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品牌自主研發:最輕款眼鏡僅重8克
鉅亨網新聞中心
【深圳商報訊】(記者 謝靜)記者昨日從互聯網眼鏡品牌LOHO了解到,該公司自主研發推出了碳纖維眼鏡,重量僅8克。據了解,這是碳纖維材質在消費領域的首次大規模應用。
記者獲悉,LOHO是一家深圳企業,成立短短三年,目前已成為國內最大的互聯網眼鏡品牌,並獲得淡馬錫旗下祥峰資本以及韓國開泊(KTB)領投1億資金投入。讓人意想不到的是,這家擁有400人的互聯網企業,大部分都是90后,平均年齡僅24歲。
記者看到,碳纖維眼鏡看起來外觀頗為時尚。LOHO創始人黃心仲表示,這款碳纖維眼鏡是“史上最輕”的眼鏡,重量僅8克,比市面最優質的鈦合金眼鏡輕29%。
黃心仲介紹,碳纖維材質通常用於航空航天、尖端軍用戰機製造,它的密度低於iPhone外殼的鋁合金,重量不到鋼的1/4,但強度卻是鐵的20倍。
相關調查數據顯示,中國近視人數已近4億,全球最多,其中青少年約為2.7億。我國人口近視發生率為33%,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5倍。目前,中國眼鏡市場仍以普通合金、塑料等傳統材質為主流,發達國家市場則以輕量化的高端材質為主。
國際衛生組織調查顯示,佩戴超重的眼鏡,長期壓迫鼻梁骨,有生肌肉壓迫、近視依賴等癥狀的風險,成為“鼻梁壓迫症患者”的痛點。
記者了解到,該眼鏡的碳纖維原料來自德國,由LOHO公司與國內碳纖維品製造商合作研發。
據業內人士介紹,眼鏡行業的定價體系基本上遵循“乘三乘三”法則。以一塊折射率為1.56的黃金膜的樹脂鏡片為例,工廠出廠價20元左右,到了批發商手裏會變成60元,到眼鏡店裏會再乘以3,就會變成180元。
事實上,這種“暴利”是由該行業長期以來形成的行業格局所決定的。除了房租,儀器設備、驗光設備和驗光師的費用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為了盈利,下眼鏡店必須提高價格,使得眼鏡無形中成為一種“奢侈品”,消費者購買頻次降低,眼鏡店銷量無法上升,價格居高不下。
黃心仲表示,O2O的到來使下眼鏡店的壁壘被打破,眼鏡商城、綜合電商平台的興起,實現了一副眼鏡直接從廠家到終端消費者手中,中間環節削減使成本一下子大幅降低。
“我們有自己的工廠,在生環節上可以自己調度,完全按照設計師的意願。而銷售端也把控在自己手中。”黃心仲表示,LOHO的眼鏡是由工廠直接銷售給顧客,從設計到品上市最快20個工作日就能搞定,大幅降低了運營成本和品售價。
- EBC全球百萬美金交易大賽 立即體驗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