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澳洲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區塊鏈

什麼是 Layer 2?小白必知!把手續費變低,交易速度更快的以太坊救星

浪鏈 2024-06-11 11:29

 


看完智能合約公鏈的上篇,小白們心中一定會冒出幾個問號:「為什麼以太坊會出現交易速度慢、Gas fee 貴的問題?」、「聽說只要升級以太坊就能解決問題,那是怎麼個升級法?」、「上篇中提到的『擴容』又是什麼?」,放心,有這些疑問十分正常。

又或是你初入幣圈,時常看到某些發幣的項目介紹中寫著「Layer 2」,卻不知道是什麼意思?別急,這篇將會解答小白的所有疑問,從一步步拆解以太坊遇到的瓶頸,到介紹其中最有名的解決方案—— Layer 2!

 

Bitcoin.com

 

事情是這樣的,以太坊作為比特幣後橫空出世的區塊鏈,就是要解決起初比特幣無法發展更多區塊鏈可能性的限制,以太坊的創辦者「V 神」更說:「以太坊是提供智能合約和去中心化應用的平台。」正因為如此,以太坊被視為是「區塊鏈 2.0」代表,但這不表示以太坊就是萬無一失⋯⋯。

 
以太坊告急!出了什麼問題?

現在人稱區塊鏈二哥的以太坊,是在比特幣網路的基礎上,更多了「智能合約」的技術,讓區塊鏈除了去中心化記帳的功能,更成為像是「電腦作業系統」 一樣,能讓各式的開發商(也就是「項目」)在其中進行各種應用程式研發的平台,這讓區塊鏈走向更多元化的發展。

然而不論是在區塊鏈上使用應用,又或是單純進行交易,只要是有活動就會有手續費——也就是 Gas fee 的產生,但以太坊初期的 Gas fee 是出了名的昂貴(隔壁同事謎之音:以太手續爆幹貴!),交易速度也十分緩慢,若以傳統貨幣支付商 Visa 來比較,根據 howmuch.net 的數據顯示,Visa 每秒能處理 24,000 筆交易,但以太坊每秒只能處理 15 筆,區塊鏈始祖的比特幣更少,只有 7 筆。

 

howmuch.net

 

這時候就出現一些質疑的聲音:「明明區塊鏈原先的發明是為了金融市場的革新,但效能跟傳統金融完全比不上誒。」這件事區塊鏈技術擁護者和開發者們心裡當然也清楚,所以以太坊曾做過幾次升級,其中都有針對「減低以太坊上特定操作的 Gas fee 成本」做努力,但這個速度慢,Gas fee 貴的問題到了 2020-2021 年 DeFi(去中心化金融)、NFT 相繼爆紅後變得更加嚴重。

 

紅色框線為 2020 七月至 2022 七月的數據 / 數據來源:Etherscan

 

適逢 Covid-19 在全球肆虐,2020 年七月 DeFi 崛起到 2021 年 NFT 大放異彩(至於為什麼崛起和爆紅推薦閱讀:幣圈一天,人間十年(上)(下)篇),這兩個區塊鏈應用都與以太坊息息相關,這也讓以太坊的使用者變多,人變多使用量大速度卻跟不上,以及 Gas fee 越疊越高,讓使用者必須付出更高的 Gas fee,否則就需要花更多時間等待交易完成,在高 Gas fee 與長時間的等待之間形成的兩難導致使用者體驗變差,這時「擴容」這個方法就被提了出來。

 

區塊鏈「不可能三角」有解?以太坊 Layer 2 來了!

在分享什麼是「擴容」前,讓我們先暫時忘掉這個日常不會直覺使用的詞彙,插播一個能幫助認識擴容是什麼的小知識——區塊鏈的「不可能三角」,登登登登!說到三角,可能會聯想到百慕達三角洲、金字塔,或是便利商店架上的 TOBLERONE 三角巧克力,這些都是名副其實的三角,但區塊鏈的三角卻註定缺了一角。

 

區塊鏈的不可能三角 / X (@FishChainGame)

 

區塊鏈的三角指的分別是「去中心化(Decentralization)」、「安全性(Security)」以及「可擴展性(Scalability)」,相信前面兩個不難理解,因為原先區塊鏈作為一種革新的金融方式被發明,最迷人的特性就是去中心化;但要在去中心化——無特定機構進行管理,卻要保障交易萬無一失,那安全性就極為重要。

第三個角「可擴展性」,白話來說就是指區塊鏈上的交易速度,然而經過前面以太坊比特幣的故事,可以嗅到這個「不可能三角」就是沒辦法「三角兼顧」的意思,在注重去中心化及安全性的同時,就勢必會犧牲掉「速度」。

 

關於「區塊鏈的不可能三角」推薦你可以閱讀:
【新手必知】區塊鏈的不可能三角是什麼?

 

如果把以太坊比喻成一條可以通往許多地方的巨大高速公路,為了保證這條公路在無人指揮的情況下,上面的車都能安全駕駛,那速限當然就不能快,一但大家都想透過這條公路去到其他地方,車流量大可想而知就一定會「塞車」。(你可能會想問那為什麼沒有高乘載的機制,抱歉拉這個比喻我目前還真的聯想不到)

 

 

塞車怎麼辦?那當然就是增加更多條既能抵達原目的地又一樣安全的公路呀——這就是「擴容」白話來說的基本概念。而擴容其實是「擴展區塊鏈網路容量」簡稱,那當然方法就不只一種,可以簡單的二分為鏈上、鏈下擴容,今天要分享的「Layer 2」就是屬於鏈下擴容的方案之一。

Layer 2 裡面包含了很多不同的技術,你可能有看過像是 Plasma、Validium、Rollup 等(這些看不懂沒關係,只需理解他們是以不同方式去實現擴容,條條大路都通羅馬的意思),而 Layer 2 之所以會在眾多解決方案裡面這麼亮眼,就是因為它能較完整地實現擴容最初「能到達相同目的地也一樣安全的路」的理念。

關於 Layer 2 如何運作,會需要講到許多複雜的技術知識,但今天我們沒有要當工程師,所以不會殘忍的逼你看 @&$%!(貼心的自動消音),如果你還是想多了解一點,這邊可以超級超級皮毛的分享其中最被看好的技術——「Rollup」。

 

 

Rollup 是將以太坊區塊上待確認的交易數據做「打包並壓縮」(一種縮小燈的概念),再把這些被縮小的數據批量傳送到以太坊鏈上,最終交易的結算依然是在以太坊上面完成,所以 Rollup 既確保了交易的安全性,又能夠提高速度,速度提升的同時 Gas fee 就會降低。所以說 Layer 2 完全是以太坊的救星!使用者的福音!

基於不同的技術,以太坊 Layer 2 也因此出現許多項目,像是常見的四大天王 Arbitrum、Optimism、Starknet、ZKSync,他們都是為了提升以太坊的使用體驗而出現,當然 Layer 2 的項目不只這四個,更詳細的資訊,大家可以到以太坊的官網上了解更多。

 

 

講了這麼多 Layer 2 的優點,但就如同區塊鏈會需要升級,那 Layer 2 同樣也會有升級的空間及需求,時代在走,技術要有,今年 2024 還熱騰騰的以太坊升級——坎昆升級(Dencun upgrade),就是針對 Layer 2 所做,主要目標就是想將 Layer 2 的 Gas fee 再降低。

浪鏈在今年坎昆升級之前,也有邀請到主辦 ETHTaipei 2024 的兩位開發者來和大家聊聊以太坊及這些技術背後的思考:喝兩杯就決定辦 ETHTaipei?聽工程師對以太坊愛的告白,推薦給有興趣的朋友。

最後,我就問問,真的,就問問,如果有想了解 Layer 2 技術或是項目的新手朋友,希望浪鏈能寫一篇來分享,請不要吝嗇透過我們社群的各種管道,instagramfacebook 留言讓我們知道,只要敲碗人數夠多,我會一邊酗酒,一邊熬夜,一邊奉獻生命又以富有傳播區塊鏈之愛的心,努力寫出來分享給大家的(真.天使微笑)。

發佈者對本公告的內容承擔全部責任

暢行幣圈交易全攻略,專家駐群實戰交流

▌立即加入鉅亨買幣實戰交流 LINE 社群(點此入群
不管是新手發問,還是老手交流,只要你想參與虛擬貨幣現貨交易、合約跟單、合約網格、量化交易、理財產品的投資,都歡迎入群討論學習!

前往鉅亨買幣找交易所優惠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