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A股港股

【專訪】物流協會副會長梁庭彰:關稅戰致本港物流業已見退單現象

經濟通新聞 2025-05-02 13:15


  《經濟通通訊社記者汪澤妍2日報道》美國對中港小額包裹徵稅政策今日正式生效,美國將對來自中港的小額包裹徵收相等於其申報價值的120%稅項或每件100美元,6月1日後加碼至每件200美元。早於政策生效前16天,香港郵政已暫停美國平郵包裹服務,4月27日進一步叫停含貨物空郵包裹,DHL接連暫停接收寄往美國包裹,至於FedEx、UPS等國際物流巨頭則開始徵收附加費或者提高運費以轉嫁關稅負擔。

 

  雖然關稅政策尚未全面發威,但其寒蟬效應早已衝擊香港物流。香港物流協會副會長梁庭彰接受《經濟通通訊社》專訪時指出,受關稅戰影響,部分物流企業正面臨取消訂單的情況。

 


*本港電商超四成輸美*

 

  梁庭彰指出,白宮取消對華小額包裹免稅政策後,依賴美國市場的跨國電商平台首當其衝受到影響。他表示,拼多多旗下Temu約四至五成的業務份額來自美國市場,而快時尚品牌

Shein的美國業務佔比亦達兩至三成。在120%關稅的壓力下,商家平均利潤僅兩至三成的脆弱性瞬間暴露。

 

  據《彭博》此前報道,因應美國關稅衝擊,Shein上調美國商品售價,部分品類漲幅高達377%;Temu部分產品價格亦上漲一倍多。

 

  對香港本土電商而言,衝擊同樣劇烈。梁庭彰指出,根據香港貿發局的數據,美國佔香港電商貿易總量的42%;而據香港郵政數據顯示,小額包裹在其整體包裹總量佔比亦高達六至七成。

 

*尋求東南亞轉口貼牌未必穩陣*

 

  梁庭彰反覆強調,「有貿易需求才會產生物流,貿易和物流是一體的。」外貿受挑戰,本港物流行業亦難以獨善其身。

 

  為求生路,不少商家寄希望於通過轉口東南亞再貼牌以規避關稅。但梁庭彰表示,這是可行的方法,但也存在風險。美國對此類操作已有清晰認知,極有可能對相關貨物更嚴格地溯源,不

僅要求提供完整的生產流程證明、採購來源憑證,還會交叉驗證上下游交易合同、資金流水等核心商業信息。他直言,如果美國要嚴格打擊這種情況,美國毫無疑問可以追蹤到每一件產品的來源。

 

  東南亞多國正積極修例及強化監管,避免遭美國政府指控「洗產地」及加關稅。據報柬埔寨擬修訂法規加強原產地管控,越南則發布新命令嚴格監管「越南製造」商標發放,「尤其監管那些突然增加產地證明申請的企業。」

 

*中小物流企業艱難,宜轉輕資產運營*

  

  關稅衝擊下,本港物流業界急需探索有效的應對策略。但梁庭彰坦言,自特朗普公布相關政策到實行只有短短半個月,能夠迅速制定具體應對方案的,僅限於大型物流企業。他進一步分析指出,大型物流企業能憑藉數碼化手段優化成本,通過引入AI技術,自動化完成庫存管理、即時調配、物流風控等環節,降低人力成本。同時在資源整合方面,依託貨代服務,將零散的包裹集中整合起來,採用傳統貨運模式裝箱集運,以傳統貿易轉口方式發貨,從而降低物流成本。

 

  相比之下,中小型物流企業的處境更為嚴峻。梁庭彰表示,部分中小企業市場過度集中於美國,缺乏發展新途經和新市場的能力。政策實施後,或完全失去美國市場業務,所以,尋求向美國以外市場轉型、「輕資產運營」是其關鍵出路。他指出,固定成本是中小型物流企業最大的資金壓力,而作為第三方物流,中小企業應該通過行業協作,例如行業內共用倉庫、貨車、工人等,將固定成本轉化為分攤成本,甚至可以選擇升級為第四方物流,即轉型為物流解決方案提供者。

 

  梁庭彰解釋道,全球貿易的供應鏈非常複雜,涉及從多國採購、生產到多國銷售,需要第四方物流聯合多家第三方物流,完成一個涵蓋海陸空運輸,以及原材料供應、貨物包裝、貼標等諸多環節的物流方案。中小企業要往更專業的供應鏈管理者發展,聚焦物流中的高增值環節,減輕配備大型倉儲以及運輸工具的壓力。

 

*關稅戰對香港經濟影響有限*

 

  雖然香港電商及物流行業的短期陣痛難以避免,但梁庭彰認為,就香港經濟整體而言,該政策的影響程度可控,亦不會動搖香港作為全球貿易樞紐的領先地位。梁庭彰援引香港貿發局數據

指出,出口美國的份額僅佔本港出口總值的約6%,對本港經濟影響有限。而且,從長遠來看,特朗普如此極端的關稅政策亦難以為繼,全球供應鏈體深度捆綁,始終有部分商品難以「去中國化」,長期推行美國的民生亦難以承受。他認為,特朗普完全取消關稅的可能性極低,大概率會將關稅降至維持雙邊基礎貿易正常往來的水準,但無論如何,勢必壓縮中國商家的利潤。

 

*依託自身優勢,發展高端物流*

 

  面對關稅衝擊,香港運輸及物流局提出五大策略應對,包括開拓新興市場、加強與粵港澳大灣區港口協作共同開拓新貨源、豁免部份貨物的出入口許可證要求以吸引更多中轉貨物、深化與國際港口和船舶合作,以及擴大航運及航空網絡,以期為香港物流業尋找新增長點。

 

  梁庭彰指出,在轉運便利化方面,隨著未來東南亞轉口需求的急劇攀升,香港物流的轉運角色凸顯。香港豁免部份貨物的出入口許可證要求將大幅縮短清關時間,使香港的清關流程更加順暢。

 

  至於粵港澳大灣區港口協作方面,梁庭彰認為香港物流企業一方面可借助廣東省內的低成本碼頭,有效降低運輸成本,另一方面則依託香港在金融、保險、清關等領域的成熟體系、自由港

政策賦予的高效倉儲與快速清關優勢,聚焦於生物醫藥、精密儀器運輸,發展諸如精準溫控等高質素的增值服務。

 

  此外,政商界正積極拓展新市場。梁庭彰表示,雖然當前輸美物流線路仍佔據關鍵地位,但分散風險已成為必然選擇。自上屆政府開始,廠商生產線向東南亞轉移等一系列動作,實際已為物流格局轉型奠定基礎。他強調,日後新興市場的經濟增長速度將明顯高於美國,美國當前經濟增長僅約1%,東盟則普遍超過5%,新興市場的貿易潛力強勁將驅動貿易活動向其傾斜,連帶促使物流需求同步轉移。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