原油出口國貨幣同步受累
鉅亨網新聞中心
MoneyDJ新聞 2015-07-22 09:31:51 記者 黃文章 報導
《華爾街日報》7月21日報導,油價下跌使得一些仰賴原油出口的主要原油出口國貨幣也跟隨下跌,像是加幣、俄幣以及挪威克朗等。布蘭特原油價格七月至今已經下跌10%,而包括加幣、俄幣、挪威克朗以及奈及利亞幣等也都同步貶值。過去一個月來,油價下跌主要受到美元上漲、全球經濟增長放緩,以及油市供給過剩等因素的影響。
荷蘭合作銀行(Rabobank)規則師Piotr Matys表示,油市的供給過剩明顯,因此短期內似乎很難期待能夠上漲,而對油價較為敏感的貨幣在未來幾個月就可能還會繼續疲軟。而除了供給過剩之外,市場對中國大陸經濟增長放緩的疑慮一直未能消除,這也就給油價帶來壓力,因大陸是全球第二大的石油消費國;且美聯儲仍預期年內將會升息,此對美元構成支撐,也將會壓抑油價。原油以美元計價,美元上漲意味油價對其他國家來說變得更貴,此將壓抑原油需求並從而限制了油價的升幅。
在油價下跌的壓力之下,七月份以來加幣兌美元已經貶值逾3%,加拿大央行今年以來也兩度降息,原因之一便是受到油價下跌的影響。挪威克朗本月以來兌美元貶值將近5%,兌歐元也貶值逾1%;俄羅斯盧布本月以來兌美元則貶值約3%。奈及利亞幣值同樣下滑,石油出口佔該國出口收入的90%比重。原油期貨20日盤中一度跌破每桶50美元大關,為今年四月以來首見,高盛集團(Goldman Sachs Group Inc.)最新報告稱第三季油價可能跌至每桶45美元。
美國汽車協會(AAA)表示,最新數據顯示,美國石油探勘井減少,且沙烏地阿拉伯的原油出口量也下滑。在以前,這樣的訊息通常會激勵油價上漲,但週一原油價格仍舊下跌,因兩者並未改變原油市場供給過剩的基本面。美國石油探勘井雖然減少,但美國原油產量仍處於歷史高位;而沙國出口減少也並非因為該國的產量下滑,而是由於國內需求增加的影響。
不過,顧問機構PIRA Energy Group創辦人Gary N. Ross認為,原油市場的供給過剩程度其實並沒有大家想像的那麼嚴重,就連閒置產能也頗為吃緊,因為沙烏地阿拉伯在探鑽活動停擺的狀況下原油輸出量已拉到最高。他在接受專訪時表示,原油不會長久停留在當前的價位,油價應該會在未來五年內回升至100美元。
*編者按:本文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精實財經媒體》、編者及作者無涉。
- 從6月延至9月?市場重估聯準會降息節奏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