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大變局
理財周刊 2021-05-21 08:13
文.洪寶山
如果不是確診的華航機師趴趴走,估計台股也不會有拉回 2550 點的中長期買點。在長達一年的優異防疫後,台灣出現防疫疲勞鬆懈,加上缺水背景下,負有祈水期待的媽祖遶境,浩浩蕩蕩的出巡場面,更加深民眾不用怕疫情的印象,雖然民眾全程戴口罩,但有樣學樣的宗教遶境,再加上母親節的吃喝慶祝活動,最終失去警覺心釀出社區感染。
五疫?六針? 七月出運!
如果不是這樣的話,台灣就算有隱形的感染鏈,但估計也是輕症,只要不死亡,嚴格來說是可以接受的防疫戰略,主要的目的就是拖到國產疫苗問世,就可以平平安安地度過這場疫情,如此一來,不僅阻擋病毒在外,而且在全球只有俄羅斯、美國、英國與中國有能力生產疫苗的情況下,台灣能有本土疫苗,自然是展現世界級的醫療實力,這是繼台積電先進製程獨步全球後,另一個台灣之光,要知道就連日本也還沒製造出疫苗,等到明年應該就有餘力可以進行疫苗外交。
目前預計最快七月底就有本土疫苗可以施打,所以從現在到七月底,是台股最考驗持股信心的時候,正好也是每年傳統的「五窮六絕」淡季,不過今年不同之處在原本的「七上吊」可能轉變為「七翻身」,這倒是很值得股民深思的一點。
封城?你怕? 全球更害怕!
台灣會封城嗎?有機會,但估計防疫中心會考量經濟的衝擊,可能不會封科學園區,畢竟台灣的半導體對全球影響力甚大,所以應該不會比照武漢封城的模式,全面停擺,不僅台灣禁不起,全球汽車產業更加禁不起,到時候美國的失業人口更多,想來全面封城的可能性不大。
果然,五月十九日媒體轉述經濟部長的「國際供應鏈急需」、「產業生產不能停的相關產業」的方針,暗示半導體產業不會停,對照路透社表示,美國協助台灣跟藥廠協商,加速生產疫苗,根據台灣官方表示,六月中旬有五百萬劑莫德納疫苗到台,足夠應付台灣六十五歲以上的 380 萬 3633 名老年人,只要避開重症死亡,就算是確診數飆高,經濟活動還是可以進行,這是過去一年各國已經摸索出的路線。
從經濟數據可證實,疫情在初期爆發時會有明顯的影響,但下一季的經濟數據就可以回升,所以這次台股下跌 14.39%,等於修正年初市場對台灣今年 GDP 可達 6% 以上的預期,相信等到七月底國產疫苗開始施打後,台股就可以重新回到挑戰新高的走勢。要知道全球目前只有英、美、俄羅斯、中國等強權製造出 COVID-19 疫苗,就連日本也還沒,等到台灣的疫苗擠入國際防疫的第一線時,相信世界對台灣的認知不僅是半導體強國,醫療能力也很強。
學校停課降溫 等待疫苗到位
校園感染人數,截至五月十九日為止,全國共四十四名學生確診,大專生二十人最多,教育部宣布全面停課不停學,學生在家線上學習,少了年輕人的群聚感染,無症狀患者比例將大幅降低,估計下一步應該是遠距離上班,僅留下民生必需店與外送、清潔環保人員正常活動,力拚撐到六月中旬第二批疫苗到位,所以從時間上推算,五月二十八日是連續十四天破百確診觀察日,再加十四天,正好是六月中旬的疫苗到位。
這樣看來,防疫中心其實早就做好了第四級的打算,為了不造成經濟太大的衝擊,比較有可能的方式是「自主封城」+「日本的軟封城模式」─即主要是管制出入口、暫時關閉不必要的出入通道,透過區域防控的方法,管制出入口及人員進出,防止疫情向內擴散。
國際伸援疫苗 助台灣逆轉勝
要不要採用中國科興疫苗?關鍵其實不是專業考量,而是政治考量,更是去紅色供應鏈戰略的一環。相信在很多電視劇裡可看到「牆頭草」的下場悽慘,既然台灣已經選擇親美抗中路線,自然不能掉入中國疫苗的溫情陷阱,否則挺台的美國與歐盟便會覺得被背叛,往後台灣不僅得不到大國的支持,更別想中國會給好果子吃。
這點從五月十九日下午四十萬劑 AZ 疫苗從阿姆斯特丹運送到台灣,就可以證實去年九月「歐美日台」重組供應鏈聯盟不是糊弄國人,而是在台灣缺水、缺電、疫情爆發的最困難的情況,仍堅持半導體不停產,兌現美日德政府請求台積電解決車用晶片缺貨的承諾,體現台灣是可靠的夥伴,是太平洋第一島鏈的民主陣容防線的一員,所以當台灣需要援助時,美歐也會出手幫忙。所謂患難見真情,全球政治版圖正在往台灣傾斜,這場疫情台灣要逆轉勝。
來源:《理財周刊》1082 期
更多精彩內容請至 《理財周刊》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鉅亨贏指標
了解更多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