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摩前首席經濟學家:中國經濟并未實現新常態
鉅亨網新聞中心
和訊網訊息 5月26日,由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主辦的第四屆全球智庫峰會在北京舉行。在峰會上,摩根斯坦利前首席經濟學家史蒂芬-羅奇接受和訊網專訪時表示,中國並未實現經濟新常態,而是在通往新常態的路上,中國經濟在轉型過程中應加大服務業的發展。
針對中國經濟轉型問題,羅奇指出,中國服務業的崛起是經濟轉型的信號,2014年服務業在gdp中的占比達48.2%,比制造業和建筑業的總產值高出4%。但是,服務業在中國經濟中的占比依然太小,應該達到55%-60%,達到這個目標才能認為中國經濟已步入新常態。他特別指出,中國僅僅是處在通往新常態的路上,不能把目標和路徑相混淆。
近期,中國倡導的“一帶一路”戰略成為國際政經舞臺的熱議話題,羅奇對此指出,中國通過基礎設施建設的方式進行區域整合的計劃非常好,但從現在的時點上看,“一帶一路”的口號色彩更突出,因為資金投入來源等問題並未厘清。相比之下,亞投行是一個考慮成熟且有具體規劃的實體機構,但需要在投資領域、如何與一帶一路戰略契合等問題上做進一步規劃。
針對東南亞等國潛在壞賬危機是否會演變成新一輪金融風暴,羅奇認為,印尼馬來西亞在內的新興市場不會重演1997-1998金融危機覆轍,因為這些政府已經吸取當年危機的教訓。據悉,2015年至今,印尼和馬來西亞政府及企業發行的外幣債規模已超過去年全年的100億美元總規模,泰國和印尼的不良債水平已達到近三四年的新高,印尼盧比在本月一度跌至1998年以來最低水平。
此外,針對美國貨幣政策對全球市場的影響問題上,羅奇認為,聯儲主席耶倫將會在今年9月宣布加息,美聯儲在過去兩年間逐步推出“削減qe恐慌”的規則(taper tantrum),這已給新興市場充分的空間應對資產外流,因此美聯儲貨幣政策調整不會引發新一輪新興市場危機。
史蒂芬-羅奇研究中國經濟超過20年,被媒體譽為“最懂中國的西方經濟學家”。羅奇畢業於紐約大學,獲經濟學博士,曾在布魯金斯研究所、聯邦儲備局從事研究工作,1982年加入摩根斯坦利后從事宏觀經濟研究,並升任首席經濟學家,羅奇現在於耶魯大學執教。
- 檳城漲勢吸金,資金正悄悄進場中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