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探討─2015年交易教訓:收益比基點重要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5-12-18 16:22
作為一個長期交易者,筆者經常會被交易新手問“如何在一單交易里避免損失幾百點”。在面對這類問題時,筆者想要指出一點:基點其實並不重要,獲取最大收益才是真正的關鍵所在。舉個例子,在1000手歐元/美元單中損失500點,實際只損失了50美元;而在10萬手單中損失50點,實際是損失了500美元;顯然,前者較之後者而言是更能讓人接受的。然而,這一簡單的道理卻容易被交易者在實際操作中忽略。
通常,我的交易規則從觀察匯價6到12個月的走勢基本面開始,先確定哪些幣種應做多、哪些應做空、哪些應該保持觀望。然後,我將運用技術分析來尋找合適的入場交易時機,同時盡可能地控制風險。在我的這套交易規則中,時機可謂是第一個陷阱。我經常會基於基本面假設就開始實際操作,而這往往會讓我的交易失敗,因為我對於實際的市場價格走勢關注過少。
正如實踐交易公司(Praxis Trading)對沖基金公司合伙人亞熱阿·哈里斯(Yra Harris)所言“在錯誤的時間里,正確的事也會變成錯誤”,為了拯救我的交易,我開始調整我的交易規則。從技術面看,當達到初步目標時,我將立即平倉一半獲利,並將止損位調至盈虧平衡點。盈虧平衡點是我能接受的最差情況。然而,我又遇見了新的問題,即我是從基點的角度來考慮風險收益比而不是從收益的角度。
起初,這並不是一個大問題。舉例而言,美元指數於2014年大幅走強,遠高於投資者的初期目標,當時我的做單獲利率為65%,收益頗為可觀。在2015年,我的做單獲利率上升至73%,但實際的收益卻減少了,因美元指數的漲幅已沒有過去那么強勁。
為何會發生這類情況?事實上,市場在2015年經歷了較大波動,不少投資者傾向於在平倉一半小幅獲利後,在剩下一半倉位的盈虧平衡點止損離場。因此,盡管2015年的損單數小於獲利單數,但虧損的平均額卻更大了。
從這些例子中可以總結出一個教訓:投資者應優先考慮收益而非基點。如果我能更早地發現這一點,我的風險/收益比規則或許將運用地更好。就基點而言,現在我能夠接受的最差風險收益比為2:1。此時,假如我們做一萬單,但由於我們只能得到5000單的收益,我們若將止損設於入場位下方50點處,將初步目標設為入場位上方100點處,同時保持做單獲利率在60%-70%區間,這樣,我們就可以達到1:1的風險收益比。
(Ilya Spivak撰,Slliu譯)
- 如何發揮多重資產策略的最大優勢?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