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澳洲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區塊鏈

四個擴容團隊聊以太坊前沿技術:去中心化Sequencer、EOF、4844和模塊化

BlockBeats 律動財經 2023-04-04 16:30


在「以太坊上海升級峰會」活動中,我們邀請到了以太坊生態中,四個完全截然不同的擴容方案團隊,來聊聊以太坊的前沿技術。

特別是可能會在下次升級(坎昆)中包括的 EOF 和 EIP-4844。另外,去中心化 Sequencer 和模塊化區塊鏈的敘事也是研究員比較關注的新方向。

這四個團隊有自己顯著的特點,比如專注零知識證明領域(特別是 zkEVM)、專注 WASM 和動態擴容、專注 Move 語言和模塊化、專注泛用型儲存。除此之外,他們在其他的技術細節中也存在著大量的差異。


參與此次討論的分別是:

Dorothy Liu from AltLayer

Jolestar from Rooch Network

Qi Zhou from EthStorage

Ye Zhang from Scroll

TLDR

EOF 升級對應用開發者的影響較小,但對 Rollup 和 zkEVM 存在一些影響。對於 EOF 是否會進入下一階段的升級,可能還會有一定的爭議。

去中心化 Sequencer 的幾種方案:拜占庭容錯(BFT)、MEV 拍賣、共享 Sequencer(Flashbots)、VDF 等。另外公平排序可能並不公平,需要針對應用採取不同的策略。

EIP-4844 的目的並非擴容,而更多是為了實現未來 Danksharding 所需的一整套概念,包括 Blob 及其 Data Hash。提前實現這些概念,以便在實現 Danksharding 時無需進行合約升級。EIP-4844 並不會比當前的以太坊數據上鏈方式帶來顯著改進,它們所帶來的帶寬基本上處於同一個量級。

對於模塊化區塊鏈大家有完全不同的視角:有人認為在胖應用時代,需要提供更多樣的選擇;有人認為應該借鑑成熟的計算機體系,但也有人認為不應該過度模塊化,以太坊才是最重要的數據層。

以下為討論的全文,因經過 OpenAI Whisper 轉譯,並通過 GPT-4 處理後形成,有部分調整和刪減。

話題一:EOF(以太坊對象格式)

Zhixiong Pan:

以太坊對象格式(EOF)原本計劃在上海升級中實現,但現在已經被推遲。EOF 的本質是為以太坊的自字節碼提供一種前置的數據結構,有利於未來 EVM 的字節碼特性和智能合約的升級。

請問此次升級是否會對整個 Layer 2 或 Rollup 生態產生更多影響?特別是 Rollup 生態本質上也會部署一些智能合約到以太坊 Layer 1 上,那麼這次升級是否會影響到 Layer 2 相關的技術選擇和路徑?

Dorothy Liu:

在 AltLayer 團隊看來,EOF 並不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創新。儘管它對 EVM 的分裝模式有重要的改進,但它對 Solidity 語言的編寫並無直接影響。因此,從應用開發和普通開發的角度來看,這個改變對他們的影響不大,甚至很多開發人員可能不了解這個事情,也不會造成問題。

然而,對於 Rollup 來說,影響非常大,因為 Rollup 本質上是以太坊的執行層。當以太坊發生改變時,Rollup 也需要相應地進行調整。這個 EOF 的改變可能會對 zkEVM 產生更大的影響,因為 zkEVM 在技術難度上相對更高。它們在 EVM 兼容性分類中屬於 Type-3,因此,在追求更高兼容性的過程中,他們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甚至可能需要重寫或進行非常大的改變。

然而,對於我們這些做 Optimistic Rollup 的項目,無論是使用 WASM 編寫還是使用 EVM 編寫,我們都是 Type-1 的兼容性,即完全與 EVM 兼容。因此,對我們來說,這個難度是很低的。儘管我們需要進行一定的修改,但難度相當低。另外,我們自己的生產證明都在 WASM 裡面,所以對我們來說,實際影響並不大。

Ye Zhang:

首先,我認為 EOF 確實是一個重要的技術發展。之前有一個觀點認為,由於 EVM 核心升級較少,因此 zkEVM 不需要頻繁改動。但最近有了 EOF,之後可能還會有其他升級對 EVM 的核心邏輯進行改動,這確實會對 zkEVM 產生影響。然而,目前來看,因為 EOF 是前向兼容的,所以對之前的合約仍具有一定的兼容性。至少對我們現有的合約以及開發者來說,直接影響較小。可能之後會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但至少對我們 Layer 1 的合約來說,影響不會很大。在 Layer 2 上,影響程度取決於我們對 EOF 的支持程度。我們肯定會稍微滯後一些,因為如果我們想要與 Layer 1 的 EVM 完全一致,我們需要支持 EOF。

實際上,我們在開發 zkEVM 時,已經關注到了 EOF 的核心升級,這比預想的要容易一些。因為我們在構建整個 zkEVM 時,採用了模塊化的設計,可以方便地更新 Opcode。對於 EOF 來說,主要的改動是添加了一些版本控制和 Opcode,我們只需要實現這些新的 Opcode,並在版本控制方面做好相應的工作,例如在電路中添加一些標籤和變量。這些改動是在 Opcode 級別進行的,需要添加一些電路。另外,EOF 還對字節碼部署進行了一些檢查,這會影響到 zkEVM 的一個子電路,即字節碼電路。在這個電路中,我們需要對輸入的哈希進行檢查,然後輸出相應的字節碼。如果需要在這個環節進行檢查,我們可能需要在該電路中添加一些約束。

總體來看,我認為改動是必要的,但不會達到需要徹底重構的程度。以太坊現在將 zkEVM 提到了一個非常重要的地位,他們自己也在引領一些關鍵的技術發展。我知道 Vitalik 和一些 EIP 核心團隊的成員也在關心 zkEVM 團隊的進展,包括與我們進行交流,了解這次升級對 zkEVM 帶來的影響。因為 Layer 1 的每次升級都會帶來一定的風險,之前有觀點認為,每次升級可能是不可逆的。因此,我們希望 Layer 1 儘可能穩定,結算層越穩定越好,這樣對應用程序和現有技術的影響也會越小。在 Layer 2 上,我們可以進行各種創新。然而,如果 Layer 1 確實需要改動,我認為 Layer 2 也可以跟隨進行相應的調整,而且改動不會特別大。但我確信會有一定的延遲,因為我們需要實現這些改動,可能還需要進行審計。審計過程可能需要額外的時間來完成,因此我們總體上希望改動儘可能少。不過,我認為這些改動並不會對整個系統產生致命性的影響,不會導致嚴重的問題。

Qi Zhou:

關於 EVM Object Format (EOF),我注意到以太坊社區在之前的討論中也涉及到很多相關話題。特別是在上海升級期間,我們可以看到以太坊對整個升級過程有一些不同的態度。例如,像 Danksharding 的創始人 Dankrad 就對 EOF 持有一定的質疑。他們認為,雖然 EOF 對開發者來說沒有太大的變化,但主要是改進合約的安全性。在這方面,他們覺得現在不是以太坊擴容的最重要階段。實際上,EOF 只是整個擴容計劃中的一個非常小的部分,因此在這方面也產生了很大的爭議。

然而,為什麼現在想要將 EOF 納入升級計劃呢?這是因為 EOF 已經提出了非常長的時間,可能已經有四五年的時間了,而在之前的內部討論中可能會有更長的時間。在對 EOF 進行分析之後,我們確實非常同意 Dankrad 的一些觀點。雖然 EOF 為整個以太坊合約帶來一定的安全性,比如取消動態跳轉這個相對比較危險的操作,但實際上,在大量的以太坊實踐操作和編寫合約過程中,編譯器已經把底層容易犯錯的問題避免掉了。因此,我們在最近幾年的開發過程中沒有遇到過類似跳轉導致的異常合約執行情況。

對於 EOF 是否會進入下一階段的升級,例如坎昆,由於考慮到它可能對以太坊的 Layer 2 計算層產生一定的影響,我個人認為可能還會有一定的爭議。相較於我們接下來要討論的 EIP-4844,關於 EOF 的觀點仍存在較多分歧。

Jolestar:

關於 EVM Object Format(EOF),它主要帶來了兩個優化。首先,它將智能合約代碼的驗證前置,在部署時進行驗證。這對性能提升非常有效。目前,很多項目已經採用了這種方法,通過在部署階段進行代碼驗證。其次,EOF 提供了一種擴展能力。雖然這次更新可能不會帶來很大的改動,但是一旦提供了這種擴展機制,未來可能會面臨很多擴展需求。這時候可能會面臨一個抉擇:是要創新的擴展還是兼容性。這實際上一直是所有軟體系統要面臨的一個困境。

通過這種方式,EOF 實際上為未來的變化打開了大門。例如,為了實現某個 Layer 2 特性,可以增加一個新版本並在智能合約代碼中加入一些新的功能。這時候,與 Layer 1 的兼容性可能會受到影響。這種變化確實可能引發很大的爭議。然而,從我的角度來看,我認為在這個階段仍應將創新和演進作為優先考慮,還沒有到完全凍結的情況。當然,對於 Layer 1 來說,這是另外一個維度,Layer 1 和 Layer 2 的判斷可能不同。

話題二:去中心化 Sequencer(定序器)

Zhixiong Pan:

目前,大多數 Layer 2 網路的 Sequencer 仍處於較早階段,大多數是單一 Sequencer。一些項目計劃將來升級為去中心化的 Sequencer。

當前是否存在合理的去中心化 Sequencer 設計方案?

Layer 2 的原生Token是否可能成為實現去中心化 Sequencer 的必要條件?如 Optimism/Arbitrum,雖然有自己的 Token ,但僅可用來作為治理 Token 。所以還有哪些前沿或早期的去中心化 Sequencer 方案值得關注?

Qi Zhou:

最近我們研究了一些相關話題,例如 Arbitrum 的 Sequencer。Arbitrum 社區面臨着一個大問題,即大量節點(如 1 萬個連接)連接到 Sequencer 以獲取最新的交易資訊並從中套利。我們內部經常開玩笑說,這個 Sequencer 是否類似於紐約證券交易平台,因為在紐約證券交易平台附近有許多量化機器人通過光纖快速獲取交易數據並進行量化操作。這種 Sequencer 模型是否會導致我們退化成為一種非常集中化的系統?

我認為如何實現 Sequencer 的去中心化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我能想到的一些解決方案是借鑑權益證明(POS)機制,並將 Layer 2 的原生 Token 用作權益證明。通過這種方式,我們可以實現 Sequencer 的輪換,類似於以太坊最近正在進行的安全領導人選舉(secure leader election)。結合這些技術,我認為我們可以找到一些成熟的方式來解決這個問題。

Dorothy Liu:

這個問題,我可以分享一些我個人對 Arbitrum 和 Optimism 發展歷史的觀察。去年年初,我去阿姆斯特丹參加了 Chainlink 舉辦的關於 Rollup 的活動,當時請到了 Arbitrum、Optimism、zkSync 和 Metis 四個團隊。他們討論的重點主要在擴容和性能上。我私下詢問了他們對共識層的看法以及 Rollup 是否需要加共識層。他們表示目前只考慮擴容。Optimism 最早並沒有考慮到這個問題,導致現在想改也無法改變。

從我們的角度來看,我們從項目一開始就設計了去中心化的 Sequencer。我們曾經做過兩次 Dark Forest 遊戲和兩次 NFT Minting 活動,這些活動都是直接在以太坊主網上進行的,使用了去中心化的 Sequencer。在我們看來,這不是一個技術問題,而是一個歷史發展的遺留問題。他們如何在一個正在運行的系統中更換引擎會比新項目一開始就有完整規劃更困難。

關於 Token 問題,Arbitrum 和 Optimism 已經證明,可以不需要自己的 Token 就可以運行。如果想要有 Token ,可能需要一些設計,例如 Slashing 等。我們將在下個月發布去中心化 Sequencer 網路,這將是市場上第一個去中心化 Sequencer 網路。屆時,我們會有一些包括 Staking 和 Slashing 在內的設計。

最後關於 MEV,雖然它與 Sequencer 是兩個議題,但它們之間存在關聯。去中心化的 Sequencer 網路或許能在一定程度上解決 MEV 問題。然而,這個問題可能永遠無法徹底解決。目前,Arbitrum 團隊採用了一些方法,如增加隨機性改善,但他們無法完全解決這些問題。我們也可能會在硬體或其他方面提出一些 MEV 解決方案,這將在未來公布。

Ye Zhang:

我們已經對 Sequencer 進行了大量研究,儘管目前尚未公布具體方案,但我們確實在努力設計。目前有兩種主要方向。第一種是基於拜占庭容錯(BFT)的方案,例如利用 Tendermint 等選擇一個 leader 來代替之前的中心化 Sequencer。這種方法需要 staking 和 slash,可能需要發行自己的 Token 來實現 PoS,或者與其他重押或類似機制結合。BFT 的優勢在於可以提供非常快的預確認,保持良好的用戶體驗。

第二種更有前景的方案是 MEV Auction(拍賣)。Optimism 最早提出了 MEV 拍賣的概念,即誰給出最高價格就能獲得出塊權。然而,這種方案的缺點在於用戶可能會被 MEV 機器人瘋狂加價。

類似的方案包括 Justin Drake 之前提出的 Base Rollup,其核心思想是重用 Layer 1 的驗證器來出 Layer 2 的區塊。這樣一來,構建 Layer 1 和 Layer 2 的區塊的驗證器可以在構建 Layer 1 區塊時將 Layer 2 的驗證交易放入 Layer 1 的區塊,從而使整個出價更大,Layer 1 的區塊更先被包含。這種方案的優點在於它與 Layer 1 的激勵機制高度一致,但缺點是它不像 BFT 那樣具有預確認,用戶體驗可能會變得較差。

因此,目前最有前景的方向是基於重用 Layer 1 驗證器的方案,以及基於 BFT 的方案。我們正在努力解決這些方向上的問題,例如在重用 Layer 1 驗證器的同時提供預確認。

還有一些關於去中心化 Sequencer 的方向,例如 Flashbots 等提出了一個名為共享 Sequencer(Shared Sequencer)的方案,Optimism 的 Superchain 中也有相似的設計。共享 Sequencer 的核心思想是通過使用固定的 Sequencer 集合來處理多條鏈上的交易,實現跨鏈 MEV,提高跨鏈 UI 的體驗等。然而,這種設計方案目前還處於早期階段,尚未解決一些關鍵問題,如 Sequencer 節點壓力問題以及跨鏈交易的原子性問題。

共享 Sequencer 可能在將來對於許多特定應用場景(如小型實時資產應用)有價值,因為這些應用可能沒有足夠的能力去運行去中心化網路。然而,對於大型實時資產應用而言,說服它們使用共享 Sequencer 可能是一項挑戰。

Flashbots 正在嘗試通過構建一個隱私去中心化網路來實現共享 Sequencer,以解決資訊獲取帶來的本質 MEV 問題,並為用戶帶來一定程度的價值。然而,由於該方案尚未完全公開,因此難以評估其是否能克服之前提到的問題。作為具有高正統性的 MEV 玩家,我們將在 Flashbots 公開其方案後對其進行詳細評估。

關於是否需要 Token,我認為這主要取決於所使用的共識算法。如果採用 BFT 算法,很可能會需要 Token,但如果採用基於現有 Layer 1 驗證器的方法,可能不一定需要 Token,因為可以重用其他人的資源。這樣一來,價值來源就變成了誰在為你抵押,而 MEV 將直接流向網路驗證器。因此,Layer 2 如何看待 MEV 的價值補充問題是決定因素。

關於 MEV 的處理方式,有一個觀點認為公平排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決 MEV 問題,但實際上它可能只是緩解了 MEV 問題。因為仍然可能有各種機器人在競爭優先權,這種情況類似於傳統的交易公司。儘管已經引入了一些隨機性,但目前還沒有完全解決這個問題。事實上,有一項關於 MEV 的研究指出,公平排序並非公平。研究者通過構建一個攻擊模型,證明了在公平排序情況下,用戶的體驗可能會更差。因此,為了實現真正的公平,可能需要針對不同的應用採用不同的排序策略。

還有有很多有趣的嘗試。例如,通過加密技術(如 VDF)對交易進行加密,並在交易被確認後進行解密。這樣一來,就無法提前預測交易的內容。此外,還有諸如時間鎖定等方法。總之,我們也在關注並改進這些方案。雖然我們已經有了一些大致的方向,但每個方向都存在各種問題。因此,我們希望在確定方案之前進行嚴密的分析,以確保方案的穩定性。Sequencer 涉及到諸如價值流向等眾多問題,因此我們認為目前尚無完美解決方案。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將 Sequencer 的研究放在後面的原因。

現在大家普遍覺得去中心化 Sequencer 可能有利於抗審查。但正如我今天的討論所提到的,實際上通過橋接的方式,可以確保在第二層強制執行交易。更重要的是,大部分橋接設計都會規定,如果你不包含某個交易,可能在一天內會受到某種影響。但是,大部分去中心化金融(DeFi)可能會在下一分鐘就將你清算完畢,然後直接拒絕你的交易,可能會給用戶帶來糟糕的體驗。因此,實時抗審查對用戶和 DeFi 來說非常重要。

另一個問題是礦工可抽取價值(MEV)的問題。例如,Arbitrum 現在實施先到先得的策略,它採用中心化的序列器。大家之前的觀點是,如果你發現我在 MEV 中被利用,我可能會離開這個網路,導致大家不相信該網路的合法性。但一個巨大的問題是,當你的網路起步,網路效應逐漸顯現,例如單一序列器,一旦生態發展到一定規模,你開始收費或考慮 MEV 時,實際上用戶已經對你產生很大的依賴,他們很難再轉移到其他平台。所以我認為這個威脅可能會在幾年後出現,他們突然開始實施 MEV,這是一個潛在的威脅。

此外,還有合規問題。如果你的 Token 和權益證明(PoS)有關聯,你可能會面臨一定的合規風險。例如,如果你實行中心化,某個國家要求你關閉序列器或解決某些問題,去中心化可能會帶來一定的好處。

因此,我們已經進行了非常詳盡的分析,並在這個方向投入了大量精力。如果聽眾中有人對協議研究感興趣,歡迎加入我們。我們正在招聘這方面的人才,我們後續會有更詳細的分析發布。

Jolestar:

關於引入 BFT 作為 Sequencer,大家已達成共識。實際上,我們需要在 Layer 2 中引入一個 BFT 共識。我們關注的是這個共識決定的內容。如果它直接決定了結果,那麼我們可以讓它直接決定。我們希望 Layer 2 提供擴展性,所以我們從另一個角度考慮 Sequencer。我們的主要目的是什麼?一個是為了安全。在 Layer 2 方案中,Sequencer 和 其他方案如 Proposer 或類似的 Prover 或 zk,它們是不同的角色。Sequencer 和 Proposer 在操作情況下是分開的,如果要作弊,它們必須聯合作弊。例如,Sequencer 隱藏交易,Proposer 製造一個虛假的 root。如果它們的角色分開並由不同的組織承擔,那麼安全性就有保障。

在 Sequencer 提交到 Layer 1 之前,交易順序可以被 Sequencer 調整,這裡可能存在作弊空間。為了消除這個問題,我們讓 Sequencer 提供一個類似於欺詐證明的證明,叫做 Sequence Prove。你證明把交易放在某個位置上,給出一個承諾。如果最後上鏈的順序與承諾不一致,可以挑戰並懲罰 Sequencer。

最後,如果我們真的要引入 BFT 投票,我們應該決定交易的順序,而不是交易的結果。現有的共識機制決定的是最後執行的結果投票,並不決定區塊鏈的交易順序。因此,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可能需要引入一個對順序或公平性敏感的共識,讓大家投票決定交易的順序。這是我們目前正在探索的一個方向和與 Sequencer 去中心化的一種方案。

話題三:EIP-4844(Proto-Danksharding)

Zhixiong Pan:

除了 EOF,另一個重要的協議層升級與擴容的實現是 EIP-4844,特別是與 Layer2 團隊密切相關。年初,KZG 的 Ceremony 已經啟動,而協議層的加入可能會需要一些時間。對於 Rollup、ZK Rollup 或者擴容這樣的方向,大家認為 Layer2 團隊可能需要多長時間來集成 EIP-4844?

關於集成 EIP-4844,大家認為可能會遇到哪些難點?此外,有沒有估算過,使用 EIP-4844 對 GAS 或整體擴容會產生哪些影響?

Jolestar:

在我理解中,集成 EIP-4844 與原先的 Rollup 方案並沒有改變太多。我們一直在尋求更高 TPS 和更低手續費的解決方案,但僅依賴 EIP-4844 無法解決這個問題。實際上,它只是增加了一種交易類型,即 Blob 類型,而整體的區塊大小限制仍受限於基礎層。如果我們希望實現理想的 Layer 2,具備幾十萬或接近十萬量級的 TPS,第一層的交易仍無法直接放在一個區塊上。

因此,我們現在的目標是實現一種不同方案可組合的模式,以便在成本更低、簡單易用且具有更大通量的方案之間進行選擇。

Dorothy Liu:

首先,EIP-4844 升級對於我們的 OP 來說相對容易集成,而對於 zkEVM 可能難度較高。有關此升級的專業解答,Zhang Ye 可以為大家提供。此外,我想分享一個名為 Monad 的協議,其創始人名叫 Keone,大家可以在 Twitter 上關注他。Keone 曾是 Jump 的開發人員,他是一個數學天才,擅長計算。他在 Twitter 上發布了關於 EIP-4844 協議上線後的預測,預測 Arbitrum 的 TPS 能夠提高到大約 160,但這個數字是否顯著,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他的測算方法是否有改進空間也值得商榷,但我們認為 EIP-4844 僅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性能,最終仍需依賴於 EIP-4844 與 Rollup 的結合,可能需要多個 Rollup 來提升性能。EIP-4844 本身無法解決太多問題。

對於我們來說,我們提供的服務名為「Rollup as a Service」,正如 Zhang Ye 所提到的,許多應用(如遊戲和 DeFi 協議)需要高吞吐量,而對組合性要求不高時,它們可以運行在一個 Rollup 上。這些 Rollup 將共享一個去中心化的 Sequencer 網路,Prover 和 Validator 網路也將是去中心化的。這是我們當前提供的服務設想,我們將在下個月提供更多細節。因此,我們認為現有的 EIP-4844 或單獨的 Rollup 方案無法解決所有問題,依賴大量 Rollup 為不同項目和應用場景提供服務才是關鍵。

Ye Zhang:

關於 EIP-4844,我們正在研究。EIP-4844 肯定會降低一部分數據成本。最近推特上有一個關於 Polygon 和 zkSync 數據成本的討論。我們和 Polygon 現在都在使用交易的原始數據直接上鏈。Optimism 和 Arbitrum 會進行一定程度的壓縮後再上鏈,而 zkSync 和 StarkWare 則使用更節省空間的 State Diff 模式。針對同一帳戶的高頻操作,State Diff 可能會節省很多空間。有人分析了 zkSync 在使用 State Diff 後的數據,發現它確實可以節省一定的費用。但如果在有 EIP-4844 或分片後,數據成本進一步降低,我們還是更傾向於直接上鏈交易原始數據,因為這樣可以讓其他人看到你的數據後更快地執行交易,獲得更強的保證。

我們希望在數據成本變低後,再加入一些壓縮算法,可能會達到與 State Diff 相似的效果。但目前我們更傾向於使用交易原始數據。至於 EIP-4844 對我們的影響,它會影響兩部分:一部分是我們的橋接(Bridge)方面,我們已經開始探索在 EIP-4844 下的新橋接設計,會有一些影響,需要寫一個新的規範。另一部分是我們的電路(Circuit)裡面,因為在新的格式下,我們無法直接訪問之前的數據,只能訪問一個小的承諾(Commitment),所以我們需要在電路里證明這個承諾的開放性。這對電路肯定是有開銷的,但我們認為這是可行的。

實施 EIP-4844 會涉及到一個域的問題,因為數據是在另一個曲線上的,可能與原生數據格式不太一樣。很早以前,Vitalik 提出了一個證明等價性的概念,但後來發現如果域不一樣,還是會有一些問題。Dankrad 和 Vitalik 提出了一個複雜的方式來將承諾的開放性納入電路。我們認為這個改動是確定性的,需要時間,但並不是特別複雜,是可行的。我們需要協調 Layer 1 什麼時候實施這個改動,然後我們再進行相應的調整。在此之前,我們會繼續專注於當前的系統。

Qi Zhou:

關於 EIP-4844,我們進行了大量研究。實際上,EIP-4844 的目的並非擴容,而更多是為了實現未來 Danksharding 所需的一整套概念,包括 Binary Large Object(blob)及其 Data Hash。在合約中可以訪問 Data Hash,提前實現這些概念,以便在實現 Danksharding 時無需進行合約升級。EIP-4844 並不會比當前的以太坊數據上鏈方式帶來顯著改進,我們進行了初步估算,它們所帶來的帶寬基本上處於同一個量級。

然而,根據 Danksharding 的規格說明,吞吐量級約為 20 倍。因此,假設我們在 EIP-4844 上實現 100 TPS 的速度,使用 Danksharding 理論上可以達到 2000 TPS,甚至更高。以太坊社區,包括 Vitalik Buterin 和 Danksharding 團隊,非常關注 EIP-4844 升級,因為一旦升級,接下來的以太坊重大升級將無需對整個合約系統進行升級。

我們的儲存合約直接針對 EIP-4844 進行設計,從開發實現和儲存證明等方面來看,實際上可能會更簡單。使用 EIP-4844 提供的 Danksharding,系統實際上已經預先計算好了,對我們來說是非常友好的一種儲存方式。

對於 ZK 和 Optimism 等技術可能存在挑戰,尤其是關於如何傳遞數據。以太坊現在已經有一些工具,包括隨機評估方式,能夠將 Blob 數據重新傳輸到 CoreData 中。我們需要進行一些挑戰,證明這些交易是否正確。

我們計劃提供一些通用庫,類似 OpenZeppelin 庫,方便大家在 EIP-4844 上的 data blob 進行各種操作。這將在審計和 Gas 消耗方面帶來安全和效率的優勢。

總之,EIP-4844 對於以太坊整個數據層的操作具有創新性和巨大的潛力。對於對 EIP-4844 感興趣的人,建議研究以太坊相關代碼和參數設計,以便更好地了解如何使用這一技術。

話題四:模塊化區塊鏈

Zhixiong Pan:

最後一個話題是與大家討論模塊化區塊鏈,這是一個熱門且與公鏈本身密切相關的大話題,可以說是一種新趨勢。雖然從去年年初開始已有一年多的時間,目前一個較大的觀點是區塊鏈可能會逐漸分層,形成共識、執行、DA 或結算等各個層級。這樣的大背景下,Layer 2 的協議是否將面臨更大的挑戰與競爭,以及整個行業的競爭格局是否會發生較大變化。

Jolestar:

我認為模塊化的區塊鏈是 Layer 2 思路的一個演化結果。既然在 Layer 2 上,我們將執行從 Layer 1 移到了 Layer 2,那麼我們為什麼不能將不同的模塊拆開,讓不同的系統承擔。這引入了另一個視角,就是拿傳統的分布式系統來說,在傳統的分布式系統里,我們有一個共識層叫 Zookeeper 和 Raft,這樣的共識層在區塊鏈上相當於 Layer 1。但區塊鏈的 Layer 1 與傳統共識層不同,區塊鏈 Layer 1 可以運行程序。所以現在我們將程序放在 Zookeeper 里運行,但發現全球共識執行效率太慢,我們需要將其移出,實現擴容。

另一個視角是從應用的角度來看,我們在構建應用時選擇不同的系統組件來完成應用功能,如 Zookeeper 或 MySQL。實際上,這是我們在構建應用,而不是說 MySQL 是為 Zookeeper 擴容。這種模塊化區塊鏈的思路可以引入新的視角,即我們如何藉助現有的 Layer 1 資源,以及儲存和執行功能,組合起來構建一個基礎化的 DApp。

這種新的視角與現有的公鏈和製作系統的組件並不衝突。我們認為,開發者首先需要選擇一種適合的語言來構建應用,確保確定性和可驗證性。我們選擇了 Move 語言,以實現更好的擴展性。開發者使用這個語言構建應用,然後考慮如何實現去中心化。一開始可能不是完全去中心化的,但需要有去中心化的能力。例如,可以將交易公開,使任何人都可以驗證。雖然仍然是中心化的,但至少可驗證。隨後,可以接入一個協議來保證安全,作為一種承諾。這種逐步完成的機制為中心化應用提供了一條新的發展路徑。

Dorothy Liu:

我非常贊同 Jolestar 的觀點,從去年開始,我們就意識到行業已經從胖協議瘦應用進化到胖應用瘦協議的階段。現在的焦點從追求去中心化的烏托邦和科技進步轉向實際應用場景。隨著越來越多遊戲、社交等新應用的湧現,大家更關注區塊鏈應用能實現什麼,而非僅僅擴容以太坊或推進某個技術方向。儘管以太坊是重要的 L1,但隨著不同 L1 的湧現,大家願意接受多鏈時代的取捨。

作為一個 Rollup 方向的公司或團隊,我們並非僅服務於以太坊社區。我們希望建立一個可拆解、可組合的樂高式技術方案,以滿足不同應用的需求。有些應用可能需要更大的區塊限制,有些遊戲公司可能想要一個兼容 Solana VM 的 L2,有人可能希望將 DA 放在 Celestia 或與 EigenLayer 兼容。我們想提供一個可組合的方案,根據不同應用的需求,為他們定製解決方案。我們可以將 L1 放在以太坊、BNB Chain 或甚至 Solana,或者我們自己的 Beacon Layer 上。從安全性角度來說,將證明放在以太坊上非常重要,但 transaction body(交易本體)未必需要放在以太坊上。脫離以太坊的 transaction body 會大大降低成本。

在這個胖應用時代,我們關注如何為每個應用提供最適合它的擴容方案,而非僅僅優化方向。對於 zkEVM 和 OP 之間的爭論,我們可以支持雙方。我們關注的是 zkEVM 的 prover 成本,例如 Scroll 可能需要花費 1 萬美元一個月運行一個 prover,這對遊戲廠商來說可能過於昂貴。他們需要更便宜的 prover 方案,我們可以提供使用電腦進行 prover 的解決方案,根據不同需求提供不同技術方案。這是我們的解決方案。

Qi Zhou:

從歷史角度出發,我認同模塊化的發展方向。這包括了網路中的 OSI 層級以及計算機體系架構。將以太坊或區塊鏈視為一個世界計算機,我們可以借鑑現有計算機體系,以更好地扮演其中的角色。因為每個組件都具有巨大的市場價值,例如,以太坊的 Layer 1 可以類比為早期的 CPU,具有基本計算能力和有限的儲存能力。另一方面,DA 則更像內存。

在內存和 CPU 之間,我們需要數據散列和預編譯來傳輸數據。Coredata 類似於寄存器,我們還需要模塊化插件,如 GPU 等高性能計算設備。在區塊鏈網路中,通過 DA 和零知識證明等方式,實現計算數據的溝通。此外,我們還需要大量儲存,將數據從內存複製到硬盤。最後,我們還需要鼠標、鍵盤和顯示器等設備,類似於我們現在使用的 MetaMask 和 Web3 協議。

借鑑成熟的計算機體系並吸取經驗,我們可以設想未來的計算機世界體系。當然,我們也可以將硬盤連接到其他計算機上,例如其他 Layer 1 設備。但是,如果一個 Layer 1 沒有良好的 DA 層和內存,數據傳輸和儲存的速度和帶寬將受到很大限制。

一個沒有 CPU 和內存的計算機是無法啟動的,這是非常關鍵的一部分。在具備這些基本組件後,我們可以將 GPU、顯示器和硬盤等設備組合在一起。在開發 EthStorage 和 Web3 協議時,我們支持多鏈並採用模塊化方式接入其他網路。只要這些網路具備基本的執行層和 DA 層,它們可以是其他 Layer 1 或 Layer 2。在接入 Layer 2 時,EthStorage 實際上在某種程度上成為了 Layer 3。這是我們對未來世界計算機或區塊鏈整體架構的展望。

Ye Zhang:

我認為模塊化區塊鏈目前確實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敘事,即執行和數據分離。然而,至少對我們來看,我們目前仍然將以太坊視為最重要的數據層。關於 Rollup 的定義,有各種各樣的解釋,因為各種 Rollup 正在出現。目前,大部分社區接受的一個定義是,你至少需要將數據發布到 Layer 1,即使你不發布證明,你也需要將數據發布到以太坊上,這樣才能繼承以太坊的安全性。因為大部分人認為,只要數據上鏈了,無論是通過其他節點、全節點還是輕節點,至少能得到一個確定性的結果,它一定是最終確定的。

關於各種 Rollup,它們的思想主要是你是否相信這個結果取決於你自己的選擇,你自己選擇的全節點或輕節點。例如,Optimistic Rollup 會說「我來挑戰你」,而 zkRollup 會說「我一直證明你是對的」。實際上,所有這些 Rollup 只是為了確定一個觀點,決定我是否相信你的數據,以及我是否相信你的資金可以從你那裡橋接出來。

因此,至少對我們來說,我們希望我們的平台始終信任以太坊的數據層,並堅持做一個 Rollup。我們也會努力推進數據分片(Data Sharding)的進程。我認為唯一需要關注的是這個時間點,即它到底什麼時候能實現,以及需要多長時間。在此之前,我們是否需要採取過渡措施?這主要取決於我們對數據分片的時間線的估計。如果我們估計它需要五年才能實現,那麼我們可能會採取一些中間措施。但如果我們認為它會在一個合理的時間範圍內實現,我們仍然會堅持這個方向。

過度模塊化可能並不是一個好事。之前我們觀察 Layer 2 的情況時,可能只有九個 Layer 2,每個都有自己的安全屬性,如合約是否可升級、Sequencer 是否去中心化、是否開源以及是否經過審計等。對於 Layer 2 來說,這些安全屬性非常棘手。例如,合約可升級的情況下,如果一個不太合規的 Rollup 真的做了一些壞事,可能瞬間就被發現。如果大眾不了解不同 Rollup 的屬性以及它們之間的權衡,並且已經有 100 個 Rollup 可供選擇,可能會出現一些安全性問題。因此,我認為最終可能還是會有幾個主要的 Rollup 提供絕對的安全性,並且大家對其屬性有一定的保證,同時具有良好的可組合性。在此基礎上,無論是並行開發一些應用層的 Layer 2,還是在其上部署 Layer 3,都有可能緩解 Layer 2 的壓力。這時候,他們可以選擇使用其他的數據層或其他方式,只要社區形成共識,他們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進行創新。

然而,我們希望成為最符合社區需求的 Layer 2,並協助進行一些研究和推動一些工程方面的進展。我們希望我們的平台絕對安全、絕對去中心化,並在此基礎上進行各種創新,無論是更瘋狂的創新還是其他任何形式。

原文連結

暢行幣圈交易全攻略,專家駐群實戰交流

▌立即加入鉅亨買幣實戰交流 LINE 社群(點此入群
不管是新手發問,還是老手交流,只要你想參與虛擬貨幣現貨交易、合約跟單、合約網格、量化交易、理財產品的投資,都歡迎入群討論學習!

前往鉅亨買幣找交易所優惠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