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個股

萬達四次轉型 目標實現“2211”工程

鉅亨網新聞中心


和訊房產訊息 4月21日,王健林在中國綠公司年會上發表了關於“萬達轉型”的演講。王健林表示轉型是企業發展的永恒話題,任何企業、任何商業模式都不可能一成不變,不變就要被淘汰。

王健林陳述了萬達的4次轉型,第一次在1993年,由地方企業轉向全國性企業;第二次在2000年,由住宅地產轉向商業地產;第三次在2006年,從單一房地產轉向商業地產、文化旅遊綜合性企業。圍繞不動產,萬達進入文化、旅遊等其他產業;第四次轉型2014年初開始實施。這次轉型分二方面:從空間上看,萬達從中國國內企業轉向跨國企業;從內容上看,萬達從房地產為主的企業轉向服務業為主的企業,形成商業、文化、金融、電商四個支柱產業。


不受經濟周期影響 進軍三四線城市

王健林表示,中國房地產行業經歷過1993年至1995年、2007年至2008年的這兩個下滑周期,企業生存非常困難。萬達之所以轉型,就是要通過自己的轉型熨平經濟周期。萬達的輕資產模式,投資萬達廣場的錢來自機構投資者,或者通過理財產品募集,因為沒有房地產銷售,而萬達廣場的大眾消費定位,又是抗周期的,所以房價漲跌跟輕資產萬達廣場投資關聯不大,這樣做就避免經濟周期影響。

他說,萬達輕資產大量進三四線城市,因為三四線城市消費忠誠度更高。在很多三四線城市,沒有好的商業綜合體,沒有好的酒店,萬達廣場一去就形成商業中心,成為市民消費的首選。而且從投資租金回報率看,三四線城市是高於一二線城市的。

四大產業互相支撐,產生更大附加值

萬達目前從事四大產業,不動產、文化旅遊、金融和電商,無論萬達發展重資產還是輕資產,文化、旅遊、金融、電商,都是四大產業相互依托、相互支撐。王健林表示,過去萬達做電影院、電子遊戲、量販ktv等,是因為萬達廣場突出體驗消費,需要大量文化娛樂業態支撐。這幾年,萬達一直想尋找一個兒童綜合業態公司跟隨萬達廣場發展,這樣萬達廣場就能做到各個年齡層全覆蓋。

王健林認為,重資產模式下,萬達一年開業20多個廣場,轉型輕資產模式后,萬達明年就可以開業50個廣場,萬達最高目標是一年開100個。萬達商業地產到2020年,三分之二的凈利潤將來自租金,那時它就不再是一家房地產公司,市場估值也會發生變化。

他還說,萬達正在研發云pos機,將來掌握萬達廣場內上百萬臺pos機,獲得所有商戶的現金流數據,萬達互聯網金融給他們發放貸款,改為每日償還本息,相比傳統銀行,成本更低,風險更小。所以,萬達轉型將使四大產業更好地互相支撐,產生附加值。

王健林表示,萬達希望經過轉型,到了2020年萬達實現“2211”工程,就是到2020年,做到企業資產2000億美元;市值2000億美元;收入1000億美元;利潤100億美元,成為世界一流跨國企業,為中國企業特別是民營企業在國際上爭光添彩。

 

(本新聞來源:和訊網)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