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時事

希臘公投拒國際紓困 脫離歐元區機率大增 危機來到新頁

鉅亨網劉祥航 綜合外電


图片说明
希臘總理齊普拉斯(圖:AFP)

希臘公投結果,人民選擇否決歐洲援助提議,《衛報》資深編輯 Larry Elliott 評論指出,希臘脫離歐元區的機率大增,他們現金來源變得大有問題,國家經濟身陷危機。無論歐洲及全球如何回應,希臘債務危機已經來到新的一頁。


希臘這個民主發源地,目前命運並非掌握在自己手裡。他們對歐盟援助案說不的最大風險,在於歐洲央行 (ECB) 可能以此為由,停止對希臘銀行體系的緊急援助方案,放任其違約不管,致銀行全面受創。

不過 Elliott 認為,這種情況不太可能發生。這並不是 ECB 樂見的結果,他們將避免對危機做政治性的決定,拔去緊急援助插頭。目前希臘還在跟債權人談判,尤其雅典在公投後,也表明立即協商的意願。

■歐洲領袖恐先靜觀發展

事情恐怕不會像希臘人想得那麼順利。幾乎每位政治領袖在公投前,都把它定位為希臘對留在歐元區的投票。現在結果是領袖最不願見到的「否決」結果,無論是梅克爾 (Angela Merkel)、霍蘭德 (François Hollande) 及倫齊 (Matteo Renzi),都不得不面對及忍受這個結局。

歐洲領袖現在可能先閉嘴,繼續 ECB 的援助,並靜觀發展。但他們目前還看不出有意願退讓,有可能就讓希臘人自己試看看,沒有現金的日子要怎麼過。如果希臘經濟情勢過糟,齊普拉斯有可能承受巨大壓力,甚至被迫舉行新的選舉,而這也會影響其他歐元區選舉的情勢。

但是歐洲人如果要長期這麼玩,也有巨大風險。希臘真的被迫退出歐元區,帶來重大的經濟危害,可能造成危機升級,全球動盪。Elliott 認為,債權人恐怕還是要尊重公投結果,多給點胡蘿蔔,少一些棒子,以求得雙贏結果。

債權人是否將退讓,仍需要觀察。事實上,在希臘於 2010 年首度危機爆發時,就是採退讓的方式,但對後果毫無助益。希臘退出歐元區的機會,如同 2008 年雷曼兄弟倒閉,機率仍相當高。目前各種可能性都還在,希臘也可能像塞普勒斯,部分欠款違約,繼續留在歐元區。

■希臘痛苦勢難避免

公投之後,許多事情已經明瞭。首先,希臘人不願緊縮,但要留在歐元區,齊普拉斯無意重新啟動德拉克馬;其次,公投結果代表經濟與政治混亂,希臘人既生氣又害怕,陷於分裂與衝突。

無可避免的是,希臘將面臨經濟上的痛苦,時間恐怕長達幾個月甚至數年。即使危機迅速化解,損失仍不可免,希臘在過去 5 年,經濟就已經衰減了 4 分之 1。[NT:PAGE=$]

第三,如果希臘要脫離歐元區,則宜早不宜遲。畢竟,最終任何解決辦法,如果不能維持債務的可持續性,終將得不償失。歐洲應對歐元史上最大的危機,希望能隔離希臘,控制局面。但是希臘重啟市場時,幾乎可預見市場會先崩跌,公債殖利率走高,拖累其他同樣有債務難題的國家。

■故事仍未結束

對梅克爾及霍蘭德來說,短期的問題很明顯,如果兩國堅持強硬立場,希臘離開歐元區並帶來問題,他們很難不被指責。長期來說,希臘問題凸顯了歐元的結構性缺陷,在這麼多樣化的地區採行相同貨幣,解決問題的難度大增,決策難以貫徹。

總之,故事還未結束。在希臘神話中,奧德修斯打贏了特洛伊戰爭後,總計又花了 10 年,才回到家鄉 Ithaca,過程中失去了所有部下。齊普拉斯打贏了公投一役後,主權債務問題的解決之路也還很長。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