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研究報告

【晨星】年報:基金市場年報 2022年12月

Morning Star


整體基金市場表現概述

2022 年,全球金融市場經歷大幅動盪,年初時股市猶在樂觀的氣氛中創下歷史新高,然而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事件,打亂全球原物料供應,使通膨危機雪上加霜,隨著通膨壓力升至數十年來的最高峰,各國央行紛紛開始啟動緊縮政策,迫使美國聯準會 (FED) 與歐洲央行必須多次採取一次升息三碼的積極行動。在市場流動性漸趨緊張下,風險性資產遭到投資人大量拋售,股市在連續下跌三季後雖然在第四季止跌反彈,但最終仍寫下自 2008 年金融風暴以來最差的年度表現。美國股市方面,由於 FED 的連續大幅度升息,拉高公債殖利率至金融危機以來的最高水平,過去享有高本益比的大型成長股與科技股之估值被迫下修,S&P 500 指數與 NASDAQ 指數創下 2008 年以來的最大年度跌幅,但道瓊工業指數則在能源股大漲的挹注下僅出現個位數的跌幅。歐洲股市亦表現不佳,俄烏戰爭使歐洲經濟面臨能源危機是一最大利空,不過由於歐洲股市多為偏重價值型的金融股與傳統工業股,以致其跌幅不若美股嚴重。亞洲各國股市表現分岐,美元走強促使外資出走亞洲地區,加上中國持續嚴格防疫措施導致其國內經濟顯著放緩,連帶拖累東北亞與大中華市場的表現,僅東南亞市場在估值原本就偏低的情況下展現抗跌走勢。債券市場方面,在各國央行積極升息以及全球經濟景氣隨之降溫下,不僅公債價格跟隨利率走高而下跌,包括高收益債券、可轉換債券、新興市場債券等信用債更是面臨龐大的拋售壓力,2022 年可說是整體債市十分壓抑的一年。


整體來看,台灣核備銷售的股票型基金在 2022 年的美元平均報酬率為負的 22.59%,而債券型基金的美元平均報酬率則是下跌 15.43%。

美國股票

在兩位數的惡性通膨,以及 FED 多次大幅度升息的利空打擊下,2022 年美股呈現震盪下滑走勢。隨著利率不斷攀升並來到十多年來的高位,緊縮的資金迫使投資人在操作上必須去槓桿化作為因應,加上原本被認為將會速戰速決的俄烏戰爭出乎意外演變成長時間的持久戰,對全球供應鏈與經濟景氣帶來的不確定性也令市場規避風險的意識高漲,導致先前估值偏高的大型成長股與科技股持續面臨減碼拋售壓力,並拖累美國三大股價指數出現自 2020 年 3 月的短暫空頭市場後,再一次下跌超過 20%,落入技術性熊市領域。道瓊工業指數於 2022 年下跌 8.7%,主要是能源股與景氣循環股在第四季的反彈使該指數跌幅得以收斂,至於成長股與科技股佔比較重的 S&P 500NASDAQ 指數之跌幅分別來到 19.44% 與 33.10%,兩者均創下自 2008 年以來的最差年度表現。

導致美股於 2022 年落入熊市的根本原因,仍是失控的惡性通膨。原先的疫情,加上美、中貿易與科技戰造成全球供應鏈出現斷裂,之後伴隨各國防疫措施解封後產生的報復性消費浪潮,在供需嚴重失調下,全球各地都出現程度不等的通膨升溫現象,美國國內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更是一度在 6 月份突破 9%,創下逾 40 年來的新高紀錄。雖然,之後幾個月的物價升幅逐漸開始放緩,但不論是經濟學家或 FED 決策官員都認為通膨危機尚未完全解除,這也使得 FED 不敢輕易改變所採取的鷹派升息立場。

為了要避免高通膨演變成長期根深蒂固的問題,FED 自 2022 年 3 月開始啟動升息腳步後,除了第一次與第二次升息分別調升基準利率 1 碼、2 碼外,之後連續數次都選擇 3 碼的升息幅度,直到年底最後一次決策會議時才恢復僅升息 2 碼,在此種鷹派升息的政策下,聯邦基金利率的目標區間也由原本的 0%~0.25% 大幅攀升至 4.25%~4.50%,驟升的利率不僅讓股市的估值面臨向下修正的壓力,加上 FED 同時採取量化緊縮 (QT) 來收回疫情期間釋出的大量資金,使得 FED 資產負債表規模在過去一年縮減了將近 4,000 億美元,也讓股市失去以往充沛資金動能的支撐。

就基金組別的表現來看,美國一般股票型基金在 2022 年的美元平均報酬率介於負 5.56%~負 31.71% 之間,由於市場一整年都充斥著避險情緒,估值偏高的大型成長股面臨沉重賣壓,也讓美國大型增長型股票基金帶給投資人的損失明顯較其他類型基金組別高出一截,相形之下能源股與景氣循環股等價值型股票則是呈現相對抗跌走勢,支撐美國大型價值型股票基金的平均虧損得以僅有個位數水準。

在產業型基金的部份,隨著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並引發歐美國家聯手對俄國生產原油祭出制裁措施,刺激紐約原油期貨價格在 3 月份一度飆升至每桶 130 美元的 14 年新高,雖然在 2022 年底前已逐步回落至每桶 80 美元以下的水平,但整年來看偏高的油價仍為能源公司帶來豐厚利潤,並帶動能源股成為 2022 年少數上漲的族群,2022 年能源基金組別的平均獲利高達 35.90%,表現居所有產業型基金之冠。除了能源基金組別外,天然資源基金組別的年度平均報酬率也有 6.78%,表現僅次於能源基金。至於在績效較差的產業型基金部分,疫情期間受惠於資、通訊產品需求突然暴增,以及央行量化寬鬆政策釋出的大量資金,股票價值遭到過度高估的科技股與通信股,在大環境出現逆風的情況下,反而面臨到更大的調整壓力,2022 年科技基金與傳媒及通信基金組別的平均虧損幅度分別來到 37.83%、36.74%,在所有產業型基金組別中,表現墊底。

歐洲股票

2022 年,歐洲股市跟隨美股震盪下滑,除了同樣面臨到通膨壓力升溫與央行升息的利空外,俄烏戰爭對歐洲造成的影響則是更甚於美國,因為投資人無法確定戰事會持續多久,以及是否會擴大至烏克蘭以外的國家,高度不確定風險促使資金流出歐洲地區。所幸,相較於美國股市以科技股佔比較高,歐洲股市則是以金融、能源、工業等傳產股為主,這也使得歐股的修正壓力較美股相對較為溫和,歐洲三大指數中的德國 DAX 指數與法國 CAC40 指數在 2022 年分別下跌 12.35%、9.50%,至於英國富時 100 指數更是在能源、製藥、金融、消費股上漲的支撐下,逆勢抗跌,全年小幅上揚 0.91%。

俄烏戰爭開打後,隨著歐美國家聯手對俄羅斯實施極為嚴格的金融與經濟制裁,俄國為了反制也假藉管線維修為由,大幅減少對歐洲輸送的天然氣供應量,由於歐洲國家十分依賴俄國天然氣作為發電能源,因此造成歐洲電價在發電量不足的情況下,出現大幅飆升,成為推升歐洲通膨突破兩位數升幅的最主要原因,最終迫使歐洲央行 (ECB) 在 6 月份開啟升息行動,終結負利率政策,並一路將基準利率調升至年底時的 2.50%。

雖然,歐洲的通膨危機遠較美國嚴重,但 ECB 的升息幅度顯然較 FED 更為節制,且尚未啟動量化緊縮措施,可見 ECB 決策官員仍顧慮過度升息可能扼殺歐洲經濟復甦動能的風險。從結果來看,歐元區 GDP 在 2022 年前三季均能保持小幅增長,優於美國曾在上半年連續兩季落入衰退的窘境,這似乎也是歐股的跌勢較美股更顯溫和的原因之一。

觀察歐洲基金組別的表現,區域型歐股基金在 2022 年以美元計算的平均報酬率介於 - 7.17%~-58.66% 之間,其中新興歐洲股票基金組別因為受到俄羅斯股市在面臨西方國家經濟制裁下大幅暴跌的拖累,成為虧損最大的基金組別。至於表現較佳者,則是歐洲靈活型股票基金與歐洲大型價值型股票基金,值得注意的是在歐元兌美元於 2022 年共貶值近 6% 的情況下,歐洲基金換算成美元的報酬也普遍出現 3%~6% 不等的匯兌損失。至於在單一國家的部份,北歐中小型股票基金以美元計算全年平均虧損 10.20%,為損失最少的歐洲單一國家股票基金,績效墊底的則是瑞士中小型股票基金與英國靈活型股票基金,以美元計算的平均虧損幅度分別高達 27.27% 與 26.52%,其中後者的原幣報酬率與美元報酬率相差將近 9%,主要也是受到英鎊兌美元匯價全年共下跌超過 10% 的影響。另外,由於俄烏戰爭影響,俄羅斯股票相關數據持續暫停統計,因此俄羅斯股票基金並未列入本年度的比較當中。

亞洲股票

亞洲各國股市在 2022 年漲跌互見,受到 FED 大幅升息的影響,亞洲國家的低利率環境對國際熱錢的吸引力下降,使得本地市場面臨資金大量外流的困境,尤其是資金進出較為自由的日本、南韓、台灣與香港等地,都出現外資於 2022 整年度大幅度賣超的現象。另外,中國政府堅持實行動態清零的防疫政策,不僅嚴重干擾國內各項經濟活動,造成中國經濟在 2022 年顯著放緩,也對貿易往來較為密切的周邊國家帶來不小的負面影響。僅部分東南亞國家因為過去幾年並未跟上國際股市的多頭腳步,在市場估值相對偏低的情況下,反而見到部分外資回流並得以呈現抗跌的走勢。

就亞洲股票基金組別的績效來看,區域型股票基金在 2022 年以美元計算的平均報酬率介於 - 3.74%~-26.94% 之間,其中以東協國家股票基金與太平洋區不包括日本股票基金的表現最佳,前者反映區域內印尼、泰國股市分別於 2022 年逆勢上揚 4.23%、0.67%,後者則是因為此類型基金主要投資在澳洲與紐西蘭市場,而澳洲股市在 2022 年同樣受到來自能源股的支撐下,全年僅下跌 7.26%。至於績效最差的,則是大中華基金組別,主要反映陸股、港股、台股在 2022 年分別大跌 21.63%、15.63% 與 22.40%。在亞洲單一國家或市場的部份,印尼、泰國股票型基金表現逆勢上揚,2022 年以美元計算平均有 1.43%、1.30% 的獲利,至於表現較差的則包括越南、台灣中小型與南韓股票型基金組別,以美元計算的平均損失分別高達 31.48%、29.69%、29.29%。

其他新興股市

雖然,高通膨扮演著 2022 年全球股市的關鍵利空因素,但能源與大宗商品價格的上漲卻也對少數商品出口國家的經濟帶來正面效益,除了前面提到亞洲地區的澳洲與印尼外,最明顯受惠的國家還包括拉丁美洲的巴西,及中東地區的產油國,由於這些國家均以出口能源與大宗商品為主要經濟發展型態,使得從東歐與亞洲地區流出的熱錢有部分便選擇流向這些利基市場,並推升巴西股票基金與拉丁美洲股票基金在 2022 年的表現,這二類基金組別的美元平均報酬率分別來到 7.10%、4.37%,成為 2022 年少數仍能帶給投資人獲利的基金組別。另外,非洲及中東股票基金組別一整年下來平均損失僅 1.30%,相對絕大多數基金組別呈現兩位數虧損的情況,表現相對抗跌。

債券市場

2022 年,全球債市的關鍵詞就是通膨與升息,如同前面所述,疫情與俄烏戰爭加劇了通膨發展,也迫使歐美央行必須加速升息作為因應,FED 與 ECB 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內分別將官方基準利率調高 4.25% 與 2.50%,帶動歐、美各國政府公債的殖利率紛紛大幅攀升,不僅公債價格隨之下跌,由於央行的積極升息動作也為經濟景氣帶來降溫效果,全球經濟在 2023 年步入衰退的風險逐漸升高,因此使得受景氣循環影響較大的信用債也面臨到沉重的拋售壓力。

觀察不同類債券型基金組別的績效表現,不像股票還有能源類基金、巴西基金等少數仍能於 2022 年產生美元正報酬的基金組別,所有債券型基金組別無一例外,在 2022 年都陷入了虧損的局面,差別只在於下跌的幅度,其中僅美元多元化短期債券基金、南非蘭特短期債券基金、南非蘭特多元化債券基金、伊斯蘭債券基金、亞洲債券 - 本地貨幣基金、全球通膨連結債券基金以美元計算的年度平均虧損幅度在個位數水平,除了美元多元化短期債券基金是因為短期債券的價格原本就對於利率變動較不敏感外,可以看出多數仍是能源、商品、通膨等題材下的受惠族群。

在績效表現相對落後的基金類型方面,包括高收益債券、可轉換債券與新興市場債券等,在必須同時反映利率風險與信用風險的情況下,毫無意外成為表現較差的族群,其中高收益債券基金在 2022 年的美元平均報酬率落在 - 12.51%~-24.64% 的範圍,可轉換債券基金介於 - 15.06%~22.74% 之間,至於新興市場債券基金的平均虧損幅度也有 11.63%~26.58%。而績效墊底的則是英磅多元化債券基金組別,過 2022 年以美元計算的平均損失高達 33.05%,主要是因為英國保守黨政府一度試圖推出不受市場歡迎的減稅法案,造成投資人對英國財政前景信心下滑所致,但有一部分也反映了英鎊匯價對美元重貶 11% 所帶來的匯兌損失效應。

©2023 晨星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晨星提供的資料:(1)為晨星及 (或) 其內容供應商的獨有資產;(2)未經許可不得複製或轉載;(3)純 屬研究性質而非任何投資建議;及 (4) 晨星未就所載資料的完整性、準確性及即時性作出任何保證。晨星及其內容供應商對於因使用相 關資料而作出的交易決定均不承擔任何責任。過往績效紀錄不能保證未來投資結果。本報告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涉及協助推廣銷售任 何投資產品。

section icon

鉅亨講座

看更多
  • 講座
  • 公告


      Empty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