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生活

陸股基金停辦贖回業務者漸多!畢盛:淨值難估算

鉅亨網新聞中心


MoneyDJ新聞 2015-07-15 14:41:16 記者 郭妍希 報導

中國停牌潮已開始影響到愈來愈多陸股基金的申購與贖回業務,與此同時外資則不斷透過滬港通抽回資金。


英國金融時報14日報導,Macro Risk Advisors (MRA)發表研究報告指出,自7月6日起在香港這邊的投資人已透過滬港通賣出總計人民幣376億元的A股。另外,投資人也透過放空陸股ETF來進行避險,MRA的選擇權資料顯示,借出Deutsche X-trackers Harvest滬深300中國A股ETF (Deutsche X-Trackers Harvest CSI 300 Index ETF,代號為ASHR.US)的成本年率高達20-30%,顯示借出的市場極度吃緊。

彭博社、路透社報導,新加坡畢盛資產管理公司(APS Asset Management)13日宣布,受到中國逾1,300家上市公司決定停牌的影響,旗下的畢盛中國A股基金(APS China A-Share Fund)、畢盛大中華多/空股票對沖基金(APS Greater China Long/Short Fund)已暫停辦理申購與贖回的業務。

畢盛指出,由於中國上市A股有大半都決定停牌,使得旗下部分基金的淨值變得難以估算,因此在足夠多的A股復牌前,這些基金將暫停讓客戶贖回。不過,有鑑於陸股已開始反彈,畢盛預估上述兩檔基金應可在本週末前恢復正常交易。

野村控股(Nomura Holdings Inc.)旗下三檔陸股基金已在7月9日暫停接受客戶贖回的申請,而客戶也無法對其中兩檔基金下達買單。大和證券集團(Daiwa Securities Group Inc.)亦宣布,旗下兩檔追蹤中國A股的基金目前暫停讓客戶買進與贖回。

中國的停牌機制也同樣影響到美國追蹤上海、深圳股市的ETF。彭博社14日報導,Krane Funds Advisors 7月10日通知美國主管機關,旗下追蹤MSCI中國A股國際指數的ETF原本是持有該指數的所有成分股,但現在則改為持有「代表樣本」(representative sampling)。

S&P Capital IQ旗下ETF研究部主管Todd Rosenbluth表示,過去一個月的發展,讓投資人意識到中國A股市場的流動性風險。國外的投資者目前只能透過政府指定的機構買賣A股。

經濟通15日專訊報導,滬深兩市繼昨(14)日約250家公司復牌之後,今日約102家A股上市公司公告今日復牌,相比前兩日復牌節奏趨緩,而目前兩市停牌公司已經從高峰期1,400家左右降了近一半。其中,大部分復牌公司停牌時間都在一週左右。

*編者按:本文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精實財經媒體》、編者及作者無涉。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