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轉港股:因高度控盤吃黃牌的股能買嗎
鉅亨網新聞中心
近期“控盤”成為資本市場的熱詞之一,這邊A股市場第一高價股安碩資訊被曝出基金抱團,而另一邊,港股市場的恩達集團、漢能集團、高銀系又以“腰斬”的股價讓投資者再度關注“控盤”這一敏感詞,不過在香港市場上,由於部分股票流動性過低,時常有股票會被香港證監會發出“黃牌”,這些個股是否可以投資?
漢能引發的“控盤”視點
近期引爆資本市場眼球的漢能薄膜發電為何出現驚魂暴跌仍是謎團,雖然其於21日在其集團官網發布了一則澄清聲明,大意為三點:沒有貸款逾期,沒有減持,沒有對賭,但仍有分析人士猜測,其近期的大跌很可能是海外機構集體密謀演繹的一場“偷襲”——機構在當日集體做空,一起拋售了手中股票,導致大跌。
這種拋售的背后還有一個關注點,即也是一直備受爭議的控股權問題。根據港交所披露易資料,李河君持有漢能薄膜發電80.89%股份,屬高度控盤。有分析指出,高度控盤股的風險的放大效應是非常明顯的,相對較少的一部分資金博弈如果發生在一個高度控盤股交易中,大漲大跌是極其容易的。此前也有教授指出,漢能股票今年以來平均日成交額只有5億港幣左右,即只要有2~3億港幣的資金,就可以控制股價。
無獨有偶,近期另兩家焦點公司也有這個共性。比如香港證監會3月13日發布的資訊就曾對高銀股份表示警示。其指出,截至今年3月4日,高銀金融實際控制人潘蘇通持有公司70.29%股份,另有19名股東合計持有28.29%的股份,而僅有1.42%的股份被其他投資者持有。值得一提的是,高銀金融09年的時候被查過一次,那時候自由流通股還有9.25%。
而前不久,香港證監會也對恩達集團控股作出過警示,恩達集團控股在5月8日大跌42.06%,當天該股最高報價102港元,收於17.44元,當天振幅達到283.06%,5月9日該股再度大跌47.82%。香港證監會14日就發布了股權高度集中公告。
哪些公司容易吃“黃牌”
不過說起高度控盤警示,其實香港市場並不會陌生,2012年就曾經頻頻出現證監會對上市公司發出黃牌警告的現象。
當時,從2011年下半年開始,在歐洲債務危機以及中國經濟增速放緩的背景下,港股成交低迷,不少股票流動性欠佳,因此2012年的第三季度,曾經就出現超越集團、新礦資源、廣豪國際等8家上市公司集中被查出股權高度集中。
而據騰訊證券的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還有整合傘業、BBI生命科學、華章科技、華星控股、巨星國際控股、毅高國際等多只個股被香港證監會指股權高度集中。
不過根據不完全統計,這些股權高度集中的公司的形成因素並不相同。比如2012年港股不景氣之時,剛上市的新股遭遇打新者集中拋售,加上香港上市公司質量千差萬別,有些公司鮮有投資者,同樣也會導致少數投資者集中持有公司股份,而與漢能不同的是,大部分被警示的公司普遍規模不大、名聲不彰,屬於“被忽略”的一群公司。
股權如果高度集中,最明顯的特征是僅有少量股份可供市場實時買賣,股權主要集中在為數不多的股東手中,一旦有成交,哪怕成交量較小,公司股價也可能出現大幅波動。如在2012年4月份被證監會警示的中國融保金融集團股權集中高達99.43%,在5月15日僅有62萬港元成交金額的情況下,股價一天暴跌逾18%。
被警示后會否一蹶不振?
當香港股票被證監會點名之后,會不會像A股上新聞聯播的幾只個股一樣一蹶不振?答案可不是固定的。
從歷史數據來看,比如2013年至2014年年中,總共有17只港股吃了“黃牌”,雖然短期內炒作並不樂觀,但是如果基本面沒太大問題,從中線來看,這17只公司多數在剩下的一年內有驚人的升幅。
其中最具典型的當屬2012年的順風光電,該股在2012年被證監會點名股權高度集中,股價由當時0.27港元上升,到2014年年中,最高曾至12.08港元,回報相當於4374%。
還有一個炒作邏輯也值得關注,按照以往規律總結,股權高度集中的公司通常都是靚殼,若加上業務簡單,就很有可能會賣殼,而部分公司易主的背后很有可能就是部署賣殼,因此有分析指出,投資者可以多加留意,或者能在證監會公布前,發現股權高度集中的千里馬。?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