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澳洲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區塊鏈

從白宮到Web3:扒一扒Arbitrum創始人Ed Felten的過往

BlockBeats 律動財經 2023-04-03 14:30

cover image of news article
律動財經圖片

周末,Arbitrum 社區關於 DAO 金庫 Token 分配的提案引起了劇烈的討論,團隊在社區投票沒有通過,甚至是沒有結束前,就將 Token 轉移到了團隊和投資機構的錢包中(BlockBeats 注,更多關於 AIP-1 提案的有關內容請閱讀《先斬後奏?Arbitrum 基金會欲通過提案操控 10 億美元去向》)。在「DAO 名存實亡」的陣陣聲討中,也有人開始了解 Arbitrum 團隊背後的故事。

「Lab experiment」

Edward William Felten,1963 年 3 月 25 日出生。Felten 就讀於加州理工學院,並於 1985 年獲得物理學學位。1986 年至 1989 年,他在加州理工學院擔任程序員,參與了加州理工學院的一個並行超級計算機項目。隨後,他在華盛頓大學攻讀計算機科學專業的研究生。1991 年獲 MS 碩士學位,1993 年獲博士學位,論文是關於開發並行處理器之間通信的自動化協議。

1993 年,他作為助理教授加入普林斯頓大學計算機科學系,並於 1999 年晉升為副教授,2003 年晉升為教授。2005 年,他成為普林斯頓資訊與技術政策中心(CIPT)主任。他還曾擔任律師事務所、公司、私人基金會和政府機構的顧問。2006 年,他加入了伍德羅·威爾遜公共和國際事務學院,研究領域拓展至公共關係。從 2006 年到 2010 年,他是電子前沿基金會 (EFF) 的董事會成員。2010 年 11 月,他被任命為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的首席技術官。

Ed Felten 作為 CIPT 主任的影音演講,圖源來自網路

2012 年和 2013 年間,Ed 回歸了自己的教學崗位,並開始接觸和研究比特幣及區塊鏈技術。Ed 對比特幣的研究工作始於他寫的一篇關於比特幣挖礦機制的動態和穩定性的論文。當時大家都認為比特幣系統是穩定的,如果每個人都按照自己的動機行事,那麼必然的結果就是每個人都按照比特幣的規則行事。但是 Ed Felten 證明了事實並非如此,有無限多的結果是穩定的,不過與比特幣的書面規則不同。

從那時起,他就啟動了幾個與比特幣相關的項目。比如構建工具來跟蹤和診斷比特幣參與者用來傳播有關正在發生的事情的資訊的對等網路的行為、研究礦池的動態、新型的雙花攻擊以及參與者應該如何防禦,以及使用比特幣協議設計一個去中心化的預測市場。

與此同時,一個叫做「智能合約」(Smart Contract)的新概念也吸引了 Ed 的注意,對於從小就開始接觸軟體和編程的他,智能合約的概念一下讓他想起了 90 年代奔騰的網路產業。「智能合約將成為新的軟體平台」,Ed 告訴自己和身邊的同事,自此,他又開始了有關智能合約未來發展的研究。在看到比特幣網路潛在的擁堵問題後,Ed 果斷地確定了自己的研究方向——擴容性解決方案。記住,這時區塊鏈世界還沒有以太坊

時間來到 2014 年,IFP 技術(Interactive Fraud Proof)為區塊鏈的擴容性問題提供了新的可能:一個側鏈(Side-Chain)或二層鏈(L2-Chain)可以在享受底層鏈安全性的情況下,將所有運算環節搬到鏈下完成,大幅提升區塊鏈的運行效率。

這一學年的 Ed,成天呆在自己的辦公室里,手拿紙幣對着白板繪畫各種關於 IFP 技術堆棧的圖表和線程。到了秋季學期,Ed 的一位教授同事開設了一門區塊鏈課程,結課作業是:以小組為單位,設計一個基於區塊鏈的項目。沒多久,一個 6 人小組找到了 Ed,並開始與他學習和探討如何搭建一個架在底層鏈上的「擴容鏈」。

2015 年初,在普林斯頓大學計算機學院的一間教室里,Arbitrum 以結課作品的身份首次展示在大家眼前。三個智能的學生拘謹地站在白板前,向教授和同學介紹着這個只有假想底層鏈的「L2 擴容鏈」。

Arbitrum 的結課展示,圖源來自網路

和在場的大部分學生一樣,Ed 對這份結課作業十分滿意,並打算以 Arbitrum 為切入點,仔細研究 Roll-Up 技術的未來。但意外的是,正準備開始大展身手的 Ed 突然接到了來自白宮的電話,邀請他前去協助技術安全方面的工作。

2015 年 5 月 11 日,Ed Felten 被任命為白宮副美國首席技術官,為僅剩最後一年任期的歐巴馬政府提供技術安全保障,而這段時間的工作,極大程度上改變了 Ed 對「壓力」這個詞的看法。「儘管在 Web3 創業同樣要對很多人負責,但這根本無法與做總統的顧問相提並論」,Ed 常對身邊的朋友說,「總統做的每一個決定,都影響着數千萬人的生死」。由於超負荷的工作壓力和需求,Ed Felten 完全沒有時間和精力去考慮自己學術上的事業,「Arbitrum 計劃」的開展也陷入停滯。

在白宮擔任副首席技術官的 Ed Felten,圖源來自網路

2018 年 1 月,Ed Felten 重新回到了普林斯頓大學,繼續研究計算機技術。在那年的一場談論 AI 未來的計算研究協會峰會上,Ed Felten 似乎對區塊鏈和加密貨幣失去了興趣。在回答觀眾關於加密貨幣的問題時,Ed 說道:「我認為加密貨幣的確提供了不同的支付方式,但在很多交易場景中,圍繞支付的成本和挑戰比圍繞信任責任和風險產生的問題要少」。

2018 年,Ed Felten 在計算研究協會峰會上發表關於 AI 技術的演講,圖源來自網路

幾個月後的一天,Ed 的兩位博士學生史蒂文·戈德費德(Steven Goldfeder)和哈里·卡洛德納(Harry Kalodner)找到了他,並向他提出了一個邀請:「嘿,還記得那個叫 Arbitrum 的東西麼,我們再做一個吧」。「Sure!」,就這樣,Ed 不假思索便接受了自己學生的邀請。

2018 年 8 月,Harry Kalodner 在第 27 屆 USENIX Security 上發表了三人共同完成的學術著作,名為《Arbitrum: Scalable, private smart contracts》,論文的主要內容是通過創建 Arbitrum 來解決在不影響安全性的情況下擴展以太坊的問題。同年,三人聯合創立 Offchain Labs,Arbitrum 正式立項。

2018 年 USENIX 安全研討會 Harry Kalodner 介紹了 Arbitrum,圖源來自網路

Arbitrum 簡要編年史

我們都知道,作為以太坊的 Layer 2 擴展解決方案,Arbitrum 自 2020 年推出上線以來,成功克服了許多最初面臨的挑戰,並經歷了一系列的發展和發展。在聊到最近熱議的「DAO 事件」和 (AIP-1) 提案之前,我們先來簡單回顧一下 Arbitrum 重要的開發經歷。

2020 年 2 月,Arbitrum 的第一版測試網上線,僅支持 DAC 特定應用鏈且無合約部署。2020 年 10 月,Arbitrum 新一輪測試網和一般合約部署部署上線。

2021 年 1 月,OffchainLabs 在 Arbitrum 測試網上推出了一批針對 DeFi 生態系統的 Demo 產品。同年 5 月,公司部署了 Arbitrum One 測試網,有超過 250 個團隊申請接入。9 月,Arbitrum 推出了主網 Arbitrum One,並宣布完成了一輪 1.2 億美元的 B 輪融資。

2022 年 6 月,Arbitrum 推出了 Odyssey 奧德賽項目,允許用戶通過參與 Odyssey NFT 推廣活動或使用 Arbitrum 生態系統來獲得獎勵。原本計劃運行 8 周的 Odyssey 項目,在第一周後就被暫停了。暫停的根本原因是新用戶的大量使網路擁堵,導致 gas fee 太高,甚至已經超過了以太坊主網的 gas fee,這也讓他們之後大刀闊斧地發布了基於 WASM 架構的 Nitro 主網。

2022 年 7 月,Arbitrum 宣布構建了新鏈「Arbitrum Nova」,接着在 9 月 1 日又宣布成功將 Arbitrum One 升級到 Nitro 版本,提高網路速度並降低交易成本,並在交易量和日活用戶上遠遠領先於 Optimism,市場市佔率高達 52.5%。

2023 年 2 月 7 日,Offchain Labs 開發團隊宣布將於今年為 Arbitrum One 和 Arbitrum Nova 推出下一代編程環境 Stylus,Stylus 的速度快了一個數量級,可以削減費用,且能與以太坊虛擬機完全互操作,甚至被稱為是以太坊虛擬機的升級版「EVM+」。

自推出上線以來,Arbitrum 經歷了一系列發展,包括部署測試網路、推出 Odyssey 項目和發布 Nitro。最近的 Nitro 升級和即將推出的 Stylus 編程環境展示了該平台致力於為以太坊用戶提供快速、高效和低成本的解決方案。甚至在 3 月 23 日,Arbitrum 日交易量創下了 130 萬的歷史新高,相比之下,以太坊主網的交易量為 108 萬筆。

可以說在此之前,Arbitrum 的營運是非常成功的,社區也非常愛戴 Arbitrum,但就在 ARB Token 空投幾天後,Arbitrum 卻發生了一起「DAO 事件」風波,事件起因還要回到 (AIP-1) 提案。

AIP-1「翻車案」

3 月 28 日,Arbitrum 社區在 Snapshot 上發起 Arbitrum Improvement Proposal 1 (AIP-1) 提案投票,提案內容為擬引入由 ARB 持有者管理的去中心化自治組織結構 ArbitrumDAO,Arbitrum 基金會也將為 ArbitrumDAO 社區服務並受其管理。

然而投票還未結束,AIP-1 提案也尚未通過。卻被 Patrick McCorry 部落格文章爆出,Arbitrum 基金會卻已經事先創建了一個地址名為「Arbitrum DAO Treasury2」的多重簽名錢包,收到近 7 億枚 ARB Token,且已經提前出售了 ARB Token 以換取穩定幣,這立刻引起了社區熱議,並引起了持有人不滿。

社區和一些合作方對 Arbitrum 團隊和所謂的治理感到極度失望,認為 AIP-1 並不是一次真正的投票,是把 DAO 原則直接扔到窗外。在未經社區同意之時,提案內容就已被執行,這樣的投票又有何意義呢?

在多番壓力下之下,4 月 3 日,Arbitrum 官方幾次三番在社交媒體上針對此事做出回應,Arbitrum 的去中心化治理正按照原本的計劃進行,但很多決定必須在 DAO 正式啟動之前就做出。AIP-1 提案的目標是讓社區參與初始決策,最終讓 Token 持有者通過 DAO 投票批准初始決策和框架。 在重要的爭議點上,Arbitrum 表示否認,基金並沒有在 AIP-1 提案未獲投票通過之前出售 5000 萬枚 ARB。其中 4000 萬枚 ARB 已作為貸款分配給金融市場領域的成熟參與者,剩下的 1000 萬枚 ARB 則被兌換成法幣以用於支付營運成本。

隨著 Blockworks Research 和 Arbitrum 生態最大治理代表 TreasureDAO 的公開反對,「DAO 事件」影響再次升級。

Blockworks Research 公開表示對這一提案投出反對票,並痛斥 AIP-1 意味著當前社區治理狀態的倒退。隨後 TreasureDAO 也表示已對 Arbitrum 基金會提出的 AIP-1 提案投反對票,並要求 Arbitrum 重新提交一份提案,其中需要更清楚地說明特別撥款計劃的範圍,以及對 AIP-1 提案進行拆分。對此,Arbitrum 承諾將解決從社區收到的反饋,並在本周對該提案的每個部分進行重新修改。

截止撰文時 4 月 3 日 11:15,據 Snapshot 最新投票數據顯示,Arbitrum 基金會發起的綜合治理包 Arbitrum 改進提案 (AIP-1) 從最初 81.7% 贊成反轉為當前的反對票比例為 82.58%。

AIP-1 提案的投票將於北京時間 4 月 4 日 6:13 結束,在如此大的輿論壓力之下,AIP-1 提案通過的可能性極小,那麼接下來 Arbitrum 會如何收場?社區的每一個人都很想知道,BlockBeats 也將持續關注。

原文連結

暢行幣圈交易全攻略,專家駐群實戰交流

▌立即加入鉅亨買幣實戰交流 LINE 社群(點此入群
不管是新手發問,還是老手交流,只要你想參與虛擬貨幣現貨交易、合約跟單、合約網格、量化交易、理財產品的投資,都歡迎入群討論學習!

前往鉅亨買幣找交易所優惠

文章標籤

鉅亨號貼文

看更多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