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股上漲113點 外資持續買進航運金融股 企業創新驅動科技產業成長
鉅亨網新聞中心
台股收盤上漲113點 外資連續11日買超聚焦航運與金融股
台股今日收盤上漲113點,達21843點,外資連續11日買超,顯示出對市場的強烈信心,尤其在貨櫃三雄中合計購買6.7萬張,顯示出外資對航運業的青睞[1]。外資今日買超達157.13億元,主要集中於中信金 (2891-TW)、國泰金 (2882-TW)及玉山金 (2884-TW)等金控類股,其中中信金更吸引近4萬張的買超,顯示出金融股的吸引力持續增強。與此同時,面板族群則遭遇賣超,反映出市場對該領域的信心有所減弱,尤其是群創 (3481-TW)、瑞軒 (2489-TW)及頎邦 (6147-TW)等公司。投信和自營商對陽明 (2609-TW)的加碼行為,與對仁寶 (2324-TW)的看法分歧,進一步彰顯出市場對不同產業的評價差異,投資者需密切關注外資動向及各類股的市場反應。
台股市場動態:泰山創高獲利、輝達設總部、科技產業持續增強
泰山企業 (1218-TW) 2024 年度財報顯示,營收達 106.82 億元,稅後純益 7.42 億元,創下近十年最高獲利,並決議發放現金股利 1.35 元,顯示出其穩健的財務表現和對股東的回饋意圖[2]。散熱廠雙鴻 (3324-TW) 也表示,AI 伺服器將成為成長主驅動力,水冷散熱需求將持續上升,水冷營收占比將增至 40%,展現科技進步下相關產業的快速成長[3]。技嘉 (2376-TW) 將於 COMPUTEX 2025 展出全球最快的 500Hz OLED 螢幕,並展示其全方位 AI 產品線,顯示出公司在 AI 運算市場的強勁布局和技術創新能力[4]。綜合來看,這些企業在各自領域的積極布局和創新策略,不僅反映出市場需求的變化,也顯示出台灣企業在全球科技競爭中的持續優勢,將有助於提升整體產業的競爭力和市場地位。
輝達 (NVDA-US) 計劃在台北設立海外企業總部,可能選址於北士科的T17和T18。這一舉措若成行,將進一步鞏固台灣在全球科技產業中的地位,尤其是在即將舉行的台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 2025)上宣布的可能性引發市場關注[5]。然而,輝達的計劃仍面臨地上權合約的挑戰,需妥善協調以確保順利進駐。與此同時,台灣金根獎的頒發也顯示出科技產業的蓬勃發展,獲獎企業如均豪 (5443-TW) 和辛耘 (3583-TW) 的表現,強調了AI技術在提升國際競爭力中的重要性[6]。此外,車用零組件大廠虎山 (7736-TW) 雖然因匯損影響稅後純益,但其本業獲利創新高,顯示出強勁的市場需求和技術實力,尤其是對美國郵政的訂單已開始大量出貨,預示著下半年業績的成長潛力[7]。整體而言,台灣科技產業在全球市場中的競爭力持續增強,未來將吸引更多國際企業的關注與投資。
中信金 (2891-TW) 在法人說明會中針對川普關稅戰及匯率波動的影響進行了深入分析,指出台灣經濟成長率將低於3%,並提到全球經濟可能因三種情境假設而下降0.3%至1%[8]。倚天酷碁 (2432-TW) 宣布將於2025年台北國際電腦展推出智慧戒指及AI翻譯耳機,這些新產品不僅結合AI技術,還旨在提升使用者的互動體驗,顯示出公司在智慧生態圈建設上的積極布局[9]。另一方面,臺灣企銀 (2834-TW) 主辦的中信造船21.25億聯貸案成功簽約,顯示市場對造船業的信心,並預示著在政府國艦國造政策的推動下,中信造船未來將迎來更大的營收及獲利成長空間[10]。綜合來看,這些動態反映出台灣企業在面對外部挑戰時的應變能力及未來發展潛力,特別是在科技創新及傳統產業轉型的交匯點上,市場前景值得關注。
Powered by Yushan.AI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鉅亨贏指標
了解更多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