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大鱷圍獵 金魚缸變鱷魚潭 港監管失能 股民淪大餐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5-05-26 11:49
圖片來源:香港文匯報
「滬港通」開通半年,港股進入大時代,大量大陸資金從各種渠道流入香港炒作,刺激港股成交激增及恒指上升,大批股民入市。但在活躍的市況下,亦吸引中外大鱷前來圍獵捕食,很多股份狂升暴跌下令無數股民淪為中外大鱷的「大餐」。「金魚缸」變「鱷魚潭」,令外媒質疑香港的監管尺度正在倒退。有本地證券界人士指出,一般小股民極依賴證監的執法,以減輕他們的損失,股份非理性癲升喪跌,反映香港監管的執法速度及覆蓋面未有與時俱進,需盡快解決。
香港《文匯報》報導,今年復活節後,港股進入大時代,中資、外資從各種渠道流入香港炒作,刺激港股大幅炒高,但進入5月份後,情況開始變得不尋常,個股表現極為波動,多支股份,包括恩達集團(1480-HK)、漢能薄膜(0566-HK)、高銀金融(0530-HK)及高銀地產(0283-HK)等,股價突然單日以斷崖式暴挫逾4、5成。翻查記錄,恩達除大股東持75%股權外,僅6名股東便持有另外的20.94%股權,顯示股權高度集中。漢能薄膜、高銀金融及高銀地產也有股權高度集中的類似問題,而翻查港交所(0388-HK)披露易「有關股份權益過分集中之公告」欄目,上述公司只是「冰山一角」。
有不願透露姓名的證券經紀表示,恩達的情況極不正常,相信是一些大鱷或莊家設下「天仙局」,吸引股民入貨,然後突然撲殺。他指,多年來,俗稱「仙股」的細價股其實一直有「炒高」、「散水」這個莊家既定的運作模式,不少散戶抱着「刀仔鋸大樹」心態,畢竟賭注有限,仍願意在刀口舔血。但自從大量「北水」湧港後,被莊家操縱的股份已不局限在細價股,部分股價逾10港元的中價股,甚至連大價股,也出現狂升暴跌現象,一些半新股更「失控」。隨着莊家染指中、大價股,股民的損失亦相應放大。
近日接連有個股離奇急瀉,單日市值動輒蒸發逾千億元,有外國媒體質疑香港的監管尺度正在倒退。《華爾街日報》上周刊出評論文章批評,漢能薄膜、高銀金融及高銀地產接連急瀉,股民遭受的賬面損失約達360億美元(約2790億港元),但迄今沒任何一個基本面原因可以解釋這種暴跌,即使市場對該3支股份提出很多質疑,而香港證監會只發出「股權高度集中」的參考通告。
評論指出,市場一般認為香港已是亞洲區內監管質素較好的市場,但有關的質素可能正在下降。
文章說,一些基金只會被動的買入股份,比例大致上與MSCI指數等掛鈎,而有關指數的編算,有賴香港證監會對香港上市公司的監管。知名太陽能指數基金Guggenheim Partners已將上周急瀉47%並停牌的漢能薄膜,剔出公司的太陽能指數基金。事件反映香港的上市公司質素,正嚇怕外國投資者。
立法會金融服務界議員張華峰認為,香港目前最需要的是加強信息披露,因為一般股民很依賴證監會及港交所的保護及提醒,以減輕他們的損失,「究竟25%的街貨是在投資者手上,抑或是其他疑似的『一致行動人士』手上,如果街貨已高度歸邊,投資的風險相當巨大!」
他指出,目前港股的成交額確比以前大了許多,主因大陸資金增加了,但市場炒作文化也變得不同往時。「大陸炒家的文化與香港不同,香港炒家炒高3-5成就夠本,但大陸炒家炒股是要炒升1-2倍,甚至近10倍,這是他們的遊戲規則,香港散戶只好小心。」
高銀系上周離奇暴瀉似是有跡可尋,證監會曾兩次點名指其股權高度集中,6年間街貨由9.25%減至1.42%,貨源近完全歸邊,但也令人質疑證監會無跟進調查,讓情況轉壞。同樣,漢能薄膜主席李河君在上周一申報淡倉由5.81%增至7.71%,增加7.9億股,然後同日又分兩批合共增持2641萬股,但漢能在官網中聲稱李河君「沒有任何減持套現行為,亦沒有利用該等股票與任何機構或個人進行過如對賭之類的任何金融衍生交易」,那麼這些動作代表甚麼,一般股民看不懂,這實在有賴監管機構跟進及教育股民。(接下頁)
[NT:PAGE=$]
很多股份狂升暴跌下令無數股民淪為中外大鱷的「點心」,有散戶苦惱無眼睇。 圖片來源:香港文匯報
股民置身「鱷魚潭」,面對「神股」恩達集團(1480-HK)、漢能(0566-HK)、高銀孖寶等一支接一支,一不留神就成大鱷的點心。恩達事件中就有39名「烈士」過百元接貨,高價接火棒固然不智,但自以為趁低吸納的人亦是大有人在,網上就有不少損手個案。
有散戶於恩達大跌當中在網上討論區透露,在95元(港元,下同)高追了2000股恩達,更在22元「溝貨」,但股價仍續跌,當日的損失已逾十多萬元,並問該股能否回升至約50元,讓他「平手」離場。結果當然不升反跌,未知該股民有否「壯士斷臂」止蝕。
「神股」高不見頂,低不見底,有散戶其後稱在「11元入3萬股(恩達)!哈哈等收錢中」,即合共涉資33萬元。以上周五收市價4.63元計算,賬面損失近20萬元。事後檢閱,原來共有39名股民在逾100元的高位追入恩達,以102元高位計,恩達至上周五的跌幅高達95.46%。
另一支「神股」漢能急挫47%後停牌,有不少高位入貨的散戶在網上叫苦連天,加上該股遲遲未復牌,散戶更是坐立不安:「真心求救,幾時復牌?係咪一開市即時止蝕好,我都有唔少貨。」亦有人指在低位「溝貨」,認為會如上一次比亞迪(1211-HK)般反彈再升,但停牌後就覺勢頭不對,現正聽天由命。
都說有「北水」參與這一輪港股的炒作,大陸大戶是如何操作港股的呢?一位很早已進入港股市場的深圳投資者吳先生表示,他和許多朋友形成一個微信朋友圈,通過喝茶、吃飯和開會等交流,探討和分享港股投資機遇和個股選擇。如果他們看中某支股票,會各自斥資數百萬元買入同一隻股份,進行波段式操作。
對於這種行為是否存在操縱股價,他直接予以否認。他稱,港股有沽空機制,市場比較規範和透明,他們既不認識相關公司的管理層,也沒有內幕消息,甚至還不看基本面,只依國策概念入市,當看好某隻股票時就抱團投資,不認為這是在操縱市場。不過,他也認為,他們是可以主導股價,以前香港市場由外國投資者主導,現在轉由內地資金主導。
他說,目前,他們與朋友合作在深圳成立私人的炒股基金,擬發行1.4億港元「股票基金」,給炒作香港上市公司提供彈藥。不過,由於是「基金」,風險控制很重要,為此,他們也開始調研有關上市公司,以保證他們選擇的公司有穩定的業績及增長,股價才有炒得上的基礎。(接下頁)
[NT:PAGE=$]
不少買入「神股」的股民不知所措,紛紛上網求救。 圖片來源:香港文匯報
就近日有個別上市公司股價大幅波動,有聲音質疑香港的監管尺度有所鬆懈,也有業界及股民希望證監會出手嚴打。證監會主席唐家成拒絕評論個別公司個案,稱評論或將相關公司停牌對該公司並不公平。但他指出,證監會一直盡責監管,也有足夠的調查工作,強調香港絕不容許莊家操控等違法行為出現。他認為,香港是一個公開的市場,相信只要條例清晰及公開,市場參與者遵守,以及運作暢順便可,市場有高有低亦屬正常,但投資者須量力而為。
對於有意見認為證監會應加強市場監管,證監會行政總裁歐達禮指出,波幅高、成交大的股份,不等於就有不當的操縱行為,事實上,港股的波動性,仍遠低於海外市場一些極端情況,他認為外界對近期市況的形容過分誇張。他也強調,若有可疑個案,證監會一定會調查。他呼籲投資者對股權高度集中的股份,以及股價不尋常快速上漲至遠離基本因素的公司,要保持警覺。
麥肯錫資深董事兼香港區總經理、金發局成員倪以理則指出,從某些層面來看,香港的監管不是「過鬆」,而是「過嚴」,過嚴的監管條例,包括了證券及銀行業,都窒礙了香港金融市場及產品的創新。例如外國有一些慈善銀行,專門接受慈善機構的存款,再貸款於特定的機構或群眾,目標是有利於慈善事業的發展。他說,可惜在港經營銀行,不單入場的成本高昂,金管局也規管嚴格,嚴格至慈善銀行根本不可能成立。
另外,外國及中國大陸都有「眾籌」,即是小規模地向群眾集資,讓小型創新企業得以發展,但倪以理表示,香港可能會視這些活動為「非法集資」,屬嚴打範圍,這將會扼殺很多小型創新企業出現的可能。故倪以理慨嘆,「我們一方面要求香港的監管要收緊、再收緊,但有關過嚴的規例卻又會窒礙着我們的發展空間,故大家應該是時候思考:我們想要的是甚麼?」
去年9月股價約在2.8元的高銀金融(0530-HK),在上周三(5月20日)盤中一度見35.4元高位,累計升幅11.5倍,但上周四(5月21日)該股一度急挫62.14%,收跌43.34%報 17.48元;同系的高銀地產(0283-HK)則由今年3月開展升浪,由當時的4.08元,累升至上周三的29.5元,該股在上周四亦急瀉60.82%,收報14.36 元跌40.91%。兩股當日合共蒸發市值約1288億元。
漢能薄膜(0566-HK)一年前由1.11元起步,曾一度炒高至3月初盤中高位的9.07元,令該股的市值一度接近3,800億元,超越港交所,大股東李河君因而晉身「中國首富」之位,該股更被市傳可晉身藍籌股之列。到上周三(5月20日),該股盤中突暴瀉46.95%後停牌至今,停牌前報3.91元,市值蒸發1443億元。之後有外電消息指證監會已經調查該股數周,因涉嫌市場操縱。
股價長期無甚起伏的百靈達(2326-HK),3月中開始癲升,由當時的0.26元一直爆升至上周四(5月21 日)盤中的15.7元高位,累升5824%,但該股在上周五(5月22日)盤中卻低見8.07元,較15.7元的高位跌44.59%,收報9.1元,較15.7元的高位跌42.04%,或較上周四的收市價12.1元,跌24.79%。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