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澳洲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時事

〈人物〉上曜董座張祐銘在台南嗅到錢味 棄製造業改當地產王

鉅亨網記者趙曉慧 台北 2015-06-03 13:05

上曜董座張祐銘。(鉅亨網記者趙曉慧攝)

上曜董座張祐銘。(鉅亨網記者趙曉慧攝)

PU合成皮製造廠上曜(1316-TW)近年來轉型為資產開發商,原因是董事長張祐銘在台南升格之後嗅到錢味,左手推豪宅大樓、搶當台南最高房價的創造者,右手要一口氣蓋28棟中小型商旅,成為台南地產王。

1973年出生的張祐銘,今年僅42歲,但已經是5家公司「身價億來億去」的董事長,分別是上曜開發、永捷高分子(4714-TW)、永輝光電、大都會網路科技、台產建設,其中上曜與永捷分別是上市、上櫃公司,多角化涉足化工、地產、光電、遊戲事業。

別以為他的少年得志來得容易,他的起跑點可是在大學三年級、就讀中山大學機械系;沒錯,當同學們都還在「大學任你玩4年」時,張祐銘已經開始創業了,「我這輩子幾乎沒找過工作,都是自己創業」。

他唯一「靠爸」過的是第一份工作,張祐銘的父親是聯合報記者、地方特派員。因為這一層關係,他進入報社當推報的電話行銷,長官給他一份2000人的電話名單,他居然成交了一半!

正當其他同學一對一的兼家教賺生活費,張祐銘覺得不夠看,於是開起家教中心自己當老闆。更驚人的還在後面,當時保險業剛在台灣起步,張祐銘看到商機,便當起保險業務員,大四畢業時已經月入50萬元!

回想起大學時代就開始創業,張祐銘笑說:「我覺得我比較適合唸企管系,不是機械系。」他認為,業務員的心態很重要,開發100個客戶若只有1個客戶成交,這樣就算成功,但若是一開始被客戶拒絕就覺得挫折,這樣的心態就不行。

「無論做什麼,都比別人早一步」,這成為張祐銘的習慣。退伍之後,做過一陣子保險業,等到市場趨於飽和前夕,看到網路時代即將來臨,張祐銘轉攻網咖領域,成立大都會網路科技。

一頭栽進網咖業之後,張祐銘最高在全台灣開了40家網咖店,每年獲利高達1億多元,之後便一心一意想把大都會網路科技推向上市之路。

為了解決網咖業難以掛牌的問題,張祐銘開始佈局借殼上市,在2008年金融海嘯時逢低買進塑膠、化工類上市公司上曜的股票,2年後拿下經營權成為董事長,入主之後,將上曜轉型為光電、遊戲事業。

不過,上曜的轉型之路並不順遂,過去4年的每股稅後EPS,從2014年倒推回去分別為-0.33元、-2.40元、-2.02元、-0.99元。

這除了與張祐銘的經營能力有關之外,大環境的變化也是原因之一。上曜是PU合成皮製造廠,客戶多是鞋廠,這些產業都外移到中國或越南,於是,張祐銘便將上曜從製造業逐漸轉型為內需服務業,進軍房地產、小型商旅等資產開發。

2013年他將永捷與上曜2家公司結盟,一起在台南的湖美區推出豪宅建案,這裡等於是台北市的天母。

台南的買家多愛透天厝,湖美區也是別墅成群,但張祐銘卻別出心裁只蓋大樓,「因為這樣的土地利用率比較高,而且,我們只賣金字塔頂端的客層,包括新股發行IPO公司的老闆。」

他推出的第1棟豪宅大樓建案是「湖美帝堡」,是台南首座坪數破百的建案,結果吸引別墅換屋客一次買2戶打通,每坪房價從原本的20~30萬元漲至40萬元,最後賣光光。

最近推出第2座大樓豪宅建案「帝璟」,坪數放大至100~185坪,每坪要賣35~50萬元,張祐銘已成為台南最高房價的紀錄保持人。

腦筋動得快的張祐銘,又嗅到台南升格之後的商機,就是觀光。他說,台南的觀光賣點之一是小吃,這吸引很多台灣本土的觀光客,周休二日來台南住一晚,「但很多朋友來台南都訂不到房間,這讓我覺得台南的商旅市場有商機。」

但他不走國際旅館的定位,他分析,這種等級的旅館因為設備高檔、投資金額較大,要等到15~20年之後才會回收,但商旅因為規模小,一開始的固定成本較高,但變動成本很少,且毛利高、5~8年就可以回收。

張祐銘觀察,「來台南吃小吃的本土觀光客,旅館對他們來說,只是睡一晚而已,乾淨、床墊好睡最重要。」

於是,張祐銘讓上曜與永捷合資成立飯店管理公司,將在台南地區興建28間中小型商旅,每棟樓高5層、有20間房間,預估入住率可達80%以上。

張祐銘想拿下「台南地產王」桂冠的態勢明確,但能否一圓夢想、進一步讓上曜轉虧為盈,就等待時間證明了。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