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美股

【專訪】加密貨幣趨勢襲來 如何理解比特幣、DeFi、NFT 趨勢 讓資產管理新創 Bincentive 執行長告訴你

Bincentive


隨著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 開放比特幣期貨 ETF,加密貨幣距離成為合規投資產品又更進一步,日前甫推出 DeFi 農場加速器 Hotpot.Finance 的台灣新創 Bincentive 的執行長卓昭明博士就分享了,對於加密產業、DeFi 生態系的投資現況和未來趨勢。

cover image of news article
加密貨幣趨勢襲來 如何理解比特幣、DeFi、NFT 趨勢?(圖:業者提供)

加密資產管理新創 Bincentice 成立於 2018 年 7 月,在過去幾年,Bincentive 更以固定收益型產品著稱,其用戶可獲得 8% 以上的穩定收益、相關產品已將近 40 檔,同時也陸續與 MAX 交易所、全球知名冷錢包廠商 CoolBitX 與台灣樂天市場合作推出相關產品及服務。


加密市場一日千里。過去的加密貨幣屬於小眾,但新冠疫情爆發後,在聯準會的資金放水下,已有不少機構注意到比特幣的潛力,美上市公司特斯拉、MicroStrategy 都已建立自身的比特幣部位。

本月初,美國 SEC 「默許放行」美國首支比特幣期貨 ProShares Bitcoin Strategy ETF」($BITO)。BITO 10 月 19 日於紐約證券交易所(NYSE Arca)正式上市,首日便湧入超過十億美元交易量、爾後更引動比特幣現貨再度創下歷史新高。

Bincentive 的執行長卓昭明博士認為,ETF 的通過將讓傳統投資人及機構投入更多的資金部位到加密市場上,加密貨幣走入主流已經是必然趨勢,且 DeFi、NFT 等也都在今年完全大爆發,如 NFT 市場在 2021 年的交易金額上半年已超過 25 億美元、Q3 單季更一口氣飆破 106.7 億美元,大勢所趨下勢必衍生出更多投資商品和機會。

Bincentive 執行長卓昭明博士稱,加密貨幣市場正邁入正面的發展趨勢,只要能順利讓加密投資產品親民、低門檻化,以及降低對智能合約的安全性顧慮等,勢必會有更多用戶創建自己的加密錢包、收藏 NFT,成為加密資產投資市場的生力軍,而這是 Bincentive 一直在耕耘的。

數位資產管理平台Bincenive執行長卓昭明博士。(圖:業者提供)
數位資產管理平台 Bincenive 執行長卓昭明博士。(圖: 業者提供)
與傳統投資迥異的 24/7 交易制,固定收益類商品成穩健選擇

加密貨幣資產的投資方式通常有三種,第一是長期持有(HODL 的概念)、等待現貨自然上揚。第二類則是看趨勢買入賣出,也是許多投資人的作法。

但不同於傳統股票、證券市場,加密貨幣是 24 小時/7 天全年無休的進行交易,經常發生半夜幣價卻突然暴跌,脫手後卻在早上發現幣價回穩,這種波動阻礙了一般投資人進入加密市場。
針對這個痛點,Bincentive 利用加密貨幣交易市場的 24 小時/7 天而設計的量化交易,以及現代統計學、電腦技術,演算法和 AI 來準確進出場套利, 排除人工看盤及人為心理因素的影響、輕鬆應對瞬息萬變的幣價變化。

卓昭明博士解釋道:

「在加密貨幣的世界中,量化交易算是蠻常被使用的一種獲利方式,因加密貨幣的交易市場漲幅變化瞬息萬變,透過量化交易不但可以解決人為的因素,且全年無休、波動高就成為了優點,成為量化交易的最佳發揮市場。」

此外,Bincentive 的專業量化交易團隊更與國際級頂級量化交易基金公司合作,讓用戶可以一鍵投資,同時享受到專業團隊操盤。Bincentive 也把用戶資金分散至全球知名中心化交易所,憑藉嚴格及多重風控機制防止意外發生。

Bincentive 以台北及紐澤西的全職人員 24 小時/7 天控管交易風險,同時與第三方加值服務商合作共同維運管理,目前 Bincentive 不只有美元穩定幣、同時也有比特幣的固定收益商品,方便想長期持有比特幣的投資人藉此獲得更高收益。

DeFi 盛夏當空,如何降低門檻成關鍵

除了現貨外,DeFi 也成為加密貨幣領域最熱門的關鍵字之一,以此技術發展出來的應用如同虛擬空間中的全新金融體系,相較傳統的「中心化金融(Centralized Finance, CeFi)」, 其省去了傳統金融仲介機構剝削利益,成為加密投資者的新興選擇。

傳統金融機構 ,諸如星展銀行、美國聖路易斯聯邦儲備銀行,甚至是《經濟學人》等機構都將 DeFi 納入研究及報告內容。

2020 年夏天被稱為「DeFi 盛夏」,原因在於去中心化金融項目如 Curve Finance、Compound、Uniswap、Sushiswap 等在當時如雨後春筍般冒出,各種 10% 起跳、甚至是 100% 以上的利率吸引大量資金流入。

根據 CoinGecko 網站資料,目前整個 DeFi 生態系的總鎖定價值(TVL)至少高達 1,867 億美元、總市值達 1,537 億美元,24 小時交易量也在百億美元之上。

卓昭明博士指出,DeFi 項目對初階使用者來說入門門檻極高,繁瑣的操作步驟使多數欲嘗試的使用者望之退卻。再者,市面上 DeFi 項目百家爭鳴,提供選擇權、衍生性金融品等諸多服務,產品規格龐雜,短期難以詳悉。消費者需到不同頁面進行操作,最終才能質押。

以 DeFi 安全性而言,過去跨鏈協議 Poly Network 8 月 11 日遭駭 6 億美元、成為史上最大 DeFi 竊案的例子仍歷歷在目,若非犯案者為白帽駭客,恐怕這筆錢將就此蒸發,市面上被駭事件頻傳,使安全性問題再度成為使用者詬病的焦點。

Bincentive 近日推出的 Hotpot.Finance 正是為解決上述痛點而生。

以複雜性層面來看,Hotpot.Finance 希冀藉由整合頁面簡化投資流程,消費者僅需簡單接上錢包後、準備單個幣種即可進行質押。另外透過簡易的菜單設計,明瞭地說明了產品的運作規則,使消費者能以最具效率的方式了解自己投資的商品,毋需耗時耗力。

而關於安全性,Bincentive 也與專注於區塊鏈生態安全的慢霧科技合作審計,該團隊針對 DeFi 生態圈常使用的智能合約漏洞等問題進行查核,完善整體安全性、維護使用者的資產安全、並同時用智能合約確保使用者的資產確切進行運用。

利用忠誠會員計劃推動生態系發展

Bincentive 近來也宣布推出忠誠會員計劃,藉由讓用戶質押 Bincentive 代幣(BCNT)來獲得高達 12% 的固定收益,且值得注意的是,許多質押項目回饋的幣種通常是項目平台幣,但 Bincentive 給的是美元穩定幣 USDT,是實實在在的真金白銀

BCNT 代幣最初為建立在以太坊(ETH)上的功能型代幣,總發行量十億顆,可於 MAX 交易所及 CoolWalletS 冷錢包等管道購買。

卓昭明博士表示本次將 BCNT 轉為質押用途,目的便是希望能夠賦予 BCNT 更為去中心化的本質,結合先前提到的 Hotpot.Finance,讓使用者可投入不同流動池獲取更多的 BCNT,實現流動性提升、在更多的平台上架。

使用者也能在未來利用手上的 BCNT 行使投票權決定產品走向、或者是鑄造專屬的 NFT 等,結合「中心化的忠誠會員計劃」與「去中心化的 Hotpot.Finance」來創造出生生不息的生態系。

事實上,越來越多介於 CeFi 和 DeFi 間的公司/團隊持續嶄露頭角,如 Bincentive、Yield App、Blocto、Bitgo、Celsius(其放貸款項動輒以十億美元起跳,)一一崛起,搭建傳統投資人和加密市場的橋樑已是必然趨勢。

此外,如卓昭明博士所述,加密金融正逐漸走入傳統市場,與既有投資產品並列,其投資回報率更高、隨時隨地都能獲利,對於非幣圈的小白而言,投資加密資產之旅才正要開始,量化交易工具必成為大勢所趨。因此挑選適當的投資工具,以免被無時無刻進行的交易、複雜的資訊術語,以及不夠人性化的交易過程所打斷,將會是投資者的基本標配。

「加密市場正在揉合進傳統金融之中,過程之中也越來越多投資人將其列為資產配置之一。對於台灣投資人來說,這是相對陌生的概念,而這也是 Bincentive 想提供的:降低進入門檻,並提供適當配置。

過去我們一直在耕耘「固定收益」市場,近期我們也推出了 DeFi 產品 Hotpot Finance,未來也會精進產品多元和專業化,提供用戶更多選擇,助投資人找到最適當的配置。」

卓昭明博士總結道。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