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輪牛市的結局 就是讓理性者喪失理性
鉅亨網新聞中心
一直以來,中國股市基本呈現出“熊長牛短”的格局。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歸根於市場的運作體系存在漏洞,另一方面則是市場仍然無法擺脫“以散戶為主導”的格局,由此給市場帶來高度投機的氛圍。但是,有一個事實卻不能忽視,那就是當這個市場被全面激活之際,它的瘋狂程度卻會讓人感到震驚。
以上證指數為例,時隔10個月的時間,指數已然從2000點攀升至近期最高的4600多點,累計最大漲幅超過了120%。與此同時,創業板指數的漲幅更為驚人,年內漲幅已經遠超過100%,並誕生出多只百元高價股票。
事實上,創業板的牛市要比主板市場走得更遠,走得更猛。回顧歷史數據,其實創業板的牛市始於2013年年初,時至今日,創業板指數已經走出了兩年半的牛市行情,累計漲幅已經有數倍之多。
談及本輪牛市,或許更多人傾向於政策的驅動影響。因為,在國內,一紙政策的威力往往具有決定性的影響。換言之,在政策環境逐步趨好的大背景下,也給股市由熊轉為牛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筆者認為,政策環境持續好轉,是本輪牛市產生的主要原因。但是,從市場的角度分析,我們還是不能忽視高杠桿工具的推動影響。
截至目前,滬深市場的券商兩融余額已經突破2萬億關口。然而,在今年年初,券商兩融余額也僅有1萬億上下的水平。也就是說,在過去5個月的時間內,我國券商兩融余額的增幅高達1倍,這一增幅水平創出了歷史新高。
值得注意的是,在券商兩融余額持續飆升的同時,不少高杠桿工具也得到了全面地激活。其中包括、傘形信托、P2P股票配資以及線下民間配資渠道等,其累計規模也達到數千億乃至上萬億之巨。
由此可見,本輪牛市,一方面是有著良好政策環境的持續支撐;另一方面,則是建立在高杠桿工具之下,給市場資金帶來了全面激活的推動影響。
然而,在本輪牛市中,卻出現了這樣的一個特征,即市場每上漲1000點,其所耗用的時間卻越來越短。簡而言之,就是市場的上漲節奏明顯提升,甚至達到了瘋狂的狀態。
當前,管理層也逐漸意識到股市的瘋狂行為,並采取了一系列的“去杠桿化”手段。其中,叫停了券商傘形信托,調整券商的保證金率等。與此同時,還加快了新股的發行節奏,由原來的一月一核准,更改為現在的一月兩核准,試圖用這樣的手段來壓制牛市過快的運行節奏。
遺憾的是,瘋狂的市場資金似乎並不理會管理層的系列舉措,而是繼續以高舉高打的姿態來撬動整個市場,讓市場的瘋狂程度進一步深化。
時至今日,中國股市的牛市,拼的不是基本面的分析能力,也不是技術面的分析水平,而是拼誰的膽量更大。
或許,對於本輪牛市而言,可以認為是新一輪的財富大洗牌,同時也是財富重新分配的重要時刻。此時此刻,股市已然達到了相對瘋狂的狀態,但是帶給市場的,也只會有兩種結果,即理性的“聰明人”繼續維持現狀,根本談不上一夜暴富的可能。而膽量很大的瘋狂者,卻時刻存在一夜暴富的可能,他們的命運也很可能因此而改變。
“撐死膽大的,餓死膽小的”,這就是當前牛市的真實寫照。或許,本輪牛市的結局,就是讓理性者喪失理性,非理性者更加瘋狂,最後為過度瘋狂的牛市買單。(來自作者博客)
- 檳城漲勢吸金,資金正悄悄進場中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