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澳洲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科技

俞敏洪:教育的目的是對一個人全方位的打造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5-04-29 11:24


俞敏洪:教育的目的是對一個人全方位的打造

和訊科技訊息 4月28日-30日,全球移動互聯網大會(gmic2015)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召開,本次會議以“移生萬物”為主題,探討移動互聯網的未來發展趨勢。和訊科技將對本次會議進行全程報導。


4月29日上午,長城會總裁薄益群、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董事長俞敏洪、minerva大學創始屆學生李一格進行新一輪對話。對話內容涉及在線教育的發展、教育的最終目的等。

俞敏洪認為,在互聯網普及的今天,區別移動互聯網與傳統行業或者把二者隔離已經是不可能的事情,而整個世界的教育會因為整個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帶來兩個成果。其一是教育的普遍性問題得到解決;其二則是教育的效率得到提升。

俞敏洪稱,教育的目的是對一個人全方位的打造,培養一個完整的心理健全的積極向上的勇於探索的人,成績並不能代表一切。但無論是何種教育方式,無論是在線教育還是地面教育,或者是兩者結合的方式,現在都是能實現的。

此外,對於bat進軍教育平臺,俞敏洪表示,寡頭模式在這里表現的並不明顯。bat的進軍依然沒有阻擋一些垂直性的專注的小型的線上教育機構的發展,而且也沒有影響到地面的教育機構。

以下為對話實錄:

薄益群:俞老師是第一次做客gmic,俞老師去年有一個事故滑雪骨折,養病了很長時間,這段時間俞老師對他身體上的痛和心理上的痛有一個描述,在與此同時俞老師也非常積極陽光地描述了病痛給他帶來的種種的好處,比如說有了更多的時間讀書、有了更多的時間思考新東方的未來,既然是移動互聯網大會,我想聽聽俞老師關於移動互聯網與新東方之間關係的最新的思考,好不好?

俞敏洪:其實我是這么想的,現在在區別移動互聯網與傳統行業的區別,或者說要把它隔離開來,已經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了,就像現在如果說任何一個行業跟移動互聯網不相關的話,就想問問你,你每天吃飯喝水到底吃不吃一樣這個概念,所以它在滲透著每一個行業。教育行業也不例外。比如說等會兒一格上來的新型大學minerva是通過移動互聯網時代才能達到的一件事情。我整體來說,整個世界的教育會因為整個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帶來兩個成果。

第一個成果,教育的普遍性問題得到解決,即使現在你在三區,其實你只要愿意學習,也可以收到哈佛大學教授的課程體系,從網易最開始的公開課開始,到現在的mooc課程當中接近一萬多門課了。

第二個問題呢,我覺得教育的效率會得到提升,因為互聯網時代通過大數據和云計算,可以使我們對所有的學生進行個性化的分析,並且給他提供個性化的輔導方案。

薄益群:那具體這么說吧,我們有個數字,據說現在每天平均會有兩家新的公司在從事互聯網的教育。

俞敏洪:我個人估計可能還不止兩家,每天從世界范圍不說了,中國我估計每天至少有八到十家新的跟教育相關的移動互聯教育,應該這么說,它不是互聯網教育,也不是地面教育,是移動互聯教育公司,不算是一個大的數字,我這兒每天能收到三到四份新的商業計劃書,有關教育,那還有不來給我的呢?對不對。

薄益群:我知道俞老師肯定是非常非常忙碌了,我還是看到您最近一年出席了不少活動,尤其是關於互聯網教育方面的創業比賽,您出現了很多次,在這個方面既然有這么多的年輕人創業在這個領域。您覺得在這里邊有哪些具體的垂直領域?或者您對這些年輕的創業者有什么具體的建議呢?

俞敏洪:我是這樣想的,移動互聯教育所帶來的改變,是對於每一個教育領域的改變。你很難說是哪一個垂直領域,每一個垂直領域都在發展,而且每一個垂直領域不止一個垂直應用,除了那個大的平臺咱們不說以外,c2c的平臺,b2c的把教師機構和學生嫁接來的平臺,還有學生和學生之間的,老師之間嫁接的平臺,假如說以0到6歲為例,可能有的是做的把幼兒園的老師和家長、和孩子連接起來,有的專門為幼兒園的老師提供教學工具和教學內容的,有的是專門來對家長在家里如何對孩子進行家庭教育和對孩子進行成長的教育相關的垂直領域。也就是說教育的多樣性的特點導致了教育的發展,不管是在地面教育領域,還是在移動教育領域都呈現著分散性的特征、碎片化的特征,而且我們很難想象有這樣的一個教育活動是能夠把從幼兒教育一直到大學教育的,全部的幾十年的橫向教育聯系起來的。更何況現在教育的發展方向實際上是在把線上的移動互聯的應用實際就用到線下了,就是線上和線下的結合。現在是線下到線上,或者是線上到線下,實際上我個人的感覺是線上和線下總加才能完成教育的體系,而所有的體系只能體現一個特征,就是加強兩方面的東西。第一方面學習的效率的問題,第二方面溝通的效率問題,實際上就解決這兩個問題。

薄益群:既然有這么多創業公司在這個領域的話,您對市場競爭怎么看呢?比如說我在一個報導上也看到過bat大的互聯網公司也都開始做教育了,bat的創始人也都是您的朋友,我不知道是不是您說的原話,無論是百度、騰訊還是阿里,他們做教育之前都沒有和您打招呼,直接就切入了您的新東方的領域。

俞敏洪:那是開玩笑的說法,不跟我打招呼,其實不管是bat的哪個老總,都跟我專門交流過這三個巨頭怎么進入教育的問題,現在淘寶教育、騰訊教育和百度教育其實也做得風生水起,但是你會發現一個很奇怪的現象,他們這三個教育做得風生水起的同時,其實沒有影響到別的教育系統的同步發展。比如說在這三個大的系統之外,他們其實身邊有最多的人流,最多的資訊,包括百度用的中小學的學習系統,其實每天都有上千萬的人在上面玩。但是它依然沒有阻擋一些垂直性的專注的小型的線上教育機構的發展,而且也沒有影響到地面的教育機構的發展。

比如說很有意思的是在這么多線上教育公司的同時,新東方每年的招生人數還在增加,新東方依然還在開設地面的教學點,而且常常一個教學點一開,當天就能收到一百萬、二百萬的現金。我后來分析這樣的現象,教育有一點點像視頻網站和電影院的關係,盡管視頻網站這么發達,每個人都能在上面看到任何你想看的電影,但是當電影出現在電影院的時候,大家還是會到電影院去看。原因是什么呢?因為在電影院看帶有體驗特征,這也是當初十年前王健林決定做萬達院線(002739,股吧)的時候的觀點。當時我記得特別清楚,我們一幫企業家在爭論,到底要不要去看萬達的院線,很多人說不要看了,未來家庭影院的效果能達到院線的效果,他說了一句話,他說你能想象一對年輕人在家里看電影父母也坐在后面看電影的場景嗎?一對談戀愛的年輕人把電影院變成一種體驗是很正常的。

教育某種意義上是效率+效果+體驗的一個效果,一會兒上來的minerva大學,這種新型大學一定有非常好的發展空間,這種發展空間也沒法替代哈佛大學、耶魯大學校園教育所帶來的體驗特征,只不過是不同的體驗。

薄益群:無論是互聯網式的教育還是移動互聯網不管怎么說,本質還是教育,是通過新型的工具怎樣去改變教育?

俞敏洪:我們要想象的是一個教育的目的問題,教育的目的從深層次來說是對一個人全方位的打造,這個打造是絕對不能用他的成績來說明他一生的成就的。所以我覺得任何一個國家的教育要完成的是必然其實跟2000年前一樣,培養一個完整的心理健全的積極向上的勇於探索的人的教育。這樣的教育不管是通過什么方式,只要能達成這個結果,我覺得就是好教育。

在現在這么一個移動互聯網這么發達的時代,我給你講一個故事,在澳大利亞有一所中小學,它的教室離它的宿舍5公里,山路,所有的學生必須翻山越嶺5公里到達教室去上課,所有的學生每天晚上的飯必須自己做,所有的學生洗澡必須是另外的學生幫你燒水,洗完以后你再去幫那個學生燒水洗澡,不允許使用。電燈只限於學習的時候才能用,我告訴你這個結果是什么呢?學生電腦、手機在規定的時間可以用一小時查詢資訊和跟世界聯絡,所有的所有的都不允許在電腦上完成。我告訴你這個結果是這個現在招生排隊排了五年,每個學生是15萬美元一年才能進這個學校。它為什么這樣呢?很有意思的是結果問題,所有的學生它的學生畢業生出來,幾乎全進入了前50名排名大學,每個學生的個性都特別健全,沒有現代社會所帶來的注意力不集中、多動症等等,這是一個極端的例子。其實我很想干這么一所大學,我曾經到門頭溝區考察過,一座山頭和一座山頭的距離,這座山頭建一個教學樓,那個山頭建一個宿舍樓,后來想想自己可能干不了這個事,現實是存在的。我的意思是只要能培養一個健全的人,不管是通過移動互聯的教育方式或者地面的教育方式,或者兩者結合的方式,或者純粹通過移動互聯的方式我都是比較支援,minerva我就比較支援,他的著落點是我希望通過這樣一種形式,通過世界游學來打造最健全的人,這個觀點的著陸點是百分之百對的,不妨把一格叫上來讓他來講一講。

薄益群:你已經迫不及待地講minerva和一格了,在叫上他之前我想講另外一個事情,我去年跟您聊過,問您在新東方之外有什么其他的理想,俞老師脫口而出,我希望辦一所中國最成功的私立大學,2013年這件事情已經啟動了,我現場做一個調研,這個學校叫做耿丹學院,我不知道現場有多少人知道俞老師在辦新東方的同時還辦一個耿丹學院,我準備了一個很短小的視頻,介紹了俞老師在新東方之外的教育實踐,請工作人員幫忙播放一下好嗎?

(播放視頻)

這個是耿丹學院2013年開始的故事,現在是2015年了。

俞敏洪:耿丹學院開始了十年,我是從前三十年開始接的,在里面投入了好幾億人民幣,現在我接手過來把它變成在中國非營利性的,現代化的利用現代技術來教育的學校,我現在在做的一個實驗就是把中間的一些最主要的課程變成翻轉課堂,把國外的mooc課程中間的最優秀的課程引入到這個學校來,讓這個學校的老師開始變成助教,而真正的課是有世界最知名的名牌大學的教授來上,最後的考試是必須拿學分的,他必須通過這個考試。現在有些課程的考試呢,通過認證是50美元,我跟學生說只要你們通過這個考試,50美元由我幫你掏,就是你們一分錢不用掏把這個課做完。中國離世界教育的距離非常大,更加要命的是在中國這樣一所三本學校,離中國一本學校的距離也非常大,你根本不可能請到一本學校的老師來給你上課,你直接跨越中國一本學校的老師,直接跟世界名牌學校的老師對接。未來可以跟中國對接,我拼命鼓勵北大清華做mooc課堂,這個課不考過去你不能拿學分的話,學生就會學,現在我們正在做這樣一件事情,我希望通過我的努力,在這樣一個固定的校園中間把世界最先進的教育體系通過移動互聯這樣一個美好的時代嫁接進去,並且讓我的學生能夠享受全世界最優秀的教育。

薄益群:您這個理想蠻不簡單的,從三本學校開始。

俞敏洪:但是很便宜,一門課只要50塊錢,甚至你剛開始學的時候不要錢的,你把一個哈佛大學的教授請到這個校園來上課,一年至少給他30萬美金才行。

薄益群:我們大家是不是應該對俞老師這種把三本大學打造成一流的學校。

俞敏洪:要改造所有人的思想,一個世界的改變是人的觀念的改變,觀念不改變現實是不可能改變的。對於我來說,要改造整個校園的思想可能就得花好幾年的時間。

薄益群:好,咱們也醞釀得差不多了,俞老師多次提到了另外一個學校,一個單詞叫minerva,minerva是美國的一所學校,堪稱是特立獨行的學校,我們在做今年大會教育日程的時候很偶然發現了這個學校,並且其中在說屆學生當中有中國留學生,我們很高興也把她請來了,這個女同學和俞老師相比,知名度遠遠不如俞老師這么高,確實也是一位別具一格的同學,在她上場之前我們想播放另外一段視頻,幫助大家簡單地了解這位同學的光輝成長歷程。

(視頻)

薄益群:下面有請李一格上臺。

李一格:今天特別高興能夠見到俞老師。

薄益群:剛才一分鐘的片子資訊量蠻大的,歸根到底就說了一句,這是一位超級優秀的女同學。你跟我們大家簡單介紹一下minerva大學,俞老師考察了很長時間,提到了很多次,你為什么進到這么一所特殊的大學,經過一年的學習給你帶來了什么?

李一格:好,我不知道大家對這所學校有沒有了解,minerva實際成立在2012年,然后是2014年招入了首批學生總共28個人,來自14個國家,它的幾個核心的概念,希望用技術和網絡能夠創造一個在線的課程平臺,所以我們40%的時間上課是利用這個平臺。另外它有一個重新我們叫做重新發明的課程體系,比如說對於思維習慣的培養,第二點比如我們四年還會去七個國家和城市,他們希望學生能夠有全球的體驗,能夠更多地去看更多向外走,也是一個自己探索的過程,大概是這樣。

薄益群:這個和您想象的?

俞敏洪:我很喜歡這樣的大學的設置模式,盡管我知道現實中間其實會遇到很多的困難,因為比如說到每個城市以后學生多了以后,比如現在只有幾十個學生還可以,到幾百個、上千個學生的時候校園問題怎么解決,這一定是面對minerva的一個挑戰,但是即使這樣我也是非常贊賞這樣的模式,其實對於一個學生來說,在上大學的四年過程中間,他了解世界的過程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但是在固定的大學校園里,你要想了解全世界其實是非常有難度的,比如最多是寒暑假自己去旅行啊什么的,每一個學期在一個國家深入下去,通過互聯網的設計,教授也不用說每個教授都跟到那個地方去,學校的成本就會相應降低。但是又能跟教授進行交流和溝通,我覺得在教育方面就已經達到了一個比一般的固定大學的校園更好的一種境界。

薄益群:我覺得比較有意思,跟您剛才舉的澳大利亞的學校完全是兩個極端。

俞敏洪:所以我說教育的特點是培養完整的人,至於說用什么方式其實是多樣化的,完全可以選擇。我剛才說澳大利亞那個中小學的目的是其實並不是把孩子封閉在世界之外,它教授的知識也是跟世界密切相關的,他希望培養孩子們的堅毅能力、專注能力、克服困難的能力和在一個團隊中間互相合作的能力,這些能力它培養的非常非常成功,那個學校出來的學生確實很能干,並且依然是這么一個完整的人,我覺得這就是minerva大學的宗旨,一點都不矛盾的。

薄益群:剛才一格介紹minerva大學的時候提到兩個關鍵點,一個是去各個地方游學,我在網上看到的一個專業術語叫浸泡式教學,還有一個是所有的課程都是在網絡上實現。

李一格:對,沒錯。

薄益群:我們也拿到了一個視頻的宣傳片,讓大家現場體驗一下所謂的minerva的全網絡式的教學,請幫忙播放一下。

(視頻)

李一格:實際這個就是我們平常上課用的一個平臺,我覺得有幾點挺有意思的,一個是像俞老師說的形式不太重要,關鍵是你學什么東西,在這個平臺上第一個把效率增加了,我們可以快速地分成小組,你不用在一個教室里到處跑,我們可以進行辯論,會有及時投票的系統,它會整堂課記錄,學生可以給自己進行反饋總結,老師也會及時地互動,這個大概就是我們平臺的情況。

俞敏洪:平時你們跟教授有見面的機會嗎?

李一格:我們教室是28個人,我們教授在舊金山,我們大概每個月見一兩次吧。

俞敏洪:同學之間的見面呢?

李一格:我們就住在一起。

俞敏洪:實際上這種系統中間通過互聯網學習的方式,本身是提高學生效率是沒有問題的,但是實際上平時同學之間見面的互相交流也還是有很多的機會的,對不對?

李一格:實際有些時候我一開始選擇minerva之前也會說這樣上課的形式會不會減少人與人之間交流的方式,更加親密化。后來我發現每個同學實際更加凝聚了,我們生活在一起,也有時候一起去探索城市。

俞敏洪:假如說推到極端,所有一個班20多個同學分布在世界各地,根本見不到面,還是這種教室的上課方式,你還會接受這樣的大學嗎?

李一格:我覺得就少了o2o里面一個重要的o,沒有讓我沉浸在一個有歸屬感的地方生活,我覺得我還是不會的。

俞敏洪:你現在在那兒上了一年學了,你現在的選擇是對的還是不對的?有沒有一點后悔,為什么當初不去哈佛、耶魯這樣的大學?

薄益群:她看上去挺開心的。

李一格:俞老師挺能理解我感覺在我做這個決定之前有一種使命感,我四中是高中畢業於一個創新實驗班,我初中也是再一個創實驗班,我覺得自己不只是一個教育的接受者,也想做一點改變者或者思考者,所以來minerva對我來說是一種使命。另外我覺得是一種大的趨勢,不管前面的道路會怎么樣有一點小的坎坷,我覺得我都不會后悔。

俞敏洪:你接下來會去哪些國家?

李一格:第二年是去柏林和阿根廷,第三年是去印度、韓國。

俞敏洪:為什么不到中國來呢?

李一格:他們非常希望來中國,上海、北京、香港,因為有政策的問題,還有語言的問題,招收了全世界各國的學生,還沒有考慮。

俞敏洪:你認為他們以后會選擇中國嗎?

李一格:我覺得一定會,我上周回來之前,我跟我的院長聊,他希望把我們的課程翻譯成不同的語言,甚至以后能夠讓中國的學生,用他們的母語進行學習。

俞敏洪:所有的教學用英語教是嗎?

李一格:對。

俞敏洪:我加緊新東方培訓,讓所有的學生英語水平再提高一級。

薄益群:你們不需要大學嗎?來中國找新東方就有共同語言了。

俞敏洪:今年申請minerva的學生多嗎?

李一格:挺多的,我們全世界各地有一萬兩千名學生。

俞敏洪:中國有多少?

李一格:已經接到錄取通知書的有20到30人。

俞敏洪:我知道錄取標準比較高,這些孩子不進minerva大學依然可以進入世界名牌大學的是嗎?

李一格:對。

薄益群:minerva大學的招生廣告告一段落,我在準備工作當中,我看到這邊有篇文章,也是一個90后的大學畢業生寫的,叫做“絕望的大學生”,綜合描述了一下中國的大學生畢業之后的種種困境,比如說專業不是自己喜歡的,畢業了之后感覺自己沒有一技之長,不知道自己在社會當中是一個什么樣的位置,在家是一個溫室,到社會之后發現自己種種的困境。其實我第一次接觸到一格的時候,包括你上臺的表現,滿臉都是陽光,非常積極的狀態,剛才一格還沒有提到minerva另外一個關健詞,就是面向未來,以前我們聊的時候除了浸泡式教育、除了網絡教育,你們面向未來這件事情跟大家講一下。

李一格:我首先給那個同學一個建議,就是從絕望中尋找希望。實際minerva是這樣,它特別在思考未來的人會怎么樣生活,比如說我們未來可能科技成為生活當中一個重要的部分、一個工具,人的話可能會用比如說來往到各個國家之間會縮短很長的時間,人之間交流的方式可能會產生很重要的變化,在minerva有一個非常重要的點,包括教授和老師,我們同學之間愿意做位置的嘗試,比如說我們學生在每節課之后總結這節課如果用一個新穎的活動會更好,這節課會不會到機器人的實驗室做一場挑戰賽,會不會更有利於我們學生的學習,我們整個團隊都是有非常好奇的心理,非常愿意挑戰。

俞敏洪:你剛才說的這個問題,不僅僅是一個學什么大學就能解決的問題,我覺得主要是中國學生產生的問題主要是兩方面來的,一方面是父母培養的問題。父母對孩子的要求從小很多家庭只是要求孩子們在各種考試中間得到好的分數,最後去上好的大學。對於這個孩子本身的健全性的培養上,中國的家庭是有非常大的趨勢的。在這點上一格的父母本身做得很好,因為她父母本身就是知識分子,並且跟社會接觸得也非常地到位。也對孩子從小培養的時候這種安排比較到位,讓孩子參加各種各樣的活動,要求孩子觀察現實中間發生的事情,尊重孩子個人的選擇啊。

第二個問題是中國的教育問題,尤其是中國現在的高等教育,中小學咱們就不說了,這個麻煩大家都知道,我有的時候走進中國的大學聽課,坦率地說慘不忍聽,很多老師還在講著20年前的理論,最要命的還是過時的思想,不過時的思想有的時候老師也不敢講,導致中國的高等教育除了極個別的老師以外。大部分情況下跟中國的現實,尤其是跟現在飛速發展的時代完全是脫節的,這些東西脫節了。你用一百個互聯網,現在的移動互聯網的速度再加一百倍也改變不了中國大學。因為對於一個國家民族的思想的改變來說,它不是互聯網能改變的,不是技術能改變的,是人這個地方需要變。不變的話它就不可能變,為什么中國會有改革開放?是因為鄧小平的思想跟文化大革命的時候思想不同,所以才有了中國的改革開放,就這么簡單。

所以我覺得中國大學最主要的還是要把對學生的教育的內容、教育的理念、教育的手段必須要給它改造過來,這樣的話才能使中國學生走向社會、走向未來的時候更加接地氣。現在實際上中國學生其實明白這一點,所以大量的中國學生其實也不怎么認真上課,但是非常好的是中國學生還要進步心理。我知道中國不少大學生在不喜歡老師上課的同時,自己在做著各種各樣的跟現實接觸的工作和自己的選擇。盡管有些選擇也會遭到家長的反對,中國家長反而通情達理了,大部分情況下你覺得自己行就行了吧。所以我覺得還是整個中國教育體系的改革問題。

薄益群:一格的選擇也不錯,一邊在上學,一邊參與了一個科技公司的創業。

俞敏洪:這是中國學生應該有的常態,一方面不影響自己的學業,一方面把學到的東西應用到現實當中去,參與到創業公司也好、社會實踐活動也好、慈善事業也好,目的只有一個在這個過程中把自己打造成一個完整的人。

薄益群:剛才已經提示我們的時候差不多了,我想請李一格代我提一個問題問俞老師。

李一格:正好我今天早上坐出租車過來,我就跟司機師傅聊俞敏洪老師。

俞敏洪:他知道嗎?

李一格:司機師傅說新東方挺火的,很火。我的問題是希望把新東方做到多火?

俞敏洪:在我心目中間不是要把新東方做到多火,從我心中來說,我希望的是新東方能夠通過把各種教育手段進行結合,不管是互聯網移動互聯教育,還是地面教育,如何培養出更加優秀的學生,這是我思考的重點,謝謝。

薄益群:李一格你太聰明了,太會提問題的,最後一個問題新東方有多火,今天的時間確實非常有限,我們就不展開了,今天談得還是蠻多的,從互聯網到傳統教育、到移動互聯,到鄧小平的改革開放,咱們這寬度還是蠻廣的,歸根到底本質還是教育,無論是互聯網也好、誰顛覆誰也好,哪種方法對促進教育的改進有幫助,我們就使用哪種方法。除了咱們今天這場環節之外,與此同時我們還有一個移動教育的專場,在那個專場里還有新東方的高管,李一格還會詳細介紹minerva的創新教育,感興趣的話觀眾可以去我們的教育專場。最後祝愿俞老師耿丹學院進一步發展,也希望咱們中國能夠出現不僅一個耿丹學院,更多的耿耿丹學院。

俞敏洪:希望中國教育越來越好,謝謝。

薄益群:謝謝。

 

(本新聞來源:和訊網)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