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時事

新聞客戶端的“變中變”:新聞+生活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5-06-08 12:26


大環境下來看,所有的移動互聯網產品都是競爭對手,彼此都在搶占用戶的使用時間,社交、新聞、音樂、視頻等都可以算是剛需,也可以算作非剛需,沒有絕對的必要使用,也沒有絕對的不必要使用,很多時候,用戶自己都不知道自己需要的是什么。

新聞客戶端產品算是最早的移動互聯網紅利產品,即使是在3g時代,3g.xxx.com也有不小的用戶量,而到了智慧手機時期,對它們來說就是一劑強心劑,四大門戶均實現順利遷徙,垂直類的新聞閱讀產品也紛紛躍進,百度新聞、今日頭條等綜合類新聞閱讀產品紛至杳來,且大有一股引領整個新聞客戶端未來的市場走向的趨勢,當然,其他新聞客戶端們的強勢編輯能力、運營能力並不落后於“機器”工具。


我很早就提到過:現有的新聞客戶端產品當中,很難會有“新人”能夠進來搶占大部分市場份額,而且在格局基本上固定的情況下, 也很難有產品能夠一躍而上,完全超越競品。即使想要追四大門戶、百度新聞、今日頭條的市場份額,也難上加難,除非能聯合小米、華為、聯想等主流國產手機廠商,做全部的硬性預裝,從渠道強勢入侵,否則僅靠產品的優勢,僅靠產品的口碑傳播,猴年馬月才能追上。

用變化來試驗變化

實際上現在新出現的新聞客戶端產品已經沒有當初瘋狂了,而現有的新聞客戶端產品則在一步一步的升級,試圖達到用戶對新聞閱讀產品的至高無上追求,個性化訂閱、圖片新聞、視頻新聞、音頻新聞等,都可以說是新聞客戶端產品為了激活用戶、提升用戶活躍度、提升用戶使用時間和停留時間而打造的,即搶占用戶在移動端的碎片化時間。

用個性化訂閱、圖片新聞、視頻新聞、音頻新聞等變化,來應對用戶對新聞客戶端產品需求的變化,用戶到底需要什么?用戶的需求會不會發生改變?第一波走個性化閱讀路線,不少新聞客戶端產品都落后了,下一輪還能繼續落后么?所以幾乎所有的新聞客戶端產品都在后面追求個性化閱讀,恩,現在個性化閱讀已經是“標配”了,再談個性化訂閱就太老土了。

新聞客戶端產品在一步步的嘗試,下一個新聞閱讀類產品的方向會是什么?用戶究竟需要的又是什么?可以看到的是,自從新聞客戶端產品到了5.0(有的是6.0)以后,就很難出現大幅度的變化,更多是細節的更新,一個大節點大節點的變化並未出現,它們只能一個小功能的逐步進項嘗試,看哪一種方式會激活用戶、提升用戶活躍度、提升用戶使用時間和停留時間。這里面比較大膽的嘗試是由搜狐新聞客戶端為代表的標題即新聞,直接來說是取消新聞摘要,全部顯示標題,完全用“標題黨”的形式來讓用戶閱讀,當然,鳳凰新聞、今日頭條、一點資訊等也是采用這種方式,“標題即新聞”的模式會讓用戶對內容更加挑剔,而大量內容將有可能輸在了標題上,這對於新聞本身來說是好是壞,暫時無法得知。

從內容方面來看,各大新聞客戶端內容上的差異主要體現在自有編輯內容的區別,其他像社會新聞等綜合類目,則如出一轍,訂閱內容當中,熱門的基本上都會覆蓋,這些都算不得差異化。

新聞+生活的嘗試

新聞+電商這個在pc端算是被試錯的一種模式,移動互聯網讓另一種具有交易功能的產品所替代,即基於lbs的生活服務,基於本地新聞頻道,用戶可選擇下方的各種本地生活服務,如美食、團購、電影等,用戶在閱讀本地新聞的同時,又可以使用本地的生活服務,無需專門去別的地方尋找樂趣。

從當前來看,這種模式的踐行者有網易新聞、今日頭條、新華社app,這三者都在嘗試這種新聞+生活的方式人,讓用戶不僅只能在新聞客戶端上閱讀新聞,還可以有更多的享受。服務內容方面,網易新聞、今日頭條、新華社app是選擇和第三方合作的,如大眾點評、趕集網等,通過第三方的平臺的內容,讓生活元素融入本地生活當中。

和新聞客戶端產品推出視頻新聞、關鍵詞訂閱類似的是,網易新聞、今日頭條、新華社app也是在嘗試加入生活的元素,激活用戶、提升用戶活躍度、提升用戶使用時間和停留時間。在不會出現大量用戶量變化的情況下,改變產品的風格,讓用戶在產品上花費更多的時間,讓用戶在產品上有更多的事情可以做。

朋友圈毫無疑問的成為國內用戶量最大的“新聞客戶端”產品,但是它和我們所理解的新聞客戶端產品是有著非常大的差異的,朋友圈的資訊在確認度上要差很多,至少很多半生不熟的用戶發出的資訊,根本分不出真假。所以,新聞客戶端要和朋友圈做出差異化,更大程度上應該做的是,新聞內容的真實性,完整度上,即在內容上做出差異化。

不少新聞客戶端為了博得用戶的眼球,也吸納了朋友圈和微信公眾號的真髓,紛紛加入了各種心靈雞湯、段子手以及介於新聞邊緣的內容,我不認為這是新聞客戶端應該有的節操,難道要和糗事百科比節操么?

猶記得趙賽坡的《數字時代的整理力》一書,現有的情況下,並不是編輯失效了,並不是內容失效了,反而是好的內容編輯力正在缺失,新聞客戶端以為依靠機器恣意搜刮各處的內容資源,就能夠稱之為內容了么?又又有幾個新聞客戶端產品在內容上發力了呢?機器可沒有內容整合能力,對於語義的理解,機器還達不到我們所期冀的高度。

數字時代內容的整理和深度編輯,移動端更是需要哇,無論是各大新聞的早報,還是內部整合的“今日段子”,還有更多的內容需要有人來操作。o2o不是萬能神藥,給不了新聞客戶端加持。

文/郭靜,微信公眾號:郭靜的互聯網圈(id:guojingdequanzi)用心做一個互聯網領域的原創狗。

(本新聞來源:和訊網)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