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時事

“代工不會沒前途”路在哪裏?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5-04-30 07:58


王珍

4月28日傍晚5點半,中山南頭鎮穗西工業區月桂西路,一幢不起眼的四層工業樓前,一群下班的女工爭先恐后地打卡,湧出“樂途”公司大門口。樂途只是中山市成百上千家中小型代工廠之一,它生的八成電風扇出口美國。不過,今年生意淡了一些。


忙了一天的樂途老闆黎明陽,領《第一財經日報》記者上到他辦公樓三樓的風扇陳列室。相比於有點暗、有點亂的工廠車間,這是他更引以為豪的地方。他指一把仿古的落地工藝扇,“我們不只能做簡單的風扇,很快我們將在京東籌,做裝飾風扇”。

今年,國家提出“一帶一路”戰略,有專家認為中國的代工業已經喪失了勞動力成本優勢,這些代工業務將向非洲、東南亞等新興國家轉移。中國代工業真的沒得做了嗎?海外自主品牌、工業4.0喊得也很多,但代工廠如何理性地做品牌、上自動化呢?

出口代工之困

這個月剛剛在廣州參加完2015年春交會(第117屆廣交會),黎明陽感嘆,石油、材料一跌價,客戶就來壓價,沃爾瑪已提出減價要求。“客戶要求我們降價3%,我們實際綜合成本沒降3%,利潤又薄了。”

他算了一下:今年4月與去年4月比,銅(用於電線)去年50000多元/噸,現在43000元/噸,相差約一萬元;塑料ABS(用於注塑件)去年14000多元/噸,現在13000多元/噸,相差一兩千元;但是,人工今年比去年增長了15%左右。

做了12年代工,樂途一年銷售額已達到1億元人民幣,租用了15000平方米的廠房,請了300個工人。如今,卻走到了新的路口。黎明陽后腦勺的頭髮,已變得有些花白。

2002年,黎明陽開始做代工,那時很山寨,買些配件,組裝一下,才十多個工人。三年后,工廠達到三四十人,車間大了,從簡單的一兩款品開始,從公模(公開買到的模具),到有自己的模具。再過三年,100多人,考慮到平衡市場,延伸到暖爐品,品還要創新,風扇往中端轉,客戶從西非、東南亞、東歐擴展到西歐。創業九年后,工廠200多人,轉做大的客戶,因為大買家訂單穩定、風險少,美國訂單占了八成。

2012年最好時期,樂途進入了沃爾瑪、Homdepot等美國幾大主流零售商。阿里巴巴收購易達通做出口平台,還邀請黎明陽去杭州做講師,分享外貿企業從小型做到中型的經驗。

但是,現在的外貿又不好做了。

“如果我們不減價又困難,它(美國大型零售商)以此為藉口,對各個供應商壓價,而國內廠商競爭激烈。”黎明陽,“歐元、俄羅斯盧布匯率下跌,客戶先減少庫存,再放訂單出來,中國出口歐洲都受此影響,歐洲市場低迷。”

“好在我們八成美國訂單、兩成歐洲訂單,受此影響小。”但黎明陽坦言,美國的高端訂單也少了。

樂途還算好的了。在黎明陽的印象中,七八年前,東莞市公路沿途兩邊,晚上9點還有不少工廠亮燈,現在許多不亮燈了。“我有個客戶,將東莞一家一萬人的代工廠關掉了。”東莞每平方米廠房的租金曾高達14~15元,現在降至9元。以前,東莞工廠做“三來一補”的加工貿易多,現在空置率較大。東莞的狀況還影響到順德、中山。“不少同行倒閉,南頭鎮一年做10億人民幣的櫻達電器倒了,一年做1000萬~2000萬元的也有50~60家倒閉。家電、傢具業如果是人工密集型的,都容易倒閉。南頭鎮的廠房租金,2011年最高峰時14元/平方米,現在跌到10元。”

不單小型企業,中大型企業也受到影響。

同樣位於中山市南頭鎮的奧馬電器,是中國出口歐洲冰箱數量最多的代工廠。奧馬電器副總裁姚友軍前一段時間剛去了歐洲市場考察。他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歐洲企業的選擇是,要麼在義大利、瑞士的工廠生,要麼在東歐、土耳其生,要麼在中國。歐元貶值后,他們也很疑惑,想把一些冰箱放到歐洲生。但他們經過價值鏈分析,認為保持現在的型號放在中國生,是最好的選擇。”因為歐洲的經濟已經不允許把製造業拉回去,人工高、經濟弱,在經濟不好的時候投資,風險大。繼續往外做,中國還是土耳其?中國也有優勢,但不是對優勢,是相對優勢。中國製造還是合算。所以,雖然匯率糟糕,今年出口訂單穩定,去年訂單量增長15%,今年增長10%。我們的大客戶,沒有減少訂單,訂單還有所增長。”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家電生基地。據中國機電進出口商會副會長王貴清介紹,2014年,中國彩電的生能力占全球能的90%;手機能占全球能的70%多;個人計算機能占全球能的90%;空調也占全球能的80%;冰箱占全球能的50%以上;洗衣機占全球能的40%;大多數小家電,80%的生也在中國。這麼大的能支撐了中國電子、家電品的出口份額。

留住90后

晚上6點半,吃完晚飯的女工們,又陸續回到樂途的廠房裏,繼續挑燈夜戰。

黎明陽帶本報記者走進注塑車間,這裏有一排注塑機,每台機器后面都有一個工人在操作,把塑料壓成零部件。“她們晚上從6點半干到9點半,一天工作接近10個小時。做得好的注塑工,一個月可以拿到4000元工資”。

在樂途的工人裏,只有20%是中山本地人,80%是外來務工者。吃苦耐勞的外來工,支撐中國家電代工業的根基。不過,近年,招工難已是珠三角的普遍現象。

奧馬電器的五廠,主要生兩門、三門冰箱。負責五廠管理的人事科長譚運平,是個80后的小伙子。他告訴記者,今年3月起,工人的保底工資升至2700元,去年是2600元,旺季時月薪達到3500元。“我們這裏三條生,一天兩班最高峰可做9000台冰箱。但現在沒做到,一是品難度不同,像伊萊克斯冰箱要求很高;二是過完春節,一些工人流失,3月后又要重新招工、培訓,他們熟練有一個過程。”

譚運平,奧馬五廠的2100名工人中,大部分來自廣西,還有一些來自四川、湖南。他指五廠馬路對面的奧馬生活區大樓:“公司包住,吃只需五元一餐。但新工人從招進來到穩定住至少要一兩周。”

80后、90后,已逐漸成為工廠工人的主力軍。這一代人,跟他們的父輩不同,除了收入之外,他們還希望更豐富的生活。讓他們適應相對單調的工業區生活,得費些心思。

當然,對於利潤本來就薄的代工廠來,這種自動化只能循序漸進,不能盲目超前投入。

姚友軍坦言,奧馬每年凈利潤大約都在2億元,去年增加了幾千萬元的國內市場品牌投入,影響了利潤。奧馬在自動化投入上,也要找到平衡點。

去年收入45億的奧馬,只是部分試水自動化。記者在車間看到,冰箱箱體從直立到橫放,已由機械臂操作;冰箱門板由機床一次自動衝壓成型;吸箱機,一邊是全自動化機器,另一邊是人工操作機床;而大量組裝工序仍由工人在流水線上完成。

姚友軍解釋,冰箱有發泡流程,為保證裏外部件不變形,許多工序還要用人力,如果全部實現自動化,固定投入將很大。“保證質量的自動化投入,我們一定要投;至於提高效率、降低工人數,我們需要平衡。如果投入1000萬元、減少2000萬人工開資,就投;如果只減少500萬人工開資,就不投。歐洲、美國,就是設備投入太大,沒找準平衡點。”

“我們每年的自動化設備引進目標,就是在現有基礎上,保持10%的工人縮減,並在自動化投入與固定資折舊之間找到平衡點。”姚友軍直言,雖然現在印度、越南等新興國家的人工低於中國,有的甚至只有國內十年前的水平,每月工人工資600元。但是,中國企業通過提升生效率,抵消人工上漲的壓力,奧馬2012年單班生800台,現在2500台。“業內最高3000台,我們生效率提升仍有空間。”

“代工還有得做”

黎明陽的兒子,現在就讀一所外貿學校,但並不願意子承父業。因為做出口代工,賺的是辛苦錢。晚上,夜班工人在忙碌,黎明陽夫婦也沒有。國內晚上7點,正好是大洋彼岸美國的清晨7點。“客戶一早發的郵件,我們可以馬上回復,不用隔一天。”黎明陽,他們一般晚上十一二點才回家休息。“白天各個部門來找你簽字,晚上才靜下心來跟客戶談價錢。”黎太太補充。

雖然利潤變薄,但樂途今年仍計劃在半自動化上投資。“我們一條生30~40人,客戶現在許多廠只有一半人。我們原來四人做測試,現在同時做四件、一人檢測;還會引入自動打包機。如果不是這樣,每年兩位數的人工遞增,我們頂不住。”

黎明陽的確有壓力。印尼、印度、泰國、越南,雖然供應鏈不及中國完善,但人力比國內便宜三四成。還有南美洲的巴西,興建大批工廠,有5億人口,工業成熟,現在散件出口過去組裝,遲一下估計連散件也不能出口了。東歐地區,捷克、俄羅斯也很進取,當地勞動力成本低於西歐、北歐和南歐,又更靠近消費市場。

“我們的對手不止越南。”黎明陽,歐洲經濟不好,希臘一個辦公室文員的月薪5000元人民幣,中山3000多元;運費,中山運到德國一個貨櫃3000美元,由捷克、土耳其運只需幾百美元。“除了製造成本,東歐的物流成本優於我們。”

“我們的競爭變得全球化,中國以前被稱為世界工廠,現在世界工廠去到全球各地。”黎明陽的想法,就是調整品和市場結構,繼續專注於風扇、暖爐,但試做一些高檔的裝飾扇;除了歐美,還去拓展一下南半球的市場;並開始試水做自己的品牌,國內即將與京東籌做裝飾電扇,在美國則與亞馬遜洽談,計劃開設境外的網店。。

去年,奧馬以“年輕人的第一台冰箱”為口號,開始在國內正式做品牌。在奧馬冰箱的量中,目前50%是出口代工,30%是國內自主品牌,20%是國內品牌代工。姚友軍,未來這一比例將維持穩定,但規模會擴大,並向高端延伸。今年6月,奧馬第六工廠將投,生更高檔的對開門冰箱,自動化程度達到70%,將為奧馬新增冰箱能350萬台。

姚友軍認為,服裝、鞋等純勞動密集型業,將逐步轉移到越南、孟加拉國。但是,家電有一定技術含量,而且需要大量配套零部件,目前中國家電的業鏈是全球最完善的,其他國家很難一下子趕上。“目前中國冰箱能只占全球50%,未來還有進一步轉移的空間。”

“中國既是製造大國,也是消費大國。”姚友軍,冰箱的溫控器、壓縮機、蒸發器和冷凝器,中國的工廠都具備規模優勢。“中國有巨大的業鏈的規模效應,雖然歐洲技術、設備領先,但人工高,競爭力仍弱於中國。我們人工占總成本大約5%~6%,所以比較競爭力不能只看人工因素。”

奧馬去年冰箱出口390萬台,今年出口沖450萬台,計劃2018年出口做到600萬台,冰箱、冷櫃屆時的能達到1000萬台,以確保在未來的行業洗牌中不被“洗”掉。為此,奧馬今年還積極開拓美國市場,“未來三年美國市場將有大增長。”姚友軍。

記者看到,奧馬車間的看板顯示,它為伊萊克斯、TCL、蘇寧等20多個國內外的品牌和零售商代工;而奧馬的研發大樓正在掛LOGO。姚友軍認為,“代工永遠有市場,奧馬只要保持在冰箱代工中的效率領先,就有空間。”

即使TCL這樣年收入過千億的大集團,也沒有放棄代工。TCL在香港地區的上市公司通力電子,便以代工為主業。TCL集團董事長李東生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代工不會沒有前途。全球代工企業,鴻海做到了極致,挺成功的。通力電子在香港上市的子公司將圍繞音響相關業做深。珠三角代工業仍有前景,前提一是保持代工的效率、速度、成本領先,二是一定要有技術優勢。”製圖/蔣皓明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