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美股

日元才是亞洲經濟麻煩的真正制造者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5-06-08 08:22


知名經濟學家如松認為,從貨幣的本質來說,這就是東亞國家的貨幣屬性高度雷同的現象,源於經濟的重疊度高,大家都嚴重依賴出口,當最有產業競爭力的日本開啟日元貶值的時候,其它國家最終只能被動貶值,否則,就會削弱這些國家的國際收支平衡,最終釀成貨幣危機。這一觀點值得關注。

日元繼續貶值,不管是中國、韓國、新加坡還是馬來西亞,都處於麻煩之中。


日元開啟了又一輪貶值循環,從內部條件來說是為了保護農業,也是為了保證自己的經常項目順差,日本的國債/gdp約在240%左右,日元貶值可以放大資本項目以日元計價的順差和貿易順差,日元貶值是日本可以繼續舉債的基礎性條件。

日元貶值會嚴重影響東亞地區的經濟生態。

1995年,美國允許日元貶值,導致了整個東亞地區經常賬戶的反轉,從順差到逆差。同時日元大規模外流到東南亞國家,造成資產泡沫膨脹,當日元收緊之后,直接導致了東南亞經濟危機。

這場危機首先是從泰國開始,1996年,泰國貿易項目赤字高達國內生產總值的8.2%,為了彌補大量的經常項目赤字和滿足國內過度投資的需要,外國短期資本大量流入房地產、股票市場,泡沫經濟膨脹,銀行呆賬增加,泰國顯示出危機的征兆。

1997年以來,泰國房地產市場不景氣,未償還債務急劇上升,泰國金融機構出現資金周轉困難,並且發生了銀行擠兌的事件。

這種情形招致了索羅斯等金融大額的沖擊,5月中旬開始,日元大規模回流,在日元回流的推動下,7月2日爆發了金融危機,這場危機最終釀成了東南亞金融危機。

亞洲很多國家的經濟都是以出口為導向,這既是經濟增長的動力,也是麻煩的根源。

日元貶值之后,日本出口增長,削減其它國家的出口能力造成貿易赤字,同時,日元大肆流入這些國家形成資產泡沫,當日元流向逆轉后,就會在一些弱國形成金融危機。

現在,日元繼續貶值,是很麻煩的。不管是中國、韓國、新加坡還是馬來西亞,都處於麻煩之中。

日元貶值導致東亞其他國家經常賬戶惡化,一惡化的話,整個亞洲國家都積累了很大的外匯儲備,這個外匯儲備都是央行的負債,隨時可以轉換。

短期資本外逃會加劇,會牽扯到匯率,最終導致東亞地區貨幣的貶值,進而增加出現經濟危機的機會。

現在,已經出現了第一個麻煩的跡象。2015年4月,中國出口1.08萬億元,下降6.2%;5月,韓國出口同比暴跌近11%。

雖然中國和韓國出口的下降與國內的人口等經濟因素有關,但日元貶值也是一個重要的推動力,源於東亞國家的經濟高度重疊。

相反,日本4月出口同比增長8%,高於6.4%的增長預期。已經出現了日元貶值——壓制了周邊國家的出口動能,進而就很容易形成貿易赤字。

從貨幣的本質來說,這就是東亞國家的貨幣屬性高度雷同的現象,源於經濟的重疊度高,大家都嚴重依賴出口,當最有產業競爭力的日本開啟日元貶值的時候,其它國家最終只能被動貶值,否則,就會削弱這些國家的國際收支平衡,最終釀成貨幣危機。

在此,你會看到美國人一直在說人民幣低估的原因,目的不是讓人民幣繼續升值,很明顯不具備繼續升值的能力,他們的目的是讓人民幣不貶值,打破你的國際收支平衡,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如果再看另外一個因素,今天的國際金融局勢於上世紀90年代中期的金融局勢也很近似,美聯儲自從沃爾克上臺后就采取嚴肅的貨幣政策,對貨幣增發異常敏感,嚴守貨幣的閥門,這種情形一直持續到格林斯潘任期的前期,當時的美元發行是嚴肅的。

今天,美聯儲在伯南克任期經過了三輪量化寬鬆,現在,耶倫開啟收縮之旅,與上世紀的情形也有很多相似之處。

在這樣的美元回流時期,很多國家會采取用歐元日元填補國際流動性的舉措,當日元趨勢調轉的時候,就很容易形成各國經濟特別是貨幣的劇烈波動。

如果東亞國家嚴重地依賴美元歐元日元的國際支付地位,就必定要受制於美元日元歐元的緊縮與擴張的循環,基於日本的產業競爭力在亞洲處於領頭羊的地位,日元在亞洲的地位就舉足輕重。

如果要跳出這個循環,就必須減少各國的國際收支行為中對美元和日元的依賴性,這是中國努力推進人民幣進入sdr一籃子貨幣的根本原因。

來源:商業見地網。作者:如松,知名經濟學家

(本新聞來源:和訊網)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