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A股港股

《京城近觀》被封控的日子

經濟通新聞 2022-11-25 14:45


  《經濟通通訊社駐京記者黃燕明25日北京專電》北京新冠陽性病例直逼2000例大關,「24日0時至24時,北京新增424例本土確診病例和1436例無症狀感染者。」400例社會面篩查人員,社會面繼續有增無減。上一輪北京疫情高峰是今年5月,每天只有50人左右的確診,接近2000的數字有點嚇人,好像病毒就在身邊,人人自危。

  最近每日下午5點,我都會守在電腦旁邊,關注疫情防控的最新消息。發布會上,官方會通報當日截至下午3時的病例數字,還會公布一些防疫措施,北京已經連續4日本土感染者超過1千人,備受關注的社會面數字持續攀升,那代表著整體政策可能會有所調整。疫情顯然還未出現拐點,還在向高位波動。

 

*朝陽是疫情的重災區,沒有收到保障物資*


 

  朝陽區是北京最大的區域,寫字樓和住宅林立,也是本輪疫情的重災區。我所居住的大樓,因為出現了陽性病例,整幢大樓被封控。我也已經被封在家中接近一周,沒有上門做核酸的大白

,也沒有辦法出門排隊做核酸。每日都收到一兩次朝陽區疾控提醒做核酸的短信,北京進入公共場所核酸的時間要求從72小時(3天)縮短到48小時(2天),好像也和我的關係遙遠,出不了門自然也不用在意健康寶上的核酸天數是1、2、3還是4。

  在5月時,只有部分人因為不同原因,或因外地返京、或因和確診病例進入過同一餐廳等被疾控追蹤,包括我在內,被隔離在家的人不少,但大樓沒有整幢封閉,這次整幢大樓被封,所有住戶只進不出,還是第一次。

  整幢大樓被封之後,或許因快遞和外賣仍可以正常接收,所以近一周以來都沒有收到政府派發的任何的蔬菜食品和醫藥物資保障。開始時很疑惑沒有專人上門做核酸,諮詢過物業後才知道,在大樓封閉的第一天凌晨,大白逐家逐戶按過門鈴,但是像我一樣在睡夢中沒聽到的也不少,第二天,有的鄰居收到了3劑的抗原檢測劑,也有像我一樣,甚麼都沒收到的居民。

 

*物業管理負責派件不勝負荷*

 

  在大樓被封之前數日,快遞已只能放在樓下的架子上自取,不能派送上樓。這對於所有人來說是影響生活的大事,每一次快遞不能上門,樓下的快遞架一定會亂成一團。現在很多人都依賴

電商購買日常生活所需,每戶居民每天有幾個快遞包裹是很普遍的事情,來不及取的包裹凌亂地堆在架子上,有些大件物品直接堆在地上,人要靠近架子都困難,物業數次嘗試優化快遞擺放方案,都因數量太多失敗告終。

  現在大樓被封,所有的包裹都由物業工作人員統一上樓派送,物業的工作量陡然增大,物業人手有限,效率也變得很低。物業人員一再說不保證外賣送到的時候還是熱的。當然這是可以理解的,但也會讓人有點擔憂,不知道這樣的情況會持續多久,朝陽區有的餐廳也停止了外賣。

 

*電商欠缺運力無法下單*

 

  我試著多買點生鮮蔬果囤在家裏,以備有可能的延長封控。在電商平台上下單,盒馬超巿顯示,因運力不足,根本無法下單。美團是能夠順利下單的,還能選擇派送時間,是第二天的下午

5時或以後。趕緊買了一些食物,第二天上午卻收到電話,人工智能的聲音通知:「因站點臨時關閉,您的訂單將會取消,款項將於1-3個工作日內返回帳戶。」繼續試著在電商購買生活用品和食物,前幾天還能下單的店舖,現在都不能下單了,原因是地址無法發貨。

 

*不同小區不同政策,核酸是唯一共同活動*

 

  北京市疾控中心提示,疫情高發多發的區和街鄉要進一步降低社會活動度。朝陽區的社會活動以肉眼可見的程度降低下來,在平時人來人往的街道上,行人寥寥可數,只有做核酸的檢測亭排起長長的隊伍,好像全社區只剩下做核酸一項活動。

  「各區要根據本區疫情形勢和社會面風險大小,制定本區寫字樓、企事業單位的到崗率,動態調整控制指標,直至疫情出現拐點。」官方作出了上述最新表示,過去由各區區長統一通報本

區防疫措施的情況也發生變化,附近小區和寫字樓的情況除了靠自行前往確認,有的商場會在社交平台通告,大部分只能鄰居朋友之間互通消息。

  每日新增確診數量龐大,只要一有同住居民確診,整幢大樓都戶成為高風險區,需要整體封控的大樓不在少數,我給朋友發了一圈信息,慶幸的是大家都沒有感染,但是,身邊的朋友基本上都封控了,有的是同一小區有了確診,在實施優化防疫二十條措施後,有確診病例是不用整個小區封控的,只需要封有確診的樓幢,但是朋友卻被通知小區需要封3天,有的被封5天。有的小區沒有確診的也同樣被封,因為沒有確診病例,連解封的時間都沒有。有的小區好一些的,每天每戶能派一人出門一次採購。

  解封的日子似有還無,但相信人人都希望這一天快點到來。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