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之日記》香江終可除罩見,恒大再累內房股
經濟通新聞 2023-02-28 17:03
《鍾之日記》2月28日,香港天氣:晴。香江魚缸:跌。祖國股市:升。
美國聯儲局加息憂慮稍為消退,美股周一(27日)反覆向好,加上人民幣回升,香江魚缸連跌五日後,一度反彈逾兩百點,續展開20000點攻防戰,可惜收市回吐157點。
恒指高開76點,早段曾升逾200點,其後升幅收窄,恒生指數半日反彈82點,報20025點,重上二萬關及250天線(約19962點),但午後買盤未有跟進,大市升幅收窄,之後更加轉跌,最終收市報19785,跌157點或跌0.79%,主板成交1424.73億元。國企指數報6581,跌88點或跌1.33%。恒生科技指數報3925,跌64點或跌1.62%。
三大中資電訊股造好,中聯通(00762)升5.3%,中電信(00728)、中移動(00941)齊齊升2.6%。
香港人連戴三年口罩的日子終於終結!特首李家超宣布,明日(3月1日)全面解除口罩令,包括室內、戶外及乘搭交通工具,均毋需佩戴口罩。李家超表示,取消口罩令基於幾點考慮,一是據數據顯示本港疫情受控、並無大反彈的跡象;二是香港已建立廣泛及全面防疫屏障,重點人群無出現爆發,包括醫院、院舍及學校等;三是病毒變異並無變壞;四是冬季流感及呼吸道感染已臨近尾聲,風險可控。他又指,香港進入拼經濟、拼發展時期,將「由治及興,全面提速」。
*滬指止四連跌,2月累升0.74%*
今日A股市場坐過山車,滬綜指先窄幅上升,午後因北上資金流出而一度倒跌,但尾盤多板塊上漲,引領滬綜指收盤上漲0.66%,止四連跌,深成指上漲0.7%,創業板指上漲
總計全月,滬綜指升0.74%,連續第二個月上升,深成指則全月下跌1.81%。
據美媒報道,美國總統拜登計劃大幅放寬原定的對華投資限制,除了晶片行業之外,不會限制美國資金投資中國其他的高科技領域,但在進行有關交易時應通知美國政府並披露投資細節。
*香港1月出口創近七十年來最大跌幅,航運股恐慌*
香港1月外貿數據慘跌,整體出口按年下跌36.7%,創近七十年來最大跌幅,差過市場預期的27.6%,較12月的28.9%跌幅進一步擴大。期內進口按年下跌30.2%,跌
幅大過市場預期的23.1%及前月的23.5%跌幅,為逾55年來最大跌幅,貿易逆差則收窄至254億元,大過市場預期的170億元,但較12月的516億元收窄,或反映進口跌幅擴大。
按地區劃分,輸往中國內地的出口佔整體出口近一半,1月相關出口按年下跌43.7%,跌幅較12月的30.4%擴大,輸往美國的出口亦下跌28.8%,跌幅亦多過12月18.9%。
大新銀行經濟研究及投資策略部認為,內地與香港恢復全面通關,加上疫後經濟活動逐步復常,預料內地需求或有所改善。若內地經濟未能進一步加快及外圍經濟更疲弱,今年全年整體出口有機會跌約5%。
進出口數字大跌,即使波羅的海乾散貨指數(BDI)七連彈,升破900點仍難助航運板塊。航運股今日回吐,東方海外(00316)挫4.6%,海豐國際(01308)急跌3.8%,中遠海控(01919)跌1.5%,招商局港口(00144)跌1.1%,中遠海能(01138)跌0.9%。
*恒大清盤迫在眉睫,內房股緊張*
作為全國最大的房地產發展商,中國恒大(03333)將於3月20日在香港面臨清盤呈請聆訊,據外電引述知情人士指,尚未與主要債權人就境外債務重組方案達成協議,而該方案對避免被法院可能下發清盤令至關重要。
從報道內容分析,恒大債務重組的最大爭議在於其提出的「以股代債」方案,恒大僅希望以其子公司恒大汽車(00708)和恒大物業(06666)的部分持股來償還債務,但債券持
有人要求恒大將其所有子公司持股拿出來償債。另外,恒大及債務人就償債持續及公司治理方面都有分歧。
恒大債務問題若處理不好,則中國監管部門近月以來所做的一系列馳援房企措施則付諸東流,內房股今日急跌,旭輝控股(00884)暴瀉16%,時代中國控股(01233)挫5.8%,龍光集團(03380)跌5%,碧桂園(02007)跌4.8%,寶龍地產(01238)走低4.7%,富力地產(02777)跌4%,遠洋(03377)跌3.9%,潤地(01109)跌3.3%。
另外,據外電引述知情人士報道,摩根大通考慮推出新的亞洲信用指數,作為現有亞洲信用指數JACI的「加強版」,中國資產的權重從現有指數的約43%大幅下降至約30%,報道分析內地房地產企業發行的美元債券表現糟糕,對追蹤該指數的投資者造成了打擊,因此摩通被要求調整產品權重。
*編者按:本文只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經濟通》、編者及作者無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