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加密貨幣趨勢襲來 如何理解比特幣、DeFi、NFT 趨勢 讓資產管理新創 Bincentive 執行長告訴你
Bincentive 2021-10-28 10:00
隨著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 開放比特幣期貨 ETF,加密貨幣距離成為合規投資產品又更進一步,日前甫推出 DeFi 農場加速器 Hotpot.Finance 的台灣新創 Bincentive 的執行長卓昭明博士就分享了,對於加密產業、DeFi 生態系的投資現況和未來趨勢。
加密資產管理新創 Bincentice 成立於 2018 年 7 月,在過去幾年,Bincentive 更以固定收益型產品著稱,其用戶可獲得 8% 以上的穩定收益、相關產品已將近 40 檔,同時也陸續與 MAX 交易所、全球知名冷錢包廠商 CoolBitX 與台灣樂天市場合作推出相關產品及服務。
加密市場一日千里。過去的加密貨幣屬於小眾,但新冠疫情爆發後,在聯準會的資金放水下,已有不少機構注意到比特幣的潛力,美上市公司特斯拉、MicroStrategy 都已建立自身的比特幣部位。
本月初,美國 SEC 「默許放行」美國首支比特幣期貨 ProShares Bitcoin Strategy ETF」($BITO)。BITO 10 月 19 日於紐約證券交易所(NYSE Arca)正式上市,首日便湧入超過十億美元交易量、爾後更引動比特幣現貨再度創下歷史新高。
Bincentive 的執行長卓昭明博士認為,ETF 的通過將讓傳統投資人及機構投入更多的資金部位到加密市場上,加密貨幣走入主流已經是必然趨勢,且 DeFi、NFT 等也都在今年完全大爆發,如 NFT 市場在 2021 年的交易金額上半年已超過 25 億美元、Q3 單季更一口氣飆破 106.7 億美元,大勢所趨下勢必衍生出更多投資商品和機會。
Bincentive 執行長卓昭明博士稱,加密貨幣市場正邁入正面的發展趨勢,只要能順利讓加密投資產品親民、低門檻化,以及降低對智能合約的安全性顧慮等,勢必會有更多用戶創建自己的加密錢包、收藏 NFT,成為加密資產投資市場的生力軍,而這是 Bincentive 一直在耕耘的。
與傳統投資迥異的 24/7 交易制,固定收益類商品成穩健選擇
加密貨幣資產的投資方式通常有三種,第一是長期持有(HODL 的概念)、等待現貨自然上揚。第二類則是看趨勢買入賣出,也是許多投資人的作法。
但不同於傳統股票、證券市場,加密貨幣是 24 小時/7 天全年無休的進行交易,經常發生半夜幣價卻突然暴跌,脫手後卻在早上發現幣價回穩,這種波動阻礙了一般投資人進入加密市場。
針對這個痛點,Bincentive 利用加密貨幣交易市場的 24 小時/7 天而設計的量化交易,以及現代統計學、電腦技術,演算法和 AI 來準確進出場套利, 排除人工看盤及人為心理因素的影響、輕鬆應對瞬息萬變的幣價變化。
卓昭明博士解釋道:
「在加密貨幣的世界中,量化交易算是蠻常被使用的一種獲利方式,因加密貨幣的交易市場漲幅變化瞬息萬變,透過量化交易不但可以解決人為的因素,且全年無休、波動高就成為了優點,成為量化交易的最佳發揮市場。」
此外,Bincentive 的專業量化交易團隊更與國際級頂級量化交易基金公司合作,讓用戶可以一鍵投資,同時享受到專業團隊操盤。Bincentive 也把用戶資金分散至全球知名中心化交易所,憑藉嚴格及多重風控機制防止意外發生。
Bincentive 以台北及紐澤西的全職人員 24 小時/7 天控管交易風險,同時與第三方加值服務商合作共同維運管理,目前 Bincentive 不只有美元穩定幣、同時也有比特幣的固定收益商品,方便想長期持有比特幣的投資人藉此獲得更高收益。
DeFi 盛夏當空,如何降低門檻成關鍵
除了現貨外,DeFi 也成為加密貨幣領域最熱門的關鍵字之一,以此技術發展出來的應用如同虛擬空間中的全新金融體系,相較傳統的「中心化金融(Centralized Finance, CeFi)」, 其省去了傳統金融仲介機構剝削利益,成為加密投資者的新興選擇。
傳統金融機構 ,諸如星展銀行、美國聖路易斯聯邦儲備銀行,甚至是《經濟學人》等機構都將 DeFi 納入研究及報告內容。
2020 年夏天被稱為「DeFi 盛夏」,原因在於去中心化金融項目如 Curve Finance、Compound、Uniswap、Sushiswap 等在當時如雨後春筍般冒出,各種 10% 起跳、甚至是 100% 以上的利率吸引大量資金流入。
根據 CoinGecko 網站資料,目前整個 DeFi 生態系的總鎖定價值(TVL)至少高達 1,867 億美元、總市值達 1,537 億美元,24 小時交易量也在百億美元之上。
卓昭明博士指出,DeFi 項目對初階使用者來說入門門檻極高,繁瑣的操作步驟使多數欲嘗試的使用者望之退卻。再者,市面上 DeFi 項目百家爭鳴,提供選擇權、衍生性金融品等諸多服務,產品規格龐雜,短期難以詳悉。消費者需到不同頁面進行操作,最終才能質押。
以 DeFi 安全性而言,過去跨鏈協議 Poly Network 8 月 11 日遭駭 6 億美元、成為史上最大 DeFi 竊案的例子仍歷歷在目,若非犯案者為白帽駭客,恐怕這筆錢將就此蒸發,市面上被駭事件頻傳,使安全性問題再度成為使用者詬病的焦點。
Bincentive 近日推出的 Hotpot.Finance 正是為解決上述痛點而生。
以複雜性層面來看,Hotpot.Finance 希冀藉由整合頁面簡化投資流程,消費者僅需簡單接上錢包後、準備單個幣種即可進行質押。另外透過簡易的菜單設計,明瞭地說明了產品的運作規則,使消費者能以最具效率的方式了解自己投資的商品,毋需耗時耗力。
而關於安全性,Bincentive 也與專注於區塊鏈生態安全的慢霧科技合作審計,該團隊針對 DeFi 生態圈常使用的智能合約漏洞等問題進行查核,完善整體安全性、維護使用者的資產安全、並同時用智能合約確保使用者的資產確切進行運用。
利用忠誠會員計劃推動生態系發展
Bincentive 近來也宣布推出忠誠會員計劃,藉由讓用戶質押 Bincentive 代幣(BCNT)來獲得高達 12% 的固定收益,且值得注意的是,許多質押項目回饋的幣種通常是項目平台幣,但 Bincentive 給的是美元穩定幣 USDT,是實實在在的真金白銀。
BCNT 代幣最初為建立在以太坊(ETH)上的功能型代幣,總發行量十億顆,可於 MAX 交易所及 CoolWalletS 冷錢包等管道購買。
卓昭明博士表示本次將 BCNT 轉為質押用途,目的便是希望能夠賦予 BCNT 更為去中心化的本質,結合先前提到的 Hotpot.Finance,讓使用者可投入不同流動池獲取更多的 BCNT,實現流動性提升、在更多的平台上架。
使用者也能在未來利用手上的 BCNT 行使投票權決定產品走向、或者是鑄造專屬的 NFT 等,結合「中心化的忠誠會員計劃」與「去中心化的 Hotpot.Finance」來創造出生生不息的生態系。
事實上,越來越多介於 CeFi 和 DeFi 間的公司/團隊持續嶄露頭角,如 Bincentive、Yield App、Blocto、Bitgo、Celsius(其放貸款項動輒以十億美元起跳,)一一崛起,搭建傳統投資人和加密市場的橋樑已是必然趨勢。
此外,如卓昭明博士所述,加密金融正逐漸走入傳統市場,與既有投資產品並列,其投資回報率更高、隨時隨地都能獲利,對於非幣圈的小白而言,投資加密資產之旅才正要開始,量化交易工具必成為大勢所趨。因此挑選適當的投資工具,以免被無時無刻進行的交易、複雜的資訊術語,以及不夠人性化的交易過程所打斷,將會是投資者的基本標配。
「加密市場正在揉合進傳統金融之中,過程之中也越來越多投資人將其列為資產配置之一。對於台灣投資人來說,這是相對陌生的概念,而這也是 Bincentive 想提供的:降低進入門檻,並提供適當配置。
過去我們一直在耕耘「固定收益」市場,近期我們也推出了 DeFi 產品 Hotpot Finance,未來也會精進產品多元和專業化,提供用戶更多選擇,助投資人找到最適當的配置。」
卓昭明博士總結道。
- 如何發揮多重資產策略的最大優勢?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