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命大火背後的中國人:在南韓工廠做最髒累險的活兒
鉅亨網編譯鍾詠翔 2024-06-26 07:23
南韓京畿道華城 SK 集團旗下 Aricell 電池廠周一(24 日)發生火災,共有 22 名工人遇難,其中有 17 位是中國公民。
這家工廠的 100 多位員工中,大部分都是來自中國東北的朝鮮族,女性,年齡介於 30~40 歲。
「看到新聞,我先是震驚,然後是悲痛。」李楠說。
據《鳳凰網》周二報導,今年 39 歲的李楠,是在南韓打工的中國朝鮮族,老家在遼寧瀋陽。在他的印象裡,早在 20 年前,就有吉林的中國朝鮮族偷渡到南韓打工,此後南韓因為生育率低導致勞動力不足,逐漸放開了非南韓籍朝鮮族合法赴韓打工的大門。李楠的父母和幾乎所有親戚,都先後以各種方式赴南韓打工。
2013 年,李楠追隨父母的腳步來到南韓,成了打工二代。十多年來,他在三星電子做過電視螢幕安裝工,在汽車配件工廠的高溫車間做過鑄造工,現在他在一家料理店當廚師。
在前兩段工作中,他沒有和企業簽訂勞動合約,缺乏醫療保障,在可能出現危險的工作中惴惴不安。事實上,這也是很多在韓務工的中國工人面臨的窘境。
為什麼南韓的製造業工廠願意聘用中國朝鮮族工人?李楠說,一個重要的原因是朝鮮族和南韓人的語言相通——南韓人性子急躁,做事一定要「快、快、快」,如果語言不通,會有很多障礙,導致產品不良率升高,工作效率低。
李楠表示,電池廠的活兒危險,但收入可觀,南韓人不願意做,中國朝鮮族願意——大家去南韓就是為了賺錢。
事實上,很多中國朝鮮族在南韓做的都是「3D」工作(Dirty + Difficult + Dangrous),也就是髒、累、險的差事。
據李楠分析,在南韓打工的中國朝鮮族基本是兩部分人,一部分來自吉林延邊,一部分來自遼寧。吉林延邊的朝鮮族是第一波到南韓打工的群體。那邊挨著長白山,資源匱乏,工作機會少,只能外出發展,早在 20 多年前,就有偷渡去南韓討生活的人。
隨著時間推移,他們慢慢實現了原始積累,現在主要在南韓做物流、商貿、開飯店和酒吧。他們的孩子從小在南韓上學,一直讀到大學。如果他們不說自己是中國人,大家根本分辨不出來,看上去和當地人一模一樣。
遼寧的朝鮮族是第二波到南韓打工的群體。和吉林延邊相比,遼寧比較富庶,這裡的朝鮮族沒那麼渴望出國。直到上世紀 90 年代國企下崗潮,鐵飯碗沒了,他們只好自找出路。有人聽說吉林延邊的某個朝鮮族親戚在南韓站穩了腳跟,投奔過去,於是,一波波遼寧朝鮮族奔赴南韓。
- 如何發揮多重資產策略的最大優勢?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