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鉅樂部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雜誌

勞保、勞退不可靠 5成退休金要自己存

鉅亨台北資料中心 2019-11-29 16:18

撰文:張國蓮

年金改革、全球老化、少子化,以及人類壽命越來越長等議題,不斷衝擊與顛覆台灣民眾對退休金準備的認知,「退休金必須靠自己,不能靠政府」的意識不斷升高,尤其根據資料顯示,台灣老化速度不但超過美國、英國,也將趕上日本,從 1960 年 65 歲以上人口占比居全球第 144 名,上升至 2010 年的 47 名,當 2060 年時,則預計全球排名第 2,僅次於卡達。

那麼台灣民眾對自己的退休金已經準備好了嗎?答案是沒有,而且還差很遠。台灣金融研訓院董事長吳中書彙整國內民眾對退休準備的各項調查後,發現 4 個共通結論,分別是①退休金目標普遍落在 1 千 5 百萬元~2 千萬元;②退休金準備不足,缺口高達 1 千萬元;③理財觀念不足與疏忽,例如以儲蓄、保險做為主要理財工具;④對退休財務前景具不安全感。

4 項結論顯示台灣民眾存退休金的困境。知名財經作家闕又上在新書《為什麼你的退休金只有別人的一半?》中直指,台灣民眾退休金準備不足,都是「人禍」所造成,原因如下。

人禍 1

政府的退休金制度不完善

民眾資金缺口大於預期

對一般受薪勞工來說,退休金的主要來源有 3,分別是勞工保險(以下稱勞保)、勞工退休金(以下稱勞退),以及個人準備。勞保與勞退的機制均由政府制定,例如勞保是社會保險,給付標準是依照勞保年資與平均投保薪資,決定勞工可以領到多少勞保年金。

勞退則是政府強制企業按月提撥勞工每月薪資的 2%~15%(新制為 6%)至勞退個人專戶,幫勞工存退休金,員工也可以參與自提,自提部分享有免稅優惠,這個專戶一輩子跟著員工,帳戶裡的資金是由勞動基金運用局進行投資,並提供最低保證收益,即民眾至少可享有同期間銀行 2 年期定存利率的收益。

由於少子化、高齡化,繳稅的人越來越少,但領退休金的人卻越來越多,加上勞動基金運用局的投資效益常被抨擊,目前已有勞保基金將於 2026 年破產的說法,而投資報酬率欠佳,則讓勞退基金累積速度過於緩慢。

綜合各專家說法,勞保與勞退合計的金額最多支應退休後生活所需的 50%,也就是來自這兩部分的平均所得替代率約 50%。再以退休金目標至少須為退休前的年收入 7 成,才能讓老後生活有基本尊嚴的通則來看,民眾應至少自行準備 2~3 成的退休金。

但這是基於工作穩定且薪資持續增長的情境來概算,若發生工作中斷情況,來自勞保與勞退的所得替代率將更低,專家因此建議民眾,若有能力應拉高自行準備退休金的比例,至少須自行準備 50%,才能真的無後顧之憂。

人禍 2

理財觀念不足

用錯工具、太晚起跑都是問題

民眾要靠自己準備退休金,就須學會投資理財,但過往多數民眾都依賴政府退休金,並未花時間學習,因此主要以銀行定存、儲蓄型保險為理財工具。然而從存退休金的 3 個要素:金額、時間、以及投資報酬率來看,金額高、時間久或投資報酬率高,都可以加快退休金累積的速度。對多數人而言,拉高投資金額難度不低,找高報酬率工具則需要承擔較高風險,相對可行的方式為趁年輕提早開始存。

中華民國退休金協會理事長王儷玲舉例指出,25 歲的年輕人若每年定期定額投資 5 萬元(約每月存 4,200 元),若長期平均報酬率有 6%,有紀律地持續投資 40 年,等到 65 歲退休時,就可以有 1,000 萬元的退休金,但是若延後到 40 歲才開始做,每年要投入 17 萬元(約每月 1.42 萬元),50 歲才開始,就需要每年投入 40 萬元(約每月 3.4 萬元)。

這個案例說明了時間+複利的驚人威力,因此從年輕就開始存退休金,可以用比較少的成本來達到目標,即越早開始存退休金就越省力。至於有哪些適合的退休理財工具,該怎麼操作,可參閱〈分享篇〉以及〈個案篇〉的專家建議。

來源:《Money 錢》 2019 年 11 月
更多精彩內容請至 《Money 錢》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