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聯調查:消費者對未來收入增長趨審慎,調整支出應對財務壓力
經濟通新聞
《經濟通通訊社15日專訊》信貸資料服務機構環聯(US.TRU)發布2025年第二季消費者脈搏調查,顯示香港消費者對財務信心持審慎態度。在複雜的經濟環境下,消費者正積極透過「審慎控制短期開支、平衡長遠財務規劃」的雙軌策略來調整預算,藉此提高財務韌性。
面對市場前景不明朗,消費者對信貸的需求有所增加,然而不同年齡層對於獲取所需信貸渠道的充足程度看法各異,其中Z世代比年長世代更有信心獲取所需信貸。
*宏觀經濟不穩或削弱消費者對未來收入增長信心*
在2025年第二季,44%受訪香港消費者表示其收入在過去三個月有所增加,較去年同期(29%)顯著上升。此上升趨勢橫跨各年齡層(Z世代、千禧世代、X世代及嬰兒潮世代)
,其中以Z世代(56%)表示收入增加的比例升幅最為明顯,較去年同期大幅上升十一個百分點。
然而,在宏觀經濟不穩的大環境下,香港消費者對未來收入增長的信心明顯被削弱。52%預期未來12個月的收入將會維持不變或減少。當問及他們目前主要的財務憂慮時,許多受訪者表示最為關注持續不斷的全球關稅戰。
縱觀各年齡層,千禧世代、X世代及嬰兒潮世代消費者對未來收入增長持審慎態度。相反,60%的Z世代消費者則預期來年收入有所增加。這反映部分消費者群對財務增長仍有信心,特別是積極規劃個人發展的年輕世代。
*消費者積極調整支出以應對財務壓力*
調查亦指出,受訪者表示日常用品的通脹(57%)、經濟放緩(55%)及就業前景(54%)是影響未來六個月家庭財務狀況的三大憂慮。相關憂慮可能與本港的通脹率於今年首
五個月錄得升幅及失業率自二月起持續上升有關。此外,近四分之一(24%)消費者表示擔心可能無法全數繳付至少一項當前帳單和貸款,比例較去年同期的20%為高。
面對財務狀況不穩,調查發現消費者對家庭開支作出了顯著調整。過去三個月,39%消費者表示減少了外出用餐和旅遊等非必要支出,顯示他們正透過控制短期開支以緩解當前財務壓力。同時,另外39%消費者則表示加強了應急資金儲備、25%增加了退休金儲蓄、20%亦加快償還債務,反映消費者對長遠財務規劃的重視。儘管挑戰猶存,本港市場仍釋出一些正面訊號,包括房地產市場日趨活躍及由新股上市(IPO)活動回暖所帶動的股市增長。此外,香港的利率預計將維持在低水平,而市場亦普遍預期美國將於2025年下半年進一步減息。
*普及信貸雖有改善,惟獲取渠道及便利性未符消費者需求*
面對經濟前景不明朗,除了審慎的理財策略外,消費者更認同信貸是提升財務能力的重要工具。調查顯示,大多數(96%)受訪者均認同信貸和貸款產品對於實現其財務目標的重要性。
雖然信貸需求增加,但只有不足一半的X世代(48%)及嬰兒潮世代(44%)受訪者表示有足夠渠道獲取所需信貸,相關比例明顯較整體消費者的55%水平為低,顯示他們在獲取信貸渠道方面仍存障礙。同時,42%消費者最終放棄申請新信貸或為現有信貸進行再融資,主要原因包括成本高昂(30%)、程序繁複(30%)及批核時間過長(28%)等。相關數據為金融機構帶來重要機遇,透過優化整體信貸申請過程,更有效地滿足市場上的消費者需求。
此外,雖然63%消費者有信心在有需要時其信貸申請可獲批,但仍有超過四分之一(27%)坦言不清楚自己的信貸評分。該落差反映缺乏對自身信貸狀況的認知,不僅可能阻礙消費者維持個人信貸健康,更有機會導致他們錯誤判斷自己的財務狀況。(bn)
- 檳城漲勢吸金,資金正悄悄進場中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