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澳洲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區塊鏈

匹馬:區塊鏈商業模式的出路在哪?

BlockBeats 律動財經 2024-06-28 12:30

區塊鏈投資的價值之路



你在公鏈市場或者說區塊鏈行業買的是什麼?亦或區塊鏈的商業模式出路在哪?

山寨市場的不及預期讓諸多人士產生行業疑慮,複雜環境下行業不同發展階段,投資難度增加是必然,但問題根本在於你要找到項目長期可持續發展的商業模式。



十年了,我發現依然很多人哪怕是從業蠻久的業內人士,也不太懂為什麼公鏈一直能雄霸 TOP100 榜單如此之多,為什麼頭部的公鏈百億千億了資金都趨之若鶩,而你的幣僅僅百萬千萬都門可羅雀,個人喜歡複雜的事物簡單化,我嘗試剝絲抽繭來剖析。



從第一性原理出發,P=E*PE,即 股價=利潤*估值,因此長期來看,股價的影響因素只有利潤和估值;



其一,估值 PE。這個比較複雜,影響因子眾多,例如,成長性/利率/滲透率/行業空間/央行放水多少/壟斷等等,都是決定人們在某一時間段給不同股票不同估值的影響因素,偶像巴菲特說不買 BTC,因為 BTC 沒有現金流,(現金流你就看成利潤好了)長期看,我感覺說的大部分對,只是在上述股價公式中,只考慮了利潤 E,沒考慮估值 PE,所以另一個角度看來 MEME/BTC 都是一類,都可以歸於 PE 因子中,只要你的 MEME 一直拉人頭不斷有人買,你的 MEME 不需要自己創造現金流也能漲到一定階段,但有個很重要的前提是:在一定的市值以內。市值越大,你要拉的人頭需要越多,沒有持續現金流支撐,非常難以持久。



其二,利潤 E,我們主要來探討這個。利潤來源於營收,因此股價要上漲,營收一定要起來,那營收又從哪來?就是商業模式,定義上講就是通過向他人提供商品或服務從而盈利的商業活動,簡單點就是你這個公司是怎麼賺錢的。2006 年段永平用 62 萬美金拍下了巴菲特的午餐,他問了一個一直困擾他很久的問題:投資最關注的是什麼?巴菲特回答是商業模式。一家企業如果不知道如何賺錢是不可能長久可持續發展下去的,推動美股七姐妹一直持續上漲的核心是利潤,而不是其他短期因子。

問題是幣圈的商業模式又是什麼?



個人看來無外乎:區塊空間費;SWAP 費,就是交易所,包括 DEX/CEX;借貸,利差;穩定幣,抽水;MEV,寄生於區塊空間。其他都好理解,單講區塊空間費。



其實非常隱蔽的是,幣圈創造了一個全新的商業模式:兜售區塊空間,也就是公鏈以 GAS 費計價並收取區塊空間費。全球消費者按每次交易的基礎價格購買對全球計算/帶寬資源的訪問權和儲存權。



我之前很不理解幾個字,什麼叫「價值」網路,我們知道網路資訊大部分是免費的,圖片/文字/影音等等,一份資訊無限複製,因此在網路發展早期人們是不知道如何盈利的,在後來的摸索中慢慢挖掘出網路的商業模式,包括 SaaS 訂閱服務賺錢,廣告,交易(電商)賺錢等等。



那區塊鏈的商業模式在哪?幣圈的價值網路我後來搞清楚了,就是付費網路,你每點一下,都需要付費 GAS。區塊鏈的初衷是解決貨幣屬性問題,跟免費網路是有非常大的區別,你不能一份錢拿來無限複製重複支付給其他人,免費網路解決不了貨幣問題。因此在從貨幣延展到公鏈的過程中,其獨特之處在於,他讓消費者承擔了訪問區塊空間的費用。網路過去幾十年來,企業都是自己租賃機器計算資源支付 AWS 賬單以便為客戶提供產品和服務,從而收取費用獲得盈利。到了區塊鏈上的應用程序這可好了:用戶為項目運行成本支付費用。每年全球消費者為 GAS 支付幾十億到上百億美金的費用,這就是公鏈的營收。假如年收入 100 億,5% 的公債殖利率,給 20 倍 PE,就是 2000 億市場,10 倍 PE 就是千億市場,50 倍 PE 就是 5000 億,所以這就是公鏈市場龐大的根本。



比如,現在 TRX 上的 USDT 發行量達 600 億從而占據整個 USDT 市場的半壁江山,我看了下 23 年 TRX 全年的收入大概 4-5 億美金,其中 75% 都是 USDT 轉賬收入,也就是 4 億美金的利潤,假如我們給 20 倍 PE,估值 80 億的 TRX 是合理的,當然這不是重點,重點是,未來十年這個數據能擴大十倍麼還是遠不止十倍?SOL 發力的支付/開放性金融能搶占多少未來增量市場市佔率?扯遠了,我們對擴張性話題在此不做進一步延展。



你要明白,我只是試圖闡述為什麼公鏈市場龐大,即我只是闡述了你願意為 GAS 費買單這個已經存在的現象,我並沒有進一步更深入到,你為什麼要支付 GAS 以及為什麼將來會有更多的人來付 GAS。轉賬支付的需求?暴富的需求(屯 GAS)?娛樂的需求(為某個 DAPP 付費)?交易幣幣/大宗商品/股票/SWAP 萬物的需求?要知道假如將來沒人為 GAS 費買單,公鏈市場就不存在了。



所以現在很多時候看到一些花里胡哨的名詞,不知道幣圈是發展早期的原因還是不好落地不好具像化的因素,宣傳的都是一些讓普通人很難理解的抽象詞彙:可擴展性,ZK 技術,L2,UTXO,鏈抽象,模塊化,同態加密,並行 EVM 等等,因為個人沒有早期參與網路發展,所以直到後來我才知道模塊化/單體鏈這些詞彙都源於網路技術,但是你在網路領域很少有人提及,反而在幣圈被一而再的當作重點宣傳,我現在對敘事這些詞彙很牴觸,基本上就是熟悉基本概念後直接追問:這項技術,能給我帶來多少營收?從而能讓我產生多少利潤用來庫藏股?不然你的技術的市場契合度在哪?我可以支持基礎技術/基礎學科的長期深耕,但是告訴我需要多久能獲得清晰的商業模式?二年十年還是二十年?未來如何增大營收 GAS 以及誰能占據頭部市場市佔率這些更複雜的問題才是你考慮的重點,雖然我已經選出 $SOL



因此,既然公鏈是一個有營收有現金流有利潤的產物,就確定了其商業模式是清晰的,是有出路的,剩下的,就是你要抉擇如何擴大營收提高市占率降低成本等等符合商業發展路徑的舉動。



幣圈很多項目是沒有商業模式的,就是他自己也不知道如何賺錢,世界五百強到現在存活率只有 3%,投資就是能不能找到這 3%的項目並長期持有,很多投資理念非常簡單,但是踐行起來非常困難,幣圈未來幾萬個項目,看不清價值如何投資?認真點,投資呢。



俟河之清,人壽幾何?少弄點故弄玄虛不切實際,多腳踏實地,不然留給你的時間不多了。

原文連結

暢行幣圈交易全攻略,專家駐群實戰交流

▌立即加入鉅亨買幣實戰交流 LINE 社群(點此入群
不管是新手發問,還是老手交流,只要你想參與虛擬貨幣現貨交易、合約跟單、合約網格、量化交易、理財產品的投資,都歡迎入群討論學習!

前往鉅亨買幣找交易所優惠

文章標籤

鉅亨號貼文

看更多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