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CFC反避稅風暴來襲 國銀搶台商資產重配置大戰開打
鉅亨網記者陳蕙綾 台北 2022-06-04 13:08
時序進入下半年,台版「受控外國公司」(CFC 制度) 將於明 (2023) 年上路,CFC 法令上路後,國稅局除了透過投審會申報文件外,可能透過資金流程追查,發現未申報的 CFC 公司,面對台商反避稅的需求,金融業者在財富管理業務將可爭搶台商資產重新配置調度的龐大商機。
反避稅已成國際共識,以低稅負吸引投資可能成為歷史,以往台商在低稅負國家或地區設立紙上公司,利用三角貿易配置不合常規的利潤,或轉投資其他國家或地區的事業,保留利潤不分配,規避我國稅負。
CFC 不只規範法人透過在境外免稅天堂設立紙上公司進行租稅規畫的情形,個人若持有境外免稅天堂公司的股份者,極有可能也會受到影響。一般個人在境外免稅天堂設立紙上公司的用途多為五種情況,包括轉投資大陸或其他地區、實際接單做三角貿易、從事境外金融商品買賣、轉投資台灣公司、持有台灣不動產。
未來 CFC 上路後對於現行持有境外架構的企業或個人都勢必會造成巨大的衝擊,舉例來說,轉投資公司的盈餘仍應計入 CFC 當年度盈餘,無法因為具備營運實質而豁免計入 CFC 所得,同時,只要境外控股公司獲配股利或收益,個人股東就等於有海外所得,而且其股利扣繳稅款無法扣抵個人最低稅負,等於可抵稅額度減少。
面對 CFC 制度錯綜複雜的法令要件判斷、股權比率與 CFC 所得的計算、申報與備查文件的準備等議題,對個人及企業而言無疑是一大挑戰。
金管會在 (2020) 年年中推出財管 2.0 方案,當時搭上台商回流,放寬銀行可對高資產客戶提供 8 項金融商品及服務,除了高資產財富管理、家族接班傳承等業務,更大舉深耕有意落葉歸根的台商,提供台灣在地的稅務、法規專業服務及財富管理商品都是財管 2.0 的大重點。
金管會上週公佈成績單,截至 2022 年 4 月底,7 家銀行已獲得核准的高資產客戶共有 1941 人,資產管理規模 (AUM) 達 2433 億元;其中,不管是以客戶數還是資產規模來排行,中國信託商銀、第一銀行以及國泰世華銀最懂富豪心,拿下前 3 名銀行。
隨著 CFC 課稅新制度來臨,對於台灣人長久以來運用境外公司避稅的思維與習慣將帶來一大挑戰與衝擊,在境外公司日益升高的反避稅要求下,銀行協助台商逐一評估和調整營運模式,預期將是財富管理業務兵家必爭之地。
- 白宮變天!美股前景佳 惟須留意三大隱憂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