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時事

FT:德銀新掌門人任務艱巨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5-06-08 15:15


英國《金融時報》 Lex專欄

對德意志銀行(Deutsche Bank)的投資者來,這可能是最好的消息了。這並不是,安舒賈恩(Anshu Jain)和於爾根菲辰(Jrgen Fitschen)兩位聯合首席執行官雙雙離任預示該行戰略將發生重大改變,甚至也不能這種改變是可能發生的。


關鍵是,賈恩負有制定戰略戰術的根本責任,可是應該做的事情他沒有做到,股東們已經對他的努力失去了耐心。眼下無疑到了這樣的時候,即應該給其他人一個機會去完成這個近乎不可能的任務。

德意志銀行的麻煩在於,在可預見的未來,無論成敗,它只能是一家投資銀行。與其他許多跨國銀行不同,該行不具備徹底改變業務重點、並相應地重新配置資本的條件。

對瑞銀(UBS)、瑞信(Credit Suisse)和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而言,先做好財富管理業務、把輔助性投行業務暫時放到一邊是個自然而然的選擇,盡管這個選擇或許並不容易。匯豐(HSBC)可以把重心放在專注於亞洲的商業銀行業務上,巴克萊(Barclays)有零售業務、信用卡業務,還有非洲業務。

德意志銀行有什麼路可走?它的零售銀行業務扎根於利潤率不高的德國。它的財富管理業務無法與瑞士匹敵。它唯一值得一打的牌就是投行業務——事實上是以交易為重心的投行業務。

那麼,問題就不在於戰略,而是在於執行了。它必須憑藉這唯一的一張牌取得盈利。就是在這一點上,賈恩未能取得令人滿意的進展。

該行有一種糟糕的組合:高槓桿和低回報率。將兩者聯繫起來的是極高的成本。一個月前的戰略日主要就是強調了這一點。

該行表示,它只能做到在5年后將槓桿率降至其他跨國銀行的水平,要讓成本收入比從令人咂舌的85%降至65%也需要同樣的時間。必須以更短的時間完成降低成本的任務。

在嚴格控制成本的同時經營一家交易驅動的投資銀行,這有沒有絲毫可行性?

高盛(Goldman)的回報率非常可觀,但這部分要歸功於其高質量的諮詢業務;而在這個世界上,或許只有夠一個高盛存在的空間。

確定能否創造更多空間的任務落在約翰克賴恩(John Cryan)頭上。當年擔任瑞銀首席財務官時,他獲得了同行、股東和監管機構三方的尊重。他在德意志銀行將非常需要這三個群體的幫助。

克賴恩將須制定具體的成本控制目標,並詳述這些目標將如何實現,這或許會讓他與該行的文化發生衝突。投行業務是銀行業中資本最密集的一個領域,而他必須在這樣一個領域參與競爭,同時又要抓成本控制。要在二者之間取得平衡或許是不可能的。

對德意志銀行而言,最好的消息也不是太好。(FT中文網)

Lex專欄是由FT評論家聯合撰寫的短評,對全球經濟與商業進行精闢分析

譯者/闌天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