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區塊鏈

華爾街的證券上鏈遊戲:RWA賽道中的隱密資本角逐

BlockBeats 律動財經 2025-02-13 10:00

cover image of news article
律動財經圖片

一、前言:RWA 能否成為新市場的下一個分幣發展拐點。川普政府時期的政策動向為這一領域奠定了基礎,而如今傳統金融巨頭如貝萊德(BlackRock)的入局,更是進一步推動了 RWA(現實世界資產)賽道的發展。越來越多的金融機構開始探索如何將股票、債券等傳統資產透過區塊鏈技術實現鏈上交易與管理,這一趨勢正在重塑金融市場的格局。

近期 Ondo Finance 推出的 Ondo Global Markets 和 Ondo Chain 等一系列舉措,標誌著 RWA 這一賽道正逐步走向主流。這場變革也引發了華爾街的新一輪博弈,正在悄悄改變加密市場和傳統金融的遊戲規則。

二、RWA 賽道專案的差異化與共同性

圖源:Ondo official website p>

近期 Ondo Finance 頻頻動作,2 月 5 日他們推出了 Ondo Global Markets 平台,主要為股票、債券和 ETF 提供區塊連結入服務。緊接著 Ondo Finance 又宣布了他們的新項 Layer 1 公鏈 Ondo Chain,目標是打造一個更強大的金融基礎設施,推動 RWA 的代幣化。

Ondo Chain 是 Ondo Global Markets (Ondo GM) 的基礎架構,專注於實現 RWA 的代幣化與區塊鏈的結合。 Ondo Chain 支持全球投資者透過區塊鏈平台取得美國上市證券(如股票、債券、ETF)的鏈上存取權限,並打破地理限制,提供 24/7 無間斷交易服務。

Ondo Chain 推出了一種將機構級合規嵌入公鏈架構的方案,透過許可驗證節點機制、原生跨鏈協議等創新手段,試圖在技術和製度上克服現有 RWA 上鍊的痛點。 Ondo Chain 將傳統金融資產作為質押物,確保網路安全,並與傳統清算系統實現互通,進一步打通鏈上與鏈下的流動性。

2.2 Ondo Finance 在同賽道專案中的競爭力和限制

這點既與其獨特的架構設計和強大機構資源相關,也體現了區塊鏈與傳統金融之間的權力和利益博弈。

· 競爭力

透過與貝萊德等頂級金融機構合作,建構了一個能夠支持現實世界資產大規模代幣化的區塊鏈金融基礎設施,確保了合規性與去中心化的平衡。

1.RWA 的代幣化與自由轉移:透過將股票、債券、ETF 等資產與代幣 1:1 配對,投資者可在美國以外地區自由轉讓這些代幣化資產,並與 DeFi 融合,參與借貸、收益等金融活動。

2. 開放性與合規性結合:Ondo Chain 結合了公共區塊鏈的開放性與許可鏈的合規性。驗證器經過許可審核以保障合規性,同時任何開發者和使用者都可以在該鏈上發行 Token 和開發應用,確保創新活力。

3. 機構參與與生態建設:Ondo Chain 的設計顧問團隊包括 Franklin Templeton、Wellington Management、WisdomTree 等金融機構,推動了其在 TradFi 與 DeFi 領域的機構級應用。

4. 預言機機制與資料安全:內建預言機系統可確保鏈上資料的準確性與即時性,降低資料操縱風險。此設計增強了資產價格、利率、市場指數等關鍵數據的可信度。

5. 跨鏈功能與安全保障:透過 Ondo Bridge 實現跨鏈資產轉移,為去中心化驗證網路(DVN)提供安全保障,並支援機構資產與流動性管理,適應大型交易。

· 限制

高度依賴機構,限制了一般使用者和去中心化社群的參與,並且中心化成分較高,主要權力仍掌握在少數機構手中。

1. 高度依賴機構,缺乏社區驅動力

Ondo Finance 的架構強烈依賴於傳統金融機構的參與,其代幣化資產的可信度和流動性主要來自這些機構的背書。雖然這種模式確保了代幣化資產的品質和合規性,但也帶來了一個核心問題:它的生態主要為機構設計,一般用戶的參與度較低。相較於完全去中心化的 RWA 項目,Ondo 更像是傳統金融世界的延伸,其代幣化資產的流通和交易更多是在機構之間進行,普通投資者和去中心化社區的影響力被削弱。

2. 中心化控制下的權力分配問題

儘管 Ondo Chain 保留了部分開放性,但其驗證器是經過許可的,這意味著核心權力集中在少數機構手中。這與一些完全去中心化的 RWA 專案形成鮮明對比,後者強調任何參與者都可以成為網路的關鍵節點。 Ondo 的設計在某種程度上反映了傳統金融的權力格局,即大部分控制權仍然掌握在少數大型金融機構手中。這種權力集中可能在未來的治理和資源分配中引發衝突,尤其是在代幣持有者與機構利益發生衝突時。

3. 創新速度可能受限於合規和傳統機構

由於 Ondo Finance 的核心支柱是合規性和機構參與,這也可能限制其創新速度。與完全去中心化的專案相比,Ondo 在引入新的金融產品或技術時,可能需要經過複雜的合規流程和機構批准。這使得其在快速變化的加密領域中面臨反應遲緩的風險,特別是在與更靈活的 DeFi 專案競爭時,其合規和機構導向的架構可能成為一種負擔。

三、RWA 專案所面臨的現實阻礙

儘管區塊鏈技術為 RWA 的上鏈提供了技術基礎,但當前公鏈在高頻交易、即時結算等方面仍然難以滿足傳統金融的需求。同時,跨鏈生態的割裂和安全問題也進一步加劇了機構部署 RWA 的難度。 RWA 在去中心化金融(DeFi)的應用面臨多個現實阻礙:

首先,資產與鏈上資料的信任與一致性問題成為 RWA 上鍊的核心挑戰。 RWA 上鍊的關鍵在於確保現實世界中的資產與鏈上資料的一致性。例如,房產代幣化後,鏈上記錄的所有權、價值等資訊必須與現實中的法律文件和資產狀況完全匹配。然而,這涉及兩個關鍵問題:一是鏈上資料的真實性,即如何確保鏈上資料的來源可信且不可篡改;二是資料同步更新,即如何保證鏈上資訊能即時反映現實資產的狀態變化。解決這些問題通常需要引入可信賴的第三方或權威機構(如政府或認證機構),但這與區塊鏈的去中心化本質相衝突,信任問題仍然是 RWA 上鍊難以避免的核心挑戰。

網路安全性不足也是一個重要議題,區塊鏈網路的安全性通常依賴於本地代幣的經濟誘因機制,但 RWA 的波動性通常低於加密貨幣,尤其是在市場低迷時,可能導致網路安全性下降。此外,RWA 的複雜性要求更高的安全標準,而現有區塊鏈系統可能無法完全滿足這些需求。

RWA 與 DeFi 架構的兼容性問題也尚未解決,DeFi 的設計初衷是為加密原生資產服務,而非傳統證券類資產。 RWA 上鍊涉及複雜的金融行為(如股票分割、股利分配),這些作業難以透過現有的 DeFi 系統有效管理。尤其重要的是,預言機系統在處理大規模傳統金融資料的即時性和安全性方面也存在明顯不足。

在跨鏈流動性分散與安全性問題上進一步增加了 RWA 上鍊的難度,RWA 的跨鏈發行導致流動性分散,增加了資產管理的複雜性。跨鏈橋接機制雖然提供了解決方案,但也引入了新的安全風險,如雙花攻擊、協定漏洞。

機構監管與合規性問題是 RWA 上鏈最大非技術障礙,許多受監管的金融機構無法在公共區塊鏈上進行交易,主要原因包括匿名性、缺乏合規框架以及全球監管標準的差異。 KYC 和反洗錢等合規要求進一步增加了 RWA 上鍊的複雜性,這在一定程度上反而限制了資本的流入。

市場端的流動性與機構參與限制也限制了 RWA 的發展,目前 RWA 的整體市值主要集中在低風險資產(如國債和基金),而股票、房地產等大類資產的上鍊進展緩慢。 RWA 的流動性仍依賴加密原生協議,整體市場仍處於早期發展階段。

最後 DeFi 與傳統金融信任機制的衝突也是 RWA 上鍊必須解決的問題,DeFi 依賴代碼和密碼學來建構信任,而傳統金融則依賴法律合約和中心化機構。這種信任機制的差異導致傳統金融機構對區塊鏈技術持謹慎態度,尤其是在託管、風控等關鍵環節。

儘管區塊鏈技術為 RWA 的上鏈提供了可能性,但在實際應用中仍面臨諸多挑戰。但從資料一致性、網路安全性、相容性、流動性、合規性到技術與經濟模型的匹配,以及信任機制的衝突,這些問題都需要在發展中逐步解決,才能推動 RWA 在 DeFi 中的廣泛應用。

四、如果 RWA 獲得成功,Ondo Chain 或將成為「華爾街遊戲」的新舊金融體系權力的再分配

圖源:Occupy Wall Street

此章節在分析 Ondo Chain 背後涉及的核心驅動利益時,個人認為需要跳出區塊鏈與現實資產代幣化利益,按華爾街的利益和邏輯因素。如上文觀點,RWA 非技術層面最核心的困難在於如何實現合規化,而合規化的背後需依靠強大的中心化權利組織的認同。

全球最大的資管公司貝萊德,在完成推進比特幣 ETF 後,參與了 RWA 的投資建設,這本質上是率先爭取傳統金融體系與新興依靠區塊鏈的去中心化技術之間的權力再分配,這場鬥爭不僅僅是技術變革或金融創新的競爭,更是全球金融規則制定權、資本控制權以及未來金融規則的競爭。

儘管區塊鏈技術帶來了去中心化的希望,但在資本與權力高度集中的現實面前,華爾街正在試圖將這場技術革命納入自己的掌控範圍內,透過新形式的市場操控與資產證券化,延續其在全球金融體系中的主導地位。

4.1 全球金融體系權力的再平衡

華爾街一直在全球金融體系中佔據主導地位,控制著資金流動、資產管理和金融服務的關鍵節點。傳統金融機構透過壟斷金融基礎設施(銀行、證券交易所、清算系統等)實現對全球資本的控制。然而,區塊鏈技術的崛起打破了這種局面:

去中心化金融(DeFi)透過去中介化削弱了華爾街長期控制的傳統金融基礎設施。 DeFi 允許資本流動、資產管理等關鍵功能能夠在去中心化平台上運行,例如用戶在沒有銀行、投行等中介的情況下,直接在區塊鏈上進行資產管理、借貸、交易等操作。但這對華爾街意味著巨大的威脅,而這種權力的轉移意味著華爾街可能失去對全球金融體系的主導權。

4.2 資產代幣化:誰能控制新的金融基礎設施

Ondo Chain 等平台推動的 RWA 代幣化,雖然旨在增強資產的流動性,但背後隱藏著對新金融基礎設施的控制權之爭。區塊鏈網路是新世代全球金融基礎設施的候選平台,誰能主導這項基礎設施,誰能在未來區塊鏈連結現實世界資產中佔據主導地位。

華爾街的利益體現在對這些去中心化網路的控制意圖。他們可能不會直接否定區塊鏈,而是透過投資、併購或合作,控制這些新興的區塊鏈平台,讓資本集中化的再現。儘管區塊鏈旨在去中心化,但大量的資本、流動性仍容易被集中在少數大型金融機構或對沖基金手中。最終導致區塊鏈平台上的關鍵資源(流動性、協議治理權等)仍會回歸到少數玩家手中,導致去中心化的資產市場完全需要中心化的龐大勢力帶動。

4.3 監管套利與法外權力

據 2 月 6 日,Cointelegraph 報道,摩根大通最新的機構交易員電子交易調查顯示,29% 的機構交易員今年即將或正在進行加密貨幣交易,較去年增長 7 個百分點。

套利一直是華爾街菁英善於利用的交易策略。面對區塊鏈去中心化特性的不確定監管環境,未來華爾街機構可能利用不同國家和地區的監管差異,透過在監管較為寬鬆的司法管轄區設立營運實體,從而規避更嚴格的監管。例如:

在 Ondo Chain 等項目中,某些 RWA 的代幣化可能會繞過傳統的證券法規或金融市場法規。在不同的監管環境中操控資產流動和資本結構,進一步強化對新興市場的控制權。不排除這種「灰色地帶」的運作是華爾街透過區塊鏈獲得更高利益回報的手段之一。

4.4 市場流動性與價格操弄:隱性主導權的爭奪

流動性是市場操縱的核心,在看似「去中心化」的市場中實現隱性的價格操縱。 Ondo Chain 透過 RWA 的代幣化為全球投資者提供新的投資機會,但其流動性和交易深度仍然高度依賴大資本的注入,流動性控制將繼續成為華爾街玩家的核心武器。即使在區塊鏈去中心化的環境下,擁有更多資本、交易技術和市場洞察的機構仍能主導市場動向。

4.5 RWA 對沖基金:重建資產證券化遊戲

華爾街在歷史上透過資產證券化實現了巨大收益(如次級抵押貸款證券化)。而區塊鏈上的 RWA 代幣化正好提供了新一代資產證券化的機會。例如,華爾街可以透過代幣化資產的組合發行新型金融產品,吸引全球投資者。這些產品可以基於 RWA 生成,例如房地產信託基金代幣、企業債券代幣,為市場提供更多選擇。

同時衍生性商品市場也可能透過區塊鏈擴展。華爾街可以透過設計複雜的金融衍生工具(如選擇權、期貨、掉期),再次將風險包裝並出售給全球投資者。風險轉嫁與利潤獲取的遊戲將繼續在 RWA 代幣化時代上演。

五、加密世界的進階之路,產業的發展被迫按下了加速鍵

我們以比特幣為首的加密資產的 ETF 交易、川普相關的事件以及未來的 RWA 三者為例分析,他們都在不同獲利程度的加速產業的加速這些因素透過複雜的市場動態、監管壓力和傳統金融生態的逐步滲透來影響加密產業。

5.1 ETF 引入帶來的市場成熟化

ETF 的推出,標誌著加密行業逐步被主流金融機構和投資者所接受,但並不一定對加密行業的整體增長有利,好比黃金通過流動性的引入意味著加密資產進入傳統金融市場,吸引來的機構的投資風格更加保守,同時增加的更多金融衍生品也導致加密資產的波動性降低。這對於依賴高波動性的交易者(如散戶和加密對沖基金),意味著套利和高頻交易的機會減少,進而降低了獲利空間。

· 資金流向集中

ETF 讓加密市場的資金流向更集中,主要集中在幾個大型資產如比特幣。這可能導致中小型加密資產面臨流動性枯竭和價格下跌的風險,影響更多小型專案的發展機會。結果是更多新興項目的獲利機會減少,產業整體獲利難度上升。

· 傳統金融的競爭壓力

ETF 的推出意味著加密資產被傳統金融產品化,帶來了更高的市場透明度和競爭。這也意味著加密產業要與傳統金融工具如股票、債券和商品進行更激烈的競爭,分流了資金和投資人的注意力。 。他和他的政府在任期間,可能推行的監管政策(如對數位貨幣的壓製或放鬆監管)將直接影響市場情緒,增加加密市場的不穩定性。這種不確定性會使加密產業面臨更大的政策風險,影響長期獲利的穩定性。

· 反洗錢和 KYC 的要求強化

由於川普等政客可能在未來推行更嚴格的反洗錢和 KYC 法規,交易所和加密項目將面臨更高的合規成本。這將大幅增加營運成本,並壓縮獲利空間,特別是對那些缺乏合規經驗的加密企業。

· 總統概念幣「TRUMP」導致市場出現「虹吸效應」

高波動性更吸引投機資金,「TRUMP」具備天然的行銷效應,能夠吸引大量資金聚集到這個單一資產。市場中有限的流動性和資本容易在短期內被 Meme 幣「虹吸」,形成一種「資金集中效應」,但隨著後期價格的跌落流動性也很難分散到原處。

5.3 RWA 的發展會帶來傳統金融滲透

RWA 在加密領域的發展代表了加密市場逐漸與傳統金融資產融合的趨勢,但這種融合也帶來了當業成本鏈

A.如債券、股票、房地產等將與加密資產在同一生態中競爭。傳統金融產品的成熟度、成本效率和低風險特性將吸引大量機構投資者,這意味著加密資產需要與這些成熟的金融產品競爭。

· 去中心化與合規之間的矛盾

RWA 的上鍊涉及複雜的監管要求,尤其是在合規和法律責任方面。相較於目前去中心化的加密資產,RWA 的引入可能迫使更多加密項目走向合規,導致更多項目因無法滿足監管要求而退出市場,進而減少獲利機會。

· 資金易湧向低風險資產

現實世界資產的上鍊,如國債、公司債等低風險資產,將吸引大量的保守型投資者進入鏈上市場。隨著更多資金流入低風險的 RWA,加密市場中高風險、高回報的項目(如 DeFi 協議或新興 Token)可能會失去部分資金支持。這種資金轉移到低風險資產的現象將進一步壓縮加密市場的利潤率。

六、結語:RWA 是敘事泡沫,還是市場變局

綜上述個人觀點,ETF、川普效應和未來 RWA 的興起將以不同的途徑和強度提高加密產業的獲利難度。 ETF 帶來的市場成熟和機構化降低了市場的波動性和高利潤機會;川普的政策可能增加市場的不確定性,為產業帶來政策風險;而 RWA 的引入則意味著加密市場將與傳統金融市場競爭。在這種不斷複雜的演化過程中,加密資產變得越「常規化」,就會導致市場變得越「易瓶頸」,未來的加密市場會帶來更嚴峻的新挑戰。

所以 RWA 究竟是「敘事泡沫」還是「市場變局」,取決於其技術基礎、市場需求和實現路徑的成熟度。如果僅從現早期階段的進展和挑戰來看,RWA 有一定的「敘事泡沫」成分,但依靠知名機構的參逐深參與,RWA 有望成為加密市場變局的新催化劑。

原文連結

暢行幣圈交易全攻略,專家駐群實戰交流

▌立即加入鉅亨買幣實戰交流 LINE 社群(點此入群
不管是新手發問,還是老手交流,只要你想參與虛擬貨幣現貨交易、合約跟單、合約網格、量化交易、理財產品的投資,都歡迎入群討論學習!

前往鉅亨買幣找交易所優惠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