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鉅樂部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鉅亨新視界

〈工業技術與資訊〉創新科技守護全民健康

工業技術資訊月刊 2019-09-22 14:00

cover image of news article
圖片:工業技術資訊月刊

走進醫院,搞不清楚方向時,有智慧機器人為你帶路;住進病房,各式儀器設備都已連網,護理師做的所有生理量測,數據直接匯入系統,不用動手抄寫;住太遠不方便回診,沒關係,醫師會透過連網設備遠端定期問診。這不是未來世界的場景,它叫智慧醫院,正一步步改變醫療服務的面貌。

行動智慧裝置已滲入你我生活,攸關民眾健康福祉的醫院,在法規政策引導下,也從電子病例開始,逐步導入 e 化,近年各大醫院智慧門診系統、線上候診系統,簡化門診流程,讓看病更有效率;而這股智慧化、資訊化風潮現在更進一步吹向醫院核心業務,醫療服務的智慧化,開始急起直追!

工研院產業科技國際策略發展所組長張慈映指出,為解決醫護人力短缺以及醫療支出高漲等問題,世界各國紛紛引科技為後援,為醫院導入數位化資訊系統與智慧的創新醫材,改善病患照顧流程,以提高醫院營運效率與醫療品質。

智慧醫院為核心樞紐 發展預防治療照護一條龍服務

「智慧醫院的進化歷程是由 1.0 發展到 4.0,」張慈映表示,1.0 指的是醫院資訊 e 化,例如從傳統紙本升級為電子病歷系統;2.0 則是醫材數據資訊持續整合,發展醫療影像資訊系統;3.0 是整合醫院流程系統,將 X 光、電腦斷層造影(CT)、磁振造影(MRI)等影像資訊,連結診斷資訊整合至同一系統;4.0 則是以病患為中心,結合大數據、物聯網跟人工智慧等技術,進一步分析與運用數據來輔助診斷,達到精準醫療的目標。

「理想的智慧醫院 4.0 不會侷限在醫院內,」張慈映表示,智慧醫院可以視做一個整合平台,「醫院是中樞,前後兩端連接著家庭或照護機構,將醫院、居家與社區等資訊匯流整合為個人健康紀錄(Personal Health Record;PHR)。」匯集三方數據掌握病患健康狀況,住院前、住院後到居家照護都能無縫銜接。

試想一種情境,居家可透過運動手環等智慧穿戴式裝置,蒐集血壓、心跳等生理狀態數據,方便自我健康管理,一旦出現異常狀況就能及早發現、及早治療;身體不適住進醫院,AI 彙整病患生理數據與病史,輔助醫師臨床診斷找出病因,或分析影像資料進行手術模擬,提高醫師治療決策正確性;出院後,繼續透過遠距醫療觀察病情,或經由 AI 運算指導正確的照顧與復健方式,有效延緩與控制疾病再次發生。

換言之,過去人們認為,醫療只針對病患,而病患多半住在醫院裡,隨著醫院 4.0 的興起,醫療照護從疾病治療,延伸到預防和控制疾病,甚至是日常的健康與照顧管理,整個醫療情境都將改觀。

工研院產科國際所組長張慈映指出,智慧醫院,正一步步改變醫療服務的面貌。
工研院產科國際所組長張慈映指出,智慧醫院,正一步步改變醫療服務的面貌。
邁向智慧醫院 4.0 創新醫材潛力大

台灣的醫療品質舉世有目共睹,但智慧醫院的推動速度是否夠快?張慈映表示,普遍來說,大型醫院在導入資訊化系統與影像資料整合都很成熟,醫院智慧化程度已達 3.0 階段,比起先進國家毫不遜色。

2015 年成立的員林基督教醫院,是全台第一家智慧醫院,智慧化櫃台可顯示醫生診間、休診,甚至接駁車等資訊,讓人一進門就能感受到無比貼心;從掛號、報到、測量生理數據、看診、住院到手術,通通有智慧系統幫忙,就連手術室需要的消毒器械也能由智慧機器人運送,減少人力搬運與交叉感染風險,醫療品質自然提升。

除員林基督教醫院外,也有許多醫院積極走向智慧化,例如衛福部彰化醫院與工研院合作打造的智慧醫療臨床資訊系統,已實地導入血液透析中心,可串連不同醫療儀器的生理數值,整合顯示在護理車螢幕上,供醫師快速判讀;資料同時存入醫院伺服器,做進一步的紀錄與分析;新竹馬偕紀念醫院也與工研院合作,運用 3D 掃瞄、列印技術,開發滑鼠手、足踝矯行器等輔護具,達到量身訂作、精準貼合的目標,讓復健過程更順利。

要達到智慧醫院 4.0 的目標,仍有待創新醫材與技術的開發。根據工研院 IEK Consulting 統計,「診斷分析」占智慧醫院需求中很大的一部分,像是運用 AI 影像辨識技術,透過分析評估,發現可能的身體異常,讓醫生診斷更快速精準;在法規面,衛福部在去年放寬了遠距醫療的照顧對象與模式,剛出院的病患(急性)、長照機構住民(慢性)都在鬆綁之列,未來醫師及護理人員攜帶輕量型智慧診斷裝置,連上醫院資料中心,遠距的病患也能享有與醫院相似的醫療服務,這類可連網、輕量化的醫療器材目前還在萌芽階段,潛在商機無限。

資料收集、互通與商業模式是重大挑戰

雖然各界看好智慧醫院/醫療的前景,但現實面仍有許多挑戰待克服。以上述所提 AI 影像辨識為例,許多想跨足此領域的資通訊業者,得先進入醫療場域,將技術串入例行醫務流程中,累積患者生理數據,方能促使 AI 進行深度學習。然而,受限於個資法,廠商無法持有病患數據資料,必須與醫院合作,而醫院為維持日常營運,在人力與資源上也未必能完全配合,相關技術的推動進度常因此陷入瓶頸。

其次,醫院內部使用不同廠商設備、新舊不一,也面臨設備與設備間資料交換與整合的問題,同一系統的醫院尚可透過系統整合進行串連,但不同醫院系統間的資訊互通問題,仍有待解決。「醫院智慧化由誰來付費很重要,」張慈映指出,任何投資都會先評估效益,而任何醫療機制的創新,都與政策和醫院評鑑息息相關,有賴政策的推波助瀾。

運用AI影像辨識技術,發現可能的身體異常,讓醫生診斷更快速精準。圖為工研院研發的「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診斷輔助分析技術」手持裝置。
運用 AI 影像辨識技術,發現可能的身體異常,讓醫生診斷更快速精準。圖為工研院研發的「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診斷輔助分析技術」手持裝置。
智慧醫院新商機 從了解需求做起

台灣將在 2026 年邁入超高齡化社會,面對越來越高的醫療照護需求,醫療系統勢必得朝向智慧醫院轉型。國際調研機構 Frost&Sullivans 預測,至 2030 年,傳統醫院將會完全消失,智慧醫院帶來的新商機包括:資料分析、雲端運算與遠端病患監護,其中衛生管理、物流追蹤/定位、藥物自動化是最大的市場區塊。

張慈映建議有意切入智慧醫院的資通訊廠商,不妨深入醫療場域「蹲點」,多與醫療人員互動,了解醫院需求,再做產品與系統開發;或與其他業者合作打造生態系,提供整體解決方案,以台灣為實踐場域,再輸出國際,為台灣優質醫療與資通訊產業創造新價值。

轉載自《工業技術與資訊》月刊第 333 期 2019 年 09 月號,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