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好的加薪呢?從美國勞工薪資看經濟復甦 恐怕是假象
鉅亨網劉祥航 綜合外電
美國工人爭取最低薪資增加(圖:AFP)
自 3 月以來,美國聯準會就一直困惑,為何美國失業率大降,薪資成長卻少得可憐。財經部落格《zerohedge》引用數據認為,美國中產階級薪資停滯已有相當一段時間,一些工人重新進入市場,卻只能擔任兼職,老闆擔心勞力成本提高,難以和海外競爭,專家口中的「經濟復甦」變成假象。
美國遲遲未啟動升息,原因之一就在於薪資成長疲軟。聯準會主席葉倫 (Janet Yellen) 上個月表示,薪資成長普遍令人失望,也表明勞動力市場還未完全癒合。高薪資會提高雇主的成本,但另一方面,也能帶動支出上升及消費者信心提高,帶來經濟復甦,對企業界還是好事。
事實上,如果將美國勞工區分為「管理職」及「非管理職」,可以發現兩者的加薪情況大不相同。非管理工人薪資成長幅度不及 2%,管理職卻漸漸升至 4%左右。也就是說,如果從統計數字上看,薪資並非沒有成長,只是受惠的並非 83% 的勞動階層。
美國非管理職薪資成長
美國管理職薪資成長
《華爾街日報》先前報導,雖然專家們認為美國經濟表現穩健,但勞工們似乎有共同疑惑-我的加薪在那裡?其實美國經濟學家及 Fed 政策制定者,也感到不解。
從傳統供需觀念,當美國失業率下跌,也代表薪資會上揚,以吸引工人加入。例如,克利夫蘭 Fed 總裁 Loretta Mester 就表示,基本經濟學依然適用,當就業增加,薪資會開始成長。
但《華爾街日報》調查顯示,即使現況已接近充分就業,美國 33 個大都市的失業率,都恢復到衰退前的水準,但 3 分之 2 的城市,薪資成長不及衰退前的步伐。報導並指出,美國中產階級薪資停滯已有相當一段時間。
由統計數字來看,2013 年美國家庭收入的中位數,經調整通膨後,為 51939 美元,僅僅略高於 1988 年的 51514 美元。也就是說,歷經 25 年時間,藍領階層的薪資報酬只上揚了 0.3%。
這種情況的部分原因是美國工人消失,一些原本全職的工人,如今重新進入職場,卻是以「兼職」身分,也壓低了薪資水準。許多雇主擔心,如果薪資過高,將難以和海外競爭。
另一種可能,在於復甦來自於央行政策所帶來的繁榮假象,以至於良性的循環-薪資提高、消費增加、利潤上升、投資擴大,無法出現。
- 多頭來臨!資產配置關鍵在?聽蕭碧燕說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