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澳洲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區塊鏈

對話Monad、Sei和Eclipse創辦人:共同探索高吞吐量區塊鏈的未來

BlockBeats 律動財經 2024-08-30 18:00

cover image of news article
律動財經圖片

嘉賓: Keone Hon,Monad Labs 聯創& CEO;Jay Jog,Sei Labs 聯創;Vijay Chetty,Eclipse Labs CEO

主持人:Laura Shin,作家兼Unchained 主持人

播客源:Unchained


原名:How to Build the Fastest Onchain Experience With Monad, Sei, and Eclipse

播出日期:2024 年8 月28 日

重點總結

在本期節目中,Monad Labs 的Keone Hon、Sei Labs 的Jay Jog 和Eclipse Labs 的Vijay Chetty 分享了他們在高吞吐量區塊鏈上對可擴展性和性能的不同方法。他們討論了並行化以太坊虛擬機器 (EVM) 的技術優勢、區塊鏈架構背後的策略決策,以及推動下一代高速鏈的創新。

Monad

Monad 是如何開始的,以及最初的使命

Keone 介紹了Monad 的起源和使命。 Monad 是一個兼容以太坊虛擬機的區塊鏈,採用了被稱為管道架構的設計,能夠實現每秒 10,000 筆交易的高吞吐量,並且區塊生成時間為一秒鐘。 Monad 的創舉始於 2022 年初,由三位共同創辦人 Eunice Girda、James Hon Saker 和 Keone 共同創立。 Keone 和 James 在 Jump Trading 工作了約八年,專注於建立高性能交易系統,並在 Jump 的加密團隊中參與了 Solana DeFi 的相關工作。

他們意識到市場上對更高效能的 EVM 執行有迫切需求,因此決定離開 Jump,攜手 Eunice Girda 開始 Monad。

Keone 指出,Monad 的核心目標是從極簡的硬體中獲取最大效能,為此需要從頭開始建立新軟體,並引入新的架構改進。 Monad 的設計理念是將四個主要改進疊加在一起,每個改進都對系統的整體效率產生乘數效應,從而實現卓越的性能。

讓Monad 成為高吞吐量區塊鏈的功能

Keone 詳細介紹了Monad實現高吞吐量的幾項關鍵功能。

首先,Monad 採用了客製化的狀態資料庫,能夠在 SSD 上原生儲存以太坊默克爾樹數據,從而實現更有效率的狀態存取。

第二項改進是樂觀並行執行,這允許多個交易並行運行,同時確保最終結果與串行執行的結果一致。

第三項是異步執行,它在共識和執行之間創建了獨立的“泳道”,使得執行可以充分利用整個區塊時間,而不僅僅是其中的一小部分。

最後,Monad BFT 是一種效能共識機制,能夠維持數百個全球分佈的節點之間的同步。

針對平行處理的可組合性問題,Keone 解釋說,Monad 的區塊仍然是線性的,區塊內的交易也是以線性方式定義的,因此交易之間保持總排序。並行處理是在背景進行的,不影響交易執行的最終結果。這種樂觀並行執行的保證是,儘管在並行過程中進行了一些處理,但最終的提交仍然是按照原始交易順序進行的,從而確保每個提交都是正確的,並且如果有任何輸入發生變化,可以重新執行。

此外,Keone 也提到,客製化的狀態資料庫旨在解決區塊鏈膨脹的問題。隨著狀態不斷增大,存取狀態的成本和延遲也會增加。現有以太坊用戶端使用的資料庫結構複雜,導致在存取默克爾樹中的某個狀態時需要大量的互動。 Monad 的客製化資料庫(稱為 Mona DB)專門優化了儲存以太坊默克爾樹資料的問題,儘管從頭開始建立資料庫是一個複雜的過程,但這是提高執行效率的重要一步。

為什麼 Monad 選擇創建一個新的區塊鏈而不是 L2

Keone 解釋了 Monad 選擇作為獨立區塊鏈而非 L2 的原因。

首先,去中心化是他們的首要考量。他們認為去中心化的區塊生產和參與共識的節點非常重要,這對於抵抗審查和整體網路控制的去中心化至關重要。而現有的 L2 解決方案大多仍依賴集中式的排序器,這與他們的去中心化理念相悖。

其次,效能和成本也是關鍵因素。為了建立一個真正高效能的系統,必須優化技術堆疊的每一層,包括執行元件、共識元件(保持節點之間的同步)以及其他考慮如資料可用性。 Keone 強調,Monad 的目標是全面解決這些問題,建立一個高效的單一系統,以實現最大的效能。

為什麼Keone 認為Monad 為開發者提供了最佳體驗,以及他為什麼不喜歡「以太坊殺手」的稱謂

Keone 提到,Monad 為開發者提供了最佳體驗的原因主要體現在效能和相容性兩個方面。首先,Monad 是完全相容於 EVM(以太坊虛擬機器)的,這意味著開發者可以繼續使用他們熟悉的工具和函式庫,例如 Solidity 程式語言。這種相容性使得開發者能夠重複使用現有元件,或在建立新應用時確保與以太坊的標準向後相容。

其次,Monad 提供顯著的效能提升。透過非同步執行和高效的共識機制,開發者可以在 Monad 環境中部署應用,從而享受更高的交易處理能力。這對於那些希望實現主流採用的應用程式來說,尤其重要,因為它們需要處理大量的交易。

對「以太坊殺手」稱謂的看法

Keone 表達了不同的看法。他認為這種描述並不準確,因為 Monad 專案專注於以太坊擴展領域中的一些未被充分研究的方向。 Keone 強調,團隊希望透過探索不同的技術支柱來增強以太坊的能力,而不是取而代之。他們的目標是透過提出改進建議(EIPs)和與其他研究人員合作,來為以太坊的擴展路線圖做出貢獻。

Keone 進一步指出,Monad 可以被視為某些以太坊改進的先鋒環境,隨著時間的推移,可能會推動一些改進進入以太坊或其他環境。因此,Monad 的目標是增強以太坊的能力,而不是消滅它。

Monad 的大額創投融資活動及其資金用途

Monad 最近完成了 2024 年最大的融資活動,共籌集了 2.25 億美元。 Keone 表示,這筆資金將用於多個方面,主要目標是擴大團隊規模,招募更多能夠推動 Monad 計畫和整個產業前進的人才。他們不僅希望招募到加密領域的專業人士,還計劃吸引一些在其他領域有豐富經驗的低階工程師,並將他們引入加密行業。

Keone 強調,團隊對投資者的支持表示感激,並認為這筆資金為他們提供了充足的資源,以實現他們的願景。

Keone 也提到,儘管 Monad 還未正式推出,但已經吸引了許多風險投資者和應用程式的注意。例如,Kintsu 和 Kuru 等 Monad 應用程式最近獲得了融資。這種關注反映了 Monad 生態系統中團隊的能力,以及投資者對高吞吐量、低費用和完全 EVM 相容性等特性的期望。此外,投資者也對 Monad 團隊持續推動的其他改進充滿信心,這些改進將有助於長期擴展和增強 EVM 的能力。

Monad 的強大社區

Keone 指出,Monad 擁有一個強大的社區,這主要歸功於社區成員的正面貢獻以及團隊內部的努力。他認為,社群的成長最終是由那些覺得自己可以做出貢獻的成員所推動的。 Monad 團隊的角色是創造一個友善的環境,讓人們感到受歡迎,同時管理垃圾訊息,營造良好的氛圍。

Keone 對社區中那些積極參與的個人表示感謝,他們設定了高標準,創造了精彩的meme 和藝術作品,並組織了各種活動。例如,Monad 還成立了 Monad 跑步俱樂部,這是一個 Strava 群組,成員們記錄自己的跑步,旨在提升健康水平。此外,還有 Mon Lingo 計劃,旨在共同學習新語言。

這些社區活動展示了 Monad 社區的樂趣,強調了友誼和關係的建立,而不僅僅是關注財務收益或“農場”行為。這種社交網路的建立對於一個成功的區塊鏈社群至關重要。

Monad 的下一步計畫以及是否會很快推出代幣

Keone 表示, Monad 的測試網和主網即將推出,團隊正在努力工作,雖然沒有確切的發布日期,但進展非常順利。

關於 Monad 代幣的問題,Keone 目前無法提供具體的信息,儘管有關於代幣名稱的洩露和隨後的撤回。他表示,暫時不能對此進行評論。

Sei

Sei 是什麼,以及GameStop 事件在其創建中的作用

Sei 是一個全功能的第一級區塊鏈,最初的靈感來自Jay Jog 和他的聯合創始人Jeff Feng 在2021 年經歷的GameStop 事件。 Jay 當時是 Robinhood 的工程主管,他親歷了這事件的內部混亂。當 GameStop 和其他股票的買入被暫停時,Robinhood 面臨了巨大的公眾壓力,這讓他感到非常不安,因為作為內部人員,他們並沒有完整的背景信息,卻要承擔聲譽風險。

經歷了 GameStop 事件後,Jay 和 Jeff 決定創建一個去中心化的交易平台,旨在避免類似情況的發生。起初,他們想要建立一個鏈上去中心化交易所(DEX),但發現當時沒有合適的生態系統支援鏈上訂單簿基礎的交易所。因此,他們決定將其作為獨立鏈來構建,這最終演變成了 Sei,一個專注於高效交易和去中心化金融的區塊鏈平台。

為什麼Jay 認為EVM 開發者生態系如此強大

Jay 認為EVM (以太坊虛擬機器)開發者生態系統之所以強大,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1.開發者比例高:目前,加密領域中大約80% 到90% 的開發者都是EVM 開發者。這意味著 EVM 生態系統擁有龐大的開發者基礎。

2.技術與意識形態的黏性:EVM 不只是一個技術堆疊,更是一個生態系統。圍繞著 EVM 形成了豐富的工具和開發者文化,使得開發者在這個環境中有更強的歸屬感和黏性。許多開發者對轉向其他執行環境持反對態度,部分原因是技術上的複雜性,轉移到新環境可能導致程式碼中的錯誤,從而影響整個專案的安全性。

3.效能限制:Jay 指出,EVM 的最大限制是吞吐量不足,這導致使用者體驗不佳。例如,以太坊的交易處理能力低,用戶在高峰期需要支付高昂的交易費用,這使得一般用戶很難在鏈上操作。

4.平行處理的潛力:Jay 提到,EVM 目前是單執行緒處理事務,而現代電腦都是多核心的,能夠同時處理多個工作流程。他們的核心見解是,透過並行化 EVM,可以更有效地利用現代硬件,從而提高交易處理能力。這也是他們選擇建構 Sei 的原因,使其成為首個並行化的 EVM。

5.結合優勢:透過將EVM 的優勢與高效能區塊鏈(例如Solana)的特性結合,Sei 能夠在維持EVM 開發者生態系統的同時,提供更高的效能和使用者體驗。

為什麼Sei 從Cosmos 轉向EVM,導致其v2 的推出

Jay 解釋了Sei從最初的Cosmos 轉向EVM 的過程,並推出V2 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 最初的選擇:在Sei 的初始階段,團隊選擇使用Cosmos SDK 來建立應用特定鏈,因為Cosmos SDK 是經過充分測試的框架,能夠更輕鬆地啟動專案。這使得他們能夠快速地建造基礎設施。

· 轉向通用鏈的轉變:隨著專案的發展,Sei 團隊意識到他們需要一個更通用的解決方案,而Cosmos SDK 仍然是一個很好的起點。然而,他們在使用過程中發現了一些低效之處,因此進行了多項最佳化。

· 共識機制的最佳化:最初,Sei 使用的是更基礎的 Tendermint 共識機制。為了提高性能,他們對區塊傳播和處理方式進行了優化,最終開發了「雙渦輪共識」(twin turbo consensus),使得 Sei 成為目前最快的區塊鏈之一。

· 性能優勢:透過這些改進,Sei 實現了400 毫秒的最終確認時間,比Solana 等其他鏈的確認時間更快。這種高性能使 Sei 在競爭中脫穎而出。

· 轉向EVM 的決策:隨著對市場需求和開發者生態系統的深入理解,Sei 決定推出V2,轉向EVM 環境。這項轉變不僅能吸引大量 EVM 開發者,還能利用 EVM 生態系統中豐富的工具和資源,進而提升使用者體驗與開發效率。

什麼使Sei 成為「最快的鏈,甚至比Solana 更快」

Jay解釋了Sei 是如何成為「最快的鏈」,並詳細介紹了雙渦輪共識(twin turbo consensus)的特性,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 雙渦輪共識的機制:

在傳統的Tendermint 共識機制中,處理一個區塊需要經過兩輪投票:預投票(pre-vote)和預提交(pre-commit),然後才開始處理區塊。這個過程比較耗時。

Sei 的創新在於,在這兩輪投票進行的同時,開始並行處理區塊。這意味著在投票期間,區塊的處理可以同時進行,從而節省了時間。例如,如果投票過程需要 300 毫秒,Sei 可以利用這段時間來處理區塊,從而提高整體效能。

· 區塊傳播的最佳化:

在傳統的Tendermint 中,提交一個區塊時,必須將整個區塊透過網路發送,即使每個驗證者的記憶體池中已經有大部分交易。

Sei 的解決方案是,僅發送交易雜湊(每個雜湊約 32 個位元組),而不是整個交易。這大大減少了網路傳輸的數據量,使得驗證者可以在本地重建區塊,從而提高了效能。

· 並行化的引進:

除了雙渦輪共識,Sei 還引入了並行化技術,以進一步提高執行層的性能。這種平行處理能力使得 Sei 能夠更有效率地利用運算資源。

· 市場回饋與轉型:

Sei 在推出V1 時,僅支援Cosmos 和Rust 智能合約,這導致開發者不願意學習新的程式語言,使用的人數相對較少。

在與開發者的交流中,Sei 收到了希望支援 EVM 的一致回饋。因此,團隊決定轉向 EVM,並在此基礎上進行進一步的最佳化和改進。

· V2 的成功推出:

Sei 去年 11 月宣布 V2,並在今年 5 月正式上線。 V2 版本結合了 EVM 和 Cosmos 智能合約,使得開發者能夠在同一鏈上使用不同的智能合約語言。

隨著V2 的上線,Sei 的生態系統迅速發展,吸引了大量新項目和投資者的關注,TVL(總鎖倉價值)顯著增長。

Sei DB 是如何運作的,為什麼Jay 認為單體架構相較於模組化架構有許多優點

Sei DB 的工作原理

· 狀態儲存與資料寫入:

隨著交易並行化和更高的吞吐量,Sei 區塊鏈上寫入的資料量顯著增加,這導致了狀態負載(state load )的問題。狀態負載是導致區塊鏈效能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Sei 引進了CDB(一個新的資料庫解決方案),其核心有兩個主要想法:


1.內存映射的IVL 樹:在V1 版本中,整個樹結構存儲在磁碟上,而在V2 中,Sei 將其拆分為多個文件,並去除了大量元數據,結果減少了約60% 的儲存數據。這使得運行全節點變得更加容易,並且可以更快速地擴展。

2.非同步寫入磁碟:狀態在記憶體中創建,而不是立即寫入磁碟,從而提高了寫入速度,Jay 提到在提交區塊時,寫入速度提高了287 倍。這種改進顯著提升了效能,降低了延遲和提高了吞吐量。

單體架構的優點

·複雜性管理:

Jay 認為,單體架構相較於模組化架構,在管理複雜性上有明顯優勢。在模組化架構中,多個微服務之間的依賴關係會增加系統的複雜性。例如,執行層、結算層和資料可用性層的分離,可能導致相互之間的通訊問題,增加了系統的脆弱性。

· 效能最佳化:

在單體架構中,所有組件都在同一個系統內運行,消除了不同模組之間的通訊延遲,從而提高了整體性能。 Jay 強調,頂級效能在單體鏈中始終優於模組化系統,因為模組化架構需要處理額外的通訊開銷。

· 故障容忍:

模組化架構的各個部分如果發生故障,可能會影響整個系統的最終性和可用性。而在單體架構中,所有功能都集中在一個系統中,降低了故障發生時的影響範圍。

Jay 強調,儘管模組化架構在某些情況下(如需要專用的區塊空間)可能更合適,但對於追求頂級性能的應用,單體架構提供了更好的解決方案。 Sei DB 的設計旨在透過優化狀態儲存和提高寫入速度來支援高效能需求,同時減少了系統的複雜性。

Eclipse

Eclipse 如何透過結合以太坊、Solana 和Cosmos 來運作

Eclipse 的願景與目標

· 高吞吐量的L2 解決方案:Eclipse 的目標是建立一個高吞吐量的以太坊二層(L2)解決方案,旨在透過優化執行環境來提高效率。 Vijay 強調,Eclipse 選擇使用 Solana 虛擬機器(SVM),因為它提供了比以太坊虛擬機器(EVM)更高的平行處理能力和吞吐量。

模組化架構

· 模組化設計:Eclipse 採用了模組化的設計思路,利用不同的區塊鏈技術來滿足不同的需求:

· 執行層:Eclipse 使用Solana 虛擬機器(SVM),因為它能夠提供更高的吞吐量,並且有一個龐大的Rust 開發者社群。這使得 Web 2 開發者能夠輕鬆過渡到 Web 3,利用 SVM 的高效能建置應用程式。

· 結算與共識層:Eclipse 選擇以太坊作為結算和共識層,以利用以太坊龐大的用戶基礎和多樣化化的資產。這種組合使得用戶能夠享受到 Solana 應用的優越用戶體驗,同時仍能存取以太坊的資產和生態系統。

· 資料可用性層:Eclipse 選擇Celestia 作為資料可用性解決方案,因為它在模組化資料可用性方面處於領先地位,提供了最佳的區塊數據發布成本。

ZK 詐欺證明

· 詐欺證明層:Eclipse 計劃使用零知識(ZK)詐欺證明來創建一個信任最小化的L2 解決方案。 Vijay 認為,所有的樂觀方法最終都會轉向 ZK 詐欺證明,因此 Eclipse 希望在這一領域處於前沿。

解決產業問題

· 解決Fragmentation問題:Vijay 提到,目前以太坊生態系中存在著碎片化的問題,導致不同的RFQ 和流動性提供者之間的協調變得複雜。 Eclipse 的目標是提供一個通用的 L2 解決方案,能夠支援大多數應用程式的需求,從而減少這種碎片化所帶來的協調問題。

Eclipse 如何處理其模組化架構的複雜性

內部開發與測試

· 團隊努力:Eclipse 團隊進行了大量的內部開發和測試,以確保各層之間的高效溝通。與 Celestia 的緊密合作使得數據發布的效率得到了顯著提升。

資料發布的最佳化

· 數據量與元資料:Vijay 提到,Eclipse 最近創下了單日發布最大資料量的記錄,這項成就的背後是對資料結構的最佳化。他指出,除了交易清單之外,壓縮的 Solana 區塊中還包含了大量其他元資料。因此,減少元資料的數量和提高資料發布的效率成為了重要的最佳化方向。

持續學習與最佳化

· 動態調整:Eclipse 團隊正在不斷學習和調整,以應對不斷增長的活動量。目標是隨著活動的增加,降低發布的數據量與活動量之間的比例,進而提升整體效率。

生態系的合作

· 集體測試與合作:Vijay 強調,Eclipse 與 Celestia 及其他生態系統合作夥伴之間的「集體戰鬥測試」是優化過程中的一個重要部分。這種合作不僅有助於提升自身的解決方案,也推動了整個生態系統的進步。

在Eclipse 上以SOL 進行交易的方式有哪些

橋接機制

· 需要橋接:在Eclipse 上進行SOL 交易需要使用橋接機制。 Eclipse 將運作一個專門的橋接,用於將以太幣(ETH)轉移到 Eclipse 上。

資產橋接合作

· 合作夥伴:Eclipse 也與其他橋接服務提供者(如Hyperlane)合作,以便於從其他L1 和L2 資產的橋接。這意味著用戶可以更方便地將各種資產轉移到 Eclipse 平台上。

包裝的SOL 代幣

·包裝SOL:在Eclipse 上,SOL 將以包裝代幣的形式存在。這表示使用者在橋接過程中,會將原始的 SOL 轉換為一個封裝版本,以便在 Eclipse 網路上進行交易。

Vijay 對Eclipse Labs 如何回應其創始人及前CEO Neel Somani 的指控的反應

1.專注於產品與團隊:Vijay 強調,他的主要關注點是公司的未來、產品及其發展路線圖。他致力於確保團隊朝著統一的方向努力,99% 的精力都放在產品和團隊的建立上。

2.不談個人行為:Vijay 表示,他不會對Neel Somani 的個人行為或指控作出評論,因為他認為這些指控的真實性並不是他可以評判的。然而,他支持那些發聲的人及其表達權利。

3.公司與產品優先:Vijay 強調,對他來說,最重要的是專注於公司和正在建造的產品。他認為,圍繞 Neel 的爭議主要是個人事務,Neel 已經離開公司,團隊將繼續專注於他們的工作。

Eclipse 如何吸引開發者

吸引Solana 開發者

輕鬆移植應用程式:Eclipse 為現有的Solana 開發者提供了一個簡單的方式,可以將他們的應用程式遷移到Ethereum,以接觸到Ethereum 使用者和資產。這對於像 Mango、Soul Land 等協議來說,是一個成長機會,能夠吸引更多用戶和資產,同時將 Solana 的應用體驗帶給他們的用戶。

吸引Ethereum 開發者

跨鏈開發的機會:Vijay 指出,Ethereum 和Solana 開發者之間的交流一直較少,主要是因為這兩種語言(如Solidity 和Rust)之間的差異。然而,最近這種情況有所改善,開發者開始探索如何在 Ethereum 上使用 Rust,工具如 Rep 也在支援這種跨鏈開發。

解決Ethereum 的可擴展性問題

去中心化的交易體驗:許多Ethereum 開發者由於可擴展性限制,將其DeFi 交易過程移至鏈下或特定的應用鏈。 Vijay 認為,這導致了體驗的碎片化,使得實現流動性統一和透明度變得困難。 Eclipse 提供了一種解決方案,使開發者能夠部署機構級的中央限價訂單簿(CLOB)和無縫的請求報價(RFQ)系統,同時保持這些操作完全在鏈上。

提供高品質DeFi 應用體驗

機構級DeFi應用:Eclipse 旨在為用戶提供高品質的DeFi 應用體驗,同時保持完全的鏈上操作,這與當前許多開發者將意圖和RFQ 系統移至鏈下的趨勢相反。透過這種方式,Eclipse 可以幫助開發者實現更好的使用者體驗和更高的透明度。

Vijay 預計在Eclipse 上哪些領域會蓬勃發展

DeFi 領域

機構級 DeFi 體驗:Vijay 對於在黑客馬拉松期間看到一些機構級的 DeFi 體驗非常期待,尤其是中央限價訂單簿(CLOB)和請求報價(RFQ)系統。他強調,這些系統需要具備良好的使用者體驗,以便一般使用者能夠輕鬆存取。

Meme Coin 領域

公平發行與社群擁有權: Vijay 指出,在Solana 上已經有大量關於Meme Coin 的活動,他期待看到一些與公平發行和社區所有權相關的創新。這些概念可以應用於由風險投資支持的加密公司,促進社區的參與和發展。

消費者體驗

高吞吐量的消費應用:Vijay 強調,Eclipse 提供的高吞吐量為建立一流的消費者體驗提供了巨大機會。他提到,主流的 Web 2 社交應用程式每秒鐘有大量的交易和互動,因此能夠利用 Eclipse 的能力來支援這些應用程式是一個非常有趣的設計空間。他提到了一些成功的實例,如 Friend Tech、Forecaster 和 Lens,這些應用已經展示了在這一領域的潛力。

基礎設施

去中心化實體基礎設施:在基礎設施方面,Vijay 提到去中心化感測器網路和去中心化人工智慧的潛力。他認為,雖然這個領域存在一些炒作,但在大規模感測器和深度網路的設計空間中,仍然有許多有趣的可能性。

Eclipse 的下一步計畫以及主網可能的啟動時間

Vijay 提到, Eclipse 已經為開發者推出了主網,但目前還沒有積極推動一般使用者的前端工具使用。他們的重點是幫助開發者和基礎設施合作夥伴將應用程式部署到主網環境。

預計將在九月左右進行公共主網的啟動,屆時將面向一般用戶推出多種介面和遊戲化體驗。

啟動後的發展計畫

· 撤回功能:在公共主網啟動之前,將允許使用者進行撤回操作,這是基本要求。

· 階段性發展:主網啟動後,Eclipse 將在接下來的幾個月內過渡到第一階段的Rollup,這將包括推出無權限的欺詐證明、信任最小化的橋接和強制包含等功能。

· 逐步開源:Eclipse 計畫在未來逐步開源其技術堆疊的一部分,目前已推出的部分採用Apache 2.0 許可證,允許學術使用和再利用。

去中心化與治理

去中心化的未來:Vijay 強調,去中心化和治理是Eclipse 路線圖的一部分,Eclipse 基金會正在製定相關時間表。

競爭力與創新

· 高吞吐量的機會:Eclipse 旨在提供顯著更高的吞吐量,並計劃率先實施由Jump 團隊為Solana 開發的獨立驗證器用戶端。

· 硬體加速:Vijay 表示,Eclipse 也將進行硬體加速的研究,目標是實現每秒數十萬筆交易的吞吐量,以支援Web 2 和Web 3 的規模應用。

適合的應用類型

重點應用領域:Vijay特別提到,Eclipse 最適合的應用類型包括鏈上中央限價訂單簿和RFQ 系統、能夠覆蓋數百萬用戶的主流消費應用,以及大型感測器網路等深度應用。

總結

總的來說:


· Monad 專注於優化EVM 性能,以提供高效的以太坊體驗。

· Sei 透過去中心化交易平台,結合並行化 EVM,提升 DeFi 交易效率。

· Eclipse 結合多種區塊鏈技術,透過模組化架構和 ZK 詐欺證明,提供高吞吐量的以太坊 L2 解決方案。

這三個項目各自針對區塊鏈性能和去中心化應用的不同挑戰提出了創新的解決方案,推動了區塊鏈技術的多樣化化發展。

原文連結

暢行幣圈交易全攻略,專家駐群實戰交流

▌立即加入鉅亨買幣實戰交流 LINE 社群(點此入群
不管是新手發問,還是老手交流,只要你想參與虛擬貨幣現貨交易、合約跟單、合約網格、量化交易、理財產品的投資,都歡迎入群討論學習!

前往鉅亨買幣找交易所優惠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