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股科技股表現強勁,政府支持產業競爭力與創新應用持續推動成長
鉅亨網新聞中心
台股表現亮眼,科技與產業合作推動創新與成長潛力
台灣在美國的關稅談判中,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強調,若對半導體產業加徵關稅,將可能增加供應鏈風險,影響台灣企業在美國的布局能力,這一立場反映出政府對於維護產業競爭力的堅持[1]。在此背景下,台股今日表現亮眼,台積電 (2330-TW) 拉尾盤收998元,帶動指數上漲113點,成交值達3427億元,顯示市場對於科技股的信心依然強勁[2]。此外,微星科技在即將舉行的COMPUTEX 2025展會上,將推出多款創新AI產品,包括全球首款具即時人體偵測功能的QD-OLED顯示器,顯示出科技產業在AI應用上的持續進步,這不僅提升了產品競爭力,也為市場注入新的成長動能[3]。整體而言,台灣在全球科技產業中的地位正逐步提升,未來的經貿合作及技術創新將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
交通部氣象署近日宣布加入「台灣算力聯盟」,與輝達 (NVDA-US)、鴻海 (2317-TW) 等企業合作,旨在透過高速運算提升氣象預測的精度與時效性,強化防災系統的能力,這一舉措顯示出台灣在全球算力競爭中的積極布局[4]。同時,輝達創辦人黃仁勳即將抵台參加COMPUTEX,並將與台積電 (2330-TW)(TSM-US)、鴻海等供應鏈大廠進行交流,外界對其對AI的最新展望充滿期待[5]。在這樣的背景下,緯創 (3231-TW) 的董事長林憲銘指出,當前的關稅議題愈加複雜,企業需具備韌性以應對挑戰,並強調AI的發展將提高競爭門檻,為企業創新提供機會[6]。這些動態不僅反映出科技與產業的深度融合,也顯示出企業在面對全球變局時的應變能力與創新潛力,未來市場競爭的激烈程度將進一步加劇。
嘉泥 (1103-TW) 在股東會中透露沖繩Hotlel Collective住房率超過90%,並計畫擴大業務以實現本業轉盈,顯示出其在旅遊業復甦中的潛力[7]。同時,環球晶 (6488-TW) 在德州啟用新廠並追加40億美元投資,強調其在美國半導體供應鏈中的關鍵角色,這不僅有助於滿足市場需求,也顯示出美國對於自給自足的重視[8]。然而,台灣製造業面臨的挑戰也不容忽視,無薪假企業數量因美國關稅影響而增加,顯示出外部環境對產業的壓力[9]。此外,緯創 (3231-TW) 在德州設廠的計畫進展順利,並考慮在墨西哥生產以利用零關稅優勢,反映出企業在全球供應鏈重組中的靈活應對[10]。整體而言,台灣企業在面對市場變遷時,展現出積極擴展與調整的策略,未來將持續影響其競爭力與成長潛力。
Powered by Yushan.AI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鉅亨贏指標
了解更多#散戶進大戶拋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