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明造7艘LNG船助可持續運輸,台股波段新高成交量卻疲弱,科技金融業迎新機遇
鉅亨網新聞中心
陽明訂造7艘LNG船助力可持續運輸,台股波段新高卻成交量不足,科技與金融業迎來新機遇
陽明 (2609-TW) 決定斥資逾400億元向韓華海洋造船公司訂造7艘大型LNG船,顯示出其在全球貿易需求增長及環保法規日益嚴格的背景下,積極提升運輸能力與競爭力[1]。這些新船的引入不僅能減少近20%的溫室氣體排放,還將為陽明的長期發展奠定基礎,符合當前市場對於可持續運輸的需求。此外,台積電 (2330-TW)(TSM-US) 也在強調其2奈米技術的高獲利潛力,顯示出半導體產業在技術創新與市場需求中的重要性,進一步強化了台灣在全球供應鏈中的關鍵角色[2]。這些趨勢表明,台灣企業正積極應對全球市場變化,並在環保與技術創新上尋求新的增長動能。
比特幣價格突破12萬美元創新高,但台灣板卡股如技嘉 (2376-TW)、微星 (2377-TW)、麗臺 (2465-TW) 的表現卻顯示出市場的疲弱,顯示挖礦生態已轉向專業ASIC設備,顯卡的需求大幅減少[3]。同時,國泰金控 (2882-TW) 也迎來高層變動,李偉正接任國泰投信董事長,鄧崇儀則接任國泰世華總經理,這些變化可能影響資產管理業務的未來發展[4]。市場分析指出,投資者應重視個股基本面,尤其在AI需求增長的背景下,輝達 (NVDA-US) 和超微 (AMD-US) 的新產品或將為顯卡市場帶來新的機會。
魏哲家指出,雖然人形機器人的市場潛力尚未成熟,但其規模將是電動車的十倍,顯示出未來科技發展的廣闊前景[5]。同時,中華電信 (2412-TW) 與亞馬遜 (AMZN-US)、微軟 (MSFT-US) 合作投資的AUG East海底光纖電纜系統,將於2029年完工,這不僅提升了台灣的數位韌性,也為未來AI雲網需求鋪路[6],顯示出科技與通訊產業的深度融合,為市場帶來新的成長動能。
台股今日雖創波段新高至23113點,但成交量僅3290億元,顯示市場動能不足,尤其在台積電 (2330-TW) 法說會後,儘管營收年增近39%,市場反應卻平淡,反映出資金焦慮與補漲股的短期表現,特別是環球晶 (6488-TW) 和中美晶 (5483-TW) 等基本面尚未改善的個股。專家警告若成交量無法放大,市場將面臨震盪風險[7]。同時,威聯通 (7805-TW) 透過轉型AI伺服器及訂閱制商業模式,顯示出在數位化轉型中的競爭優勢,未來將受益於強制性儲存需求的增長[8],但整體市場仍需警惕結構性隱憂。
Powered by Yushan.AI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鉅亨贏指標
了解更多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