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區塊鏈

香港Web3嘉年華2025小作文合輯:下輪多頭市場只認「能賺錢的Web3計畫」

BlockBeats 律動財經 2025-04-14 12:30

cover image of news article
律動財經圖片

4 月 6 日至 4 月 9 日,Web3 嘉年華在香港會展中心舉行。身為業界矚目的焦點盛會,此次嘉年華匯聚了全球 Web3 領域的頂尖力量。從與會者分享的現場圖片來看,相較往年熙熙攘攘的人潮,今年的大會似乎顯得冷清不少。

然而,大會仍然不乏真正的建設者,產業核心參與者的密度甚至高於往年。主題不僅涵蓋監管、技術基礎設施和公鏈生態、AI、Depin、RWA、Payfi、加密金融等 Web3 產業焦點,更橫跨 Web2 至 Web3、傳統金融、大學學術、安全隱私、互動娛樂、產業級應用落地等多元化領域。不僅如此,2025 香港 Web3 嘉年華以四季為脈絡,透過中國傳統詩詞意象詮釋 Web3 精神的東方哲學內核,展現出科技與人文交融的獨特敘事。

BlockBeats 精選了四篇來自加密研究員的參會感悟,涵蓋市場情緒、技術趨勢、投資方向等多個角度,轉載全文如下:


十四君

十四君

4*4,項目變得接地氣。


他們把頭髮梳成 00 後的模樣。開始跟 p 小將勾肩搭背。畢竟,他們才是這個市場上最有錢、最有活力的一群人。


5,一品雞煲火鍋成為耶路撒冷


主會場冷冷清清,以橋底辣蟹和一品雞煲火鍋為代表的分會場熱鬧非凡。


如果沒有人請你去雞煲飯和辣蟹,那麼你大概率不是這個圈子的 inner circle。


6,人人都是超級個體。


每個人都在做 kol,每個 kol 都在做 marketing agency。每個 agency 都在嘗試直接與專案方建立深度的鏈接,獲得更多的籌碼。


7,處中國女朋友是練習中文的最快途徑。


小 v 在 gcc 活動上流利輸出了一個小時中文。比去年 2049 時更為流利。說明想要掌握一門語言,最快的辦法接著就是談戀愛。


8,時代的更迭,人群的割裂。


上古的教父們大腹便便,推杯換盞,隱入幕後,一笑泯恩仇。


新來的美女 kol 鶯歌燕語,笑顏如花,女團們鶯歌燕舞粉飾太平。


兵無常勢,水無常形。一切都在變化。


在這裡,沒有什麼是永恆。

我不基本跑那種人多的大會,都是攢項目去私局比較多。這次我去 BN 大會整整一晚上,BG 大會也漏了個臉。看見了不少有意思的事情,也和幾位老闆溝通交流了一些。今天抽空寫寫香港雜記與行業反思:


1,行業裡的所謂“KOL”太多了,他們分為三類:

第一類是有真知灼見有真本事的人,KOL 只是副業,這一輪獲得了很好的結果,他們會在未來行業走上更高的舞台。


第二類是牛市裡賺了點小錢,又吐出去大部分的 KOL,靠著自己流量大,抱著專案方和陰謀集團的大腿使勁搖,他們基本上算是 KOL 裡的聰明人,擅長抱團製造話題吸引流量。一般比較焦慮,第一次感受到自己護城河的脆弱。


第三類是剛成為 KOL,接不到廣告的人,大量混圈女擦邊女花瓶男等等,極度焦慮。他們無一技之長,就硬蹭個會。 「假裝自己來了」。


2,這一屆 KOL 的質量,遠不如 2017-2018. 的 KOL。現在想想,1718 的 KOL 輸出的乾貨,搞事的動力,甚至是眼光的長遠,放在互聯網裡也是頂級的那一批。


3,還是那句老話:主要身分是 KOL 的人基本上不用看。在幣圈有自己的本職工作,願意分享成為 KOL 的人,可以看看。在幣圈做到產業頂部,且輸出方法論的 KOL,要重點。


不是很想聊 KOL,真的沒啥可以聊的。我在 BN 遇見了幾位老 VC,上來就和我來一句:「人真多啊,我都不認識了,你給介紹介紹。」


我就默默回了一句:「我也不認識,也不用認識。他們中的 90% 的人 3 年後都會消失的無影無蹤,剩下的,我們自然會哈哈大笑。

牛熊本來就是幣圈最好的篩選機器。

我們來說說專案方:


4:果然烈火見真金,熊市裡開始有意思的專案和團隊出現了。但下一輪的熱點在哪裡,還不是很明確。加上不少 VC 虧掉了褲子,所以現在大家都處於謹慎的投資狀態。如果你是新創業的專案方,不要放棄思考,也不要停止努力。


我本來想在這裡說點激勵的話,打了打又刪了。只能凝聚成一句:「祝你們好運!」


5,這一輪進圈做專案的人,大多數都是有優秀學歷的人,身上的共性很明顯,這點我們放到下一篇文章講。幣圈的草莽英雄的確是變少了。


6,有的項目還活著,但已經死了。太多專案方老闆在急切的尋求退出路徑。

至於交易所:


7,其實大所面臨的困境,是組織結構的問題。這是每個大公司都會面臨的無解問題。


簡單來說就是領導階層知道該做什麼,但不知道如何執行。執行層知道怎麼執行,但是不知道自己在幹嘛。


8,某老牌項目方老闆說:「MEME 這個東西,30 歲以上的圈外人幾乎搞不懂了。圈內的老人反應比較慢,但會試著去搞懂」


如果你想明白了這兩點,想想前一段時間的何一和 CZ,你就知道第一幣安


9,鏈上交易所這個賽道,的的確確是有彎道超車的機會的。應該不會是什麼 BOT 機器人。這個產品的最終形態是什麼樣的,我們尚不清楚,但這個東西真正出現的瞬間,就會如同超新星爆發,給 CEX 交易所的霸權帶來衝擊和挑戰。

至於 VC:


10:這一輪牛熊後,還活著的幣圈老牌 VC,那基本上就很難被了,屬於天頂機構,在幣圈永遠站穩了腳跟。請尊重這些人。


11:投了爛專案的,趕緊跟專案方聊一聊,看看有沒有路徑能拼接上去,產生退出路徑吧。


12:我知道市場裡沒啥東西可以投,有些朋友把目光望向 WEB2 了。但投 WEB2 來幣圈做專案的人時請謹慎。他們在專案執行落地中,有的是坑要去跳。而且這樣的專案方,他們大多沒有歸屬感和認同感,他們聽取了太多「高手」的話,執行起來一坨屎,遇見麻煩的時候想的是坑了 VC 的錢跑回 WEB2。


13:VC 不能投 MEME,但可以投 MM,可以投陰謀集團。


13.5:多出去旅旅遊,旅遊不虧錢!要不跟我出去旅遊去吧。

至於韭菜啊:


14:不要做韭菜,他們生不知為何,死不知因誰。


15:這裡叮嚀一點,是我線下講課的時候發現的。現在太多韭菜,獲得資訊的管道只有社群和推特了。


社群裡搞抽象的和雜音太多,你們也幾乎遇不見真正的大佬了。社區的品質比起 1718 年差了一百個層級。


推特也不是個好頻道,因為太多垃圾 KOL 了,你無法辨別 KOL 到底是什麼水平,靠什麼賺錢。辨別 KOL 這個事,就是一個低收益比的事情。


多去思考,多去學習,多去和真正的大佬產生鏈接,去展現自己!


幣圈之所以偉大,就是因為只要你優秀,你永遠有機會觸摸到頂層。頂樓也永遠躬身聽取下面的人的聲音。


證道通天的「建木之樹」,從未被砍斷。


16:不要做韭菜,他們生不知為何,死不知因誰。


一些碎碎念的雜談:


產業基本上定型了,機會變少了。很多頂層老闆,已經躺平了。中高層的高手們,出於一腔熱愛和對人生的追求,依然在發光發熱。


和他們聊天,非常開心。因為大家不用聊專案聊合作。大家聊一聊過去幹的事,就知道彼此的實力,彼此是否可靠。


K 線記錄了我們的人生,連結了我們,這是獨屬於區塊鏈的魅力。


太多新人被雜音幹擾去關註一些無意義的項目和 KOL 了。不過彎路總歸是要走的。我也從不鄙視 KOL。他們也是生態裡的一環,幣圈需要他們吸引散戶。
我感到開心的是,遇見了很多優秀的晚輩們,他們即將登上舞台。


私局,晚上喝酒的時候,某老闆帶了個 BD 小姑娘,小姑娘一個勁的想去隔壁的局見幾個「大佬」。


某老闆甩了一句:


隔壁那些「大佬」能帶你賺錢嗎?你在他們眼裡可能只是個長得好看的小女孩,他們要你來可能就是想喝喝酒開開心。


小女孩有點生氣,但沒多說什麼。我看出他不理解,和她說:“你的工作是維護大客戶,你去見那些人是情有可原的,這是你的工作。但你幹這個事,本質上賺的是一份工資。因為你這個人,不具有和隔壁那些老闆產生鏈接的能力,你甚至不知道他們是真的老闆,哪些是畢業的點頭”



我看他,如同觀過去的我。


要去變強,變得有價值,用自己的價值去連結他人,產生新的價值,然後慢慢走到更高的生態位。這是在幣圈,唯一應該做的事情,唯一的成功路徑。


香港大會結束了,行業的焦點、核心和未來,從來不在什麼一品雞煲店裡,也從不在夜店 KTV,真正的價值只存在於前行者道路的交匯處,他們在咖啡店隨便聊幾句,確認是對的人,就能碰撞出新的火花,誕生新的價值。

AB Kuai。


1. 這應該是參加最冷的一次香港大會了,做展會的朋友們,普遍抱怨今年招商難,媒體的朋友們則抱怨,項目方的單子越來越少了。


2. 不少從大所出來的同行,今年或多或少,都有點想回交易所上班了,雖然工資固定,也比較螺絲釘,但勝在有人發工資 + 大平台說出去有面子,再次印證了牛市想折騰,熊市想上班的說法。


3. 早幾年完成發幣的項目方們,正在琢磨趁這波熊市,做點什麼,這樣下個牛市,又可以發幣了,而最近發幣的老哥們,基本愁到不行,彷彿做什麼都是錯的。


4. 今年 VC 同行們,普遍也呈現出兩極分化的狀態,比如之前投的項目,估值給的都太高了,這波被市場出清的有點厲害,但後續遇到很多新的項目,則估值又都非常便宜。


5. CZ 和 Vitalik 同時出現的活動,沒想到 CZ 比 V 神更受歡迎,搞得大家湧著跟 CZ 合影的時候,CZ 吐槽你們也去找找 Vitalik 吧。


6. 去年大家還在對以太坊是否出現問題,爭論不休時,今年似乎有徹底的共識了,無論是 Vitalik 出現的現場,還是私下的場合,到處都是質問和議論聲。


7. 問了幾家做市商和機構,這波都是看 ETH 到 800 以下的居多,主要押注循環貸和 ICO 那波人的恐慌離場,不過 22 年 6 月大家也是這麼看的,最後就觸碰了下 880。


8. 今年歐美白人老外,來參會的,明顯要少很多,就算是技術場,老外的比例都少了,2 年前大家對香港故事還非常 Fomo,都願意專門從遠處前來,今年似乎沒有了那時候的熱潮。


9. 這次遇到不少做擼毛的老哥,某種程度上,一些老哥確實因擼毛,改變了家裡的經濟狀況,去年底到今年初這波發幣季,女巫雖埋了一些工作室,但也造富了一批人。


10. 雖然大家對香港合規的推進,依然有些難評,但香港已經成為了一個有趣的加密交流中心,暗流湧動,不少回不去的項目方們,普遍從新加坡前來,而炒幣老哥們,普遍從內地過來,彼此間產生出了很多有趣的摩擦和碰撞。


11. 一些中文頭部博主,在行業的佈局,不光有幣圈,也涉及潮牌、醫美、港股上市公司等,逐漸形成了很規模的產業網,這點跟歐美的經紀投資公司,越來越像了。


以上是這次香港大會的感觀,終於可以回電腦前繼續枯坐了,我也會隨時將更多的信息,分享給大家,感謝閱讀。

原文連結

暢行幣圈交易全攻略,專家駐群實戰交流

▌立即加入鉅亨買幣實戰交流 LINE 社群(點此入群
不管是新手發問,還是老手交流,只要你想參與虛擬貨幣現貨交易、合約跟單、合約網格、量化交易、理財產品的投資,都歡迎入群討論學習!

前往鉅亨買幣找交易所優惠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