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快訊

USDT走強引發山寨調整預期、BTC創新高、鯨魚活躍、舊幣復甦——加密市場正在醞釀「大動作」?

鉅亨網新聞中心


市場從來不會一成不變,而這一次,加密貨幣世界再次給我們送上了一場融合劇:穩定幣爆發、挖 BTC 難度創紀錄、鯨魚在幣安頻頻出手、山寨幣則徘徊在十字路口…… 這一切信號正預示着什麼?又該如何解讀這場「表面動盪、內里醞釀」的風暴前夜?

USDT 主導地位逼近 4.8%,山寨幣如履薄冰?


穩定 coin 的風又吹起來了,這一次,風眼是 USDT(Tether)。

 

根據 Ted Labs 聯合創始人兼 Bybit 合夥人 Web3Niels 預測,USDT 主導率可能會在接下來的幾周內衝到 4.7%~4.8% 區間。

這聽起來像是「錢都跑去躲風險了」,對吧?

是的,過去確實有這個邏輯:穩定幣漲了,山寨幣跌了。因為大多數人一看到不穩,就把資金塞進 USDT 等穩定幣「避險」,山寨幣的流動性自然被抽干,價格就容易一瀉千里。

BUT!故事還沒完!

「閃崩→暴漲」?歷史總是驚人地相似

Web3Niels 同時也提到,雖然這種穩定幣主導率上升會帶來短期壓力,但每次達到頂點後,市場往往會迎來一次流動性回流,而山寨幣會因此受益,迎來「回血」行情。

 

換句話說:

主導率漲 → 山寨幣先被打壓 → 主導率見頂 → ALT 迎來反彈機會

聽起來是不是有點像「先殺跌再洗盤」?確實,有可能。

所以這個階段雖然讓人緊張,但對於準備好的人來說,反而是低吸的黃金窗口。也許下一輪「山寨春天」,正在路上 。

穩定幣不只是「穩」——它們還能「生錢」!

說到穩定幣,別以為只是「躺平神器」或者「避險保命符」。

現在的穩定幣,已經在悄悄進化,變得越來越「卷」了——開始拼收益!

比如最近大火的 Ethena USDe,在 7 月 18 日之後,供應量直接暴增了 27 億美元,超過了同期 USDT 的增量(也漲了 24.7 億美元)。而 USDC 呢?流出了將近 8 億美元……

 

這說明啥?

投資者不再滿足於「躺着穩」,而是要「躺着賺錢」

那些能帶來收益的穩定幣,正在吸走市場關注度,甚至有可能左右下一波流動性的走向。

穩定幣敘事正在全球開花,連摩根大通都認可

這波穩定幣的「氣勢」不僅是幣圈內部的事,連傳統金融圈都開始重視了。

摩根大通 CEO 傑米 · 戴蒙最近在採訪中說得很直白:

「「我相信穩定幣,相信區塊鏈,但我個人並不相信比特幣本身…… 客戶想幹嘛,我們不能攔着。」

這句話資訊量其實很大。雖然他嘴上還是不買 BTC 的賬,但對「穩定幣」卻點頭認可。甚至摩根大通還聯手 Coinbase,搞了個可以把信用卡積分換成加密貨幣的功能——不就等於變相鼓勵大家接觸加密資產了?

與此同時,美國國會剛剛通過的《GENIUS 法案》也點燃了亞洲一眾國家的「監管熱情」 :

  • 韓國、 泰國、 菲律賓都在推進自己的穩定幣框架

  • 螞蟻集團、京東這些科技大廠,也開始入場穩定幣領域

穩定幣正在從「幣圈人用的工具」,變成「全球金融的新入口」。

回到山寨幣:要不要現在跑?

所以,我們現在該怎麼辦?

是時候跑路?還是反手做多?

先別急,我們來理一下當前的邏輯線:

  • USDT 主導率即將觸頂 → 可能還有一波回調

  • 過去經驗:觸頂後山寨反彈 → ALT 有潛在反彈窗口

  • 收益型穩定幣崛起 → 整體資金流動結構在變

  • 全球政策向穩定幣傾斜 → 市場認知與流動性支撐更強

  • 傳統金融也開始認可穩定幣 → 新用戶、新資金有望進場

綜合來看,雖然短期內市場可能還會有點波動,但這更像是一波醞釀中的蓄力期,不是撤退的信號,反而更可能是一次換擋的過程。

提醒:不要只看價格,看「趨勢的風向」

如果你最近看到山寨幣有點跌,不要慌,也別瞎砍倉。

觀察 USDT 主導率,一旦見頂回落,就是山寨起飛的前奏;

觀察 USDe、USDC 這些穩定幣數據,錢在哪兒動,行情就往哪兒走;

觀察監管、傳統金融動向,他們的「遲鈍認可」,往往代表機會正變得「主流」。

挖礦難度飆升至 127.6 兆,礦工為何還在笑?

說完穩定幣,再來看看 BTC。

你知道嗎?目前挖出一個 BTC,平均需要 超過 127 兆次哈希嘗試,這個數字大約每兩周根據網路算力調整一次。算力越高,網路獲得區塊的難度就越大。

下圖顯示了兩次明顯的難度躍升。一次發生在 7 月 12 日左右,另一次發生在 7 月 26 日左右。這些增長意味著更多礦工(或更強大的機器)加入了網路。

 

——這是史上最難的挖礦階段。更難了?那礦工是不是哭了?

恰恰相反,他們正在笑着堅持。原因也不難理解:

  • BTC 的平均手續費環比上漲超過 50%;

 

  • BTC 7 月份上漲近 10%,當前價位約 11.4 萬美元;

  • 每個區塊(3.125 BTC)價值超過 38 萬美元,還不算手續費!

也就是說,雖然挖礦難度飆升,但回報仍然可觀。同時,隨著更多高效新型礦機加入網路,算力雖漲,但單台設備利潤也在優化。

這已經不再是一場比誰力氣大的遊戲,而是比誰「更聰明」的博弈。策略挖礦、動態調度、能源套利,正在成為主流。甚至可以說,BTC 挖礦,正從「工業行為」變成「金融工程」。

舊幣甦醒、鯨魚在動,BTC 真的要變盤了?

但市場永遠不會只有一面。

周末 BTC 一度跌到 $112,296,雖然現在在 $114,700 左右,但過去 7 天還是整體下跌了將近 4%,

 

不少人開始慌了:「是不是牛市要結束了?」不過,我們扒了下鏈上數據,發現事情好像…… 沒那麼簡單。

BTC 跌了,但買的人反而變多了?

別被短期 K 線嚇到了,雖然 BTC 最近確實有點往下走,但背後的資金流向卻是買盤在悄悄堆積!

鏈上數據顯示,長期持幣人(LTH)和累積型帳戶最近幾周都在默默增持。

數據亮點:

一個關鍵信號是表觀需求比率,它將新發行的 BTC 數量與一年多來未發行的 BTC 數量進行比較。它穩固地處於正值區域,過去 30 天累計約有 160,000 BTC。

 

那些只買不賣的錢包(真愛粉級錢包)也吸了將近 5 萬枚 BTC,這不是信仰是什麼?

 

重磅登場:10 年沒動的 1,000 枚 BTC 突然轉賬,什麼信號?

說真的,這才是本周最大瓜!

一筆 1,000 枚 BTC(約等於 1.14 億美元)的轉賬突然出現在鏈上,最騷的是:這批幣,已經 7~10 年沒動過了!

 

我們說這類「上古神幣」,通常是早期礦工、項目方或者是「已經丟了錢包密碼」的人手裡的。現在突然動了,肯定讓市場炸了鍋

大家都在問:

  • 要砸盤了嗎?

  • 牛市結束了?

  • 還是誰找回了丟失的錢包?

但其實——這並不一定是壞事。

有時候這些「老幣」動一動,是轉冷錢包,或地址合併。並不是每次動靜都意味著「砸場子」。 更關鍵的是:整體市場買盤情緒並沒有被這筆轉賬嚇退。

大家的策略:是謹慎,不是恐慌

從技術指標看,比特幣確實跌了一些,但並沒有跌出「危機感」。

  • 當前價格維持在 $114,000 上方(短暫下探後又拉回)

  • RSI(相對強弱指標)在 47.8 左右,並沒進入超賣;

  • OBV(成交量動能)偏低,說明這波上漲還缺點「燃料」;

所以,結論是:BTC 現在可能在醞釀下一步,但反轉信號還沒完全確認。

 

小結一下:別被「古幣」嚇跑,大戶們還在慢慢加倉

總結一句話:市場雖有波動,但信心還在,資金還在流入,比特幣並沒有結束!

我們看到的是:✅ 長期持有者還在加倉;✅ 累積型錢包持續增持;✅ 上古 BTC 突然轉賬,市場保持警惕但沒恐慌;✅ 技術指標提示:可以謹慎,不用絕望。

幣安成為鯨魚主場,大資金博弈更明顯

說到鯨魚,我們就不得不聊聊幣安。

根據 CryptoQuant 最新鏈上數據顯示,鯨魚級交易(一次動用 1000 枚 BTC 以上)最近在幣安上活躍得不得了。

數據咋說的?

幣安處理的 BTC 總流量已經超過了 3000 萬枚 巨額交易筆數飆到 5600 萬筆以上 對比 HTX 只有 1600 萬筆,幣安這波,直接碾壓全場!

 

換句話說,幣安目前是鯨魚出沒最頻繁的交易所,沒有之一。

為什麼鯨魚都愛「泡」在幣安?

有個詞叫「流動性」——簡單講,就是你想買能立馬買,想賣能秒成交。

幣安的流動性就是這麼猛,大單不容易砸盤,滑點小,執行快,體驗爽。對鯨魚來說,這就是天堂級交易環境。

正如分析師 Crazzyblockk 所說:

「鯨魚們愛幣安,是因為它給他們足夠的空間『大展身手』。大單進出不卡頓,不會被反擼,這在其他平台可不容易做到。」

所以說,盯緊幣安的訂單簿,就等於掌握了「機構情緒雷達」 ,提前洞察市場風向,能幫你少走很多彎路。

價格回調?別慌,長線玩家還在 Hold!

雖然鯨魚短期波動影響了 BTC 價格,讓我們看到了一波小回調,但真正決定大趨勢的,還是那些「拿得住」的老鐵——長期持有者(LTH)。

CryptoQuant 另一位分析師 Abrahamchart 給出的數據非常有意思:

✔️ 目前 長期持有者手上還有大量未實現利潤✔️ 凈未實現盈虧(NUPL)維持在 0.5 以上——這說明他們還挺淡定的,不打算拋

這波操作相當於在告訴我們:

「別急,我們還沒出貨,牛還沒走。」

反觀短期持有者(STH)呢?大多數是高買低賣的「猴急選手」 ,漲一點就想落袋為安,跌一點又慌着割肉。

所以最近價格短暫跌破 $113,000,很可能就是這波 STH 利潤了結導致的短線回調。

 

現在是危機還是機會?

結合當前鏈上數據,我們大致可以判斷:

✅ 大資金活躍,但流入平台是流動性最好的幣安,說明操作環境更傾向於專業布局✅ 長線投資者沒有恐慌,反而在堅守,有一定信仰支撐✅ 短線賣壓主要來自短期獲利盤,而不是主力砸盤

換句話說,目前的這波調整更像是技術性回踩,而非趨勢反轉。

如果你是長線看多比特幣的信仰用戶,現在大可不必慌張。也許這就是震盪洗盤的過程,為後面的大行情蓄力。

要怎麼操作?全看你的節奏

行情處在這種「上下兩難」的階段,其實最適合做的是——

定期復盤鏈上數據 盯緊平台資金流(尤其是幣安) 找好自己信仰幣的關鍵支撐位,分批布局而不是 All in

如果你是合約黨,那就更要謹慎:別被短線波動誘多或誘空,控制風險、守住本金,才有機會等下一波大行情來臨。

最後一句話:

比特幣這幾天「搖來晃去」的走勢,其實是正常現象。在鯨魚頻頻出手、長線玩家堅定持幣的背景下,市場更像是在醞釀下一波突破,而不是徹底退潮。

別被短期的紅綠 K 線牽着情緒走,多看大格局,保持理性。 ‍♂️

山寨幣會跟着回調,還是伺機反彈?

眼下我們看到的是:

  • 穩定幣流入上升(短期避險);

  • 礦工壓力上升,但仍看好後市;

  • 大戶依然堅守不動,但小散頻繁波動;

  • 山寨幣流動性被壓縮,但尚未失血過度。

這一切拼在一起,就是一個字:「臨界」。

對山寨幣來說,如果 USDT 主導地位在未來幾周真的突破 4.8%,市場可能會短暫降溫;但也可能是「拋壓洗完 + 籌碼歸邊 + 流動性回流」之後的絕佳反彈時機。

以往經驗告訴我們,往往真正的上漲,都是在最「難」的時刻悄悄醞釀的。

總結:下一波浪潮,正在構建中

當前市場節奏給我們的信號是複雜而矛盾的——但也正是這種矛盾,蘊藏着新的結構性機會。

  • 穩定幣的敘事還遠未結束,它將和山寨幣一起主導接下來的市場節奏;

  • 比特幣的強勢基礎依舊牢固,鏈上數據並未出現崩盤式恐慌;

  • 挖礦生態在進化,資金在從「硬挖礦」轉向「策略參與」;

  • 大資金依舊在流入,只是更謹慎、更聰明;

  • 你我作為普通參與者,需要的,是更清醒的判斷和不跟風的膽識。

如果你也覺得這一波市場節奏值得關注,就把這篇文章轉發給幣圈的朋友們。下一輪「真行情」,也許就在這片混沌中萌芽。

幣圈變化快,機會與風險並存。學會有策略地進出場,保護本金,才能穩健前行,收穫財富與成長。✍️

記得 DYOR,做好風控,祝大家幣圈揚帆起航!

點讚 轉發,關注我,帶你解讀更多幣圈動態!一起加油!

來源:金色財經

暢行幣圈交易全攻略,專家駐群實戰交流

▌立即加入鉅亨買幣實戰交流 LINE 社群(點此入群
不管是新手發問,還是老手交流,只要你想參與加密貨幣現貨交易、合約跟單、合約網格、量化交易、理財產品的投資,都歡迎入群討論學習!

前往鉅亨買幣找交易所優惠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