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行不良貸款爆升42% 行長:仍處可調控範圍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5-03-25 10:42
左起:農行董事會辦公室主任許多、風險管理總監宋先平、行長張雲、副行長樓文龍、財務總監張克秋。 圖片來源:香港文匯報
不少中小型內銀已公布業績,當中不良貸款的升幅受市場關注。四大行之一的農業銀行(1288-HK)(601288-CN)昨(24)日公布去年度全年業績,其中不良貸款餘額按年大升42.4%至1249.7億元(人民幣,下同),不良貸款率亦上升0.32個百分點至1.54%。農行風險管理總監宋先平直言,內地經濟進入新常態之下,銀行資產質素會跟隨下跌,同業不良貸款升至2%至3%屬正常,惟強調農行有辦法控制資產質素。
香港《文匯報》報導,宋先平認為大陸銀行整體不良貸款仍未見頂,料2015年及2016年大陸經濟會轉好,但因會出現2-3季的滯後因素,相信今年年底至明年年初資產質素才會變得穩定。
農行行長張雲補充指,他在銀行業界工作三十多年,經濟已經歷多個不同周期及情況,發現不良貸款與經濟有密切關係。所以當內地經濟進行調整時,不良貸款出現上升是正常情況。張氏又稱農行可以控制不良貸款的情況,目前不良貸款的情況仍然處於可以調控的範圍內。
除不良貸款雙升外,農行去年撥備覆蓋率都出現大幅減少,2014年的撥備覆蓋率為286.5%按年減少80.5個百分點。該行去年同時核銷共290億元的不良貸款,包括60億元的打包轉讓,當中收復率達37%。
受經濟增長下行影響,雖然農行的一級資本充足率及資本充足率輕微上升至9.46%及12.82%,但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卻有所下降,按年減少0.16個百分點至9.09%。
農行去年至今先後發行400億元優先股及300億元次級債券作補充資本之用,董事會辦公室主任許多稱去年5月集團曾發公告指,未來一年內不會以優先股以外方式進行融資,亦即是說截至今年5月前農行都不會進行優先股以外的融資。
但9.09%的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較同業平均10%為低,許多指目前的資本水平足夠農行的業務發展,亦符合監管要求,集團會繼續堅持內部自然增長以補充資本,有需要時會發優先股及次級債。
農行上市曾對股東承諾「3年內不進行股本融資」,但值得留意的是該行乃於2010年7月上市,即農行已成功兌現相關承諾,未來或有可能進行股本融資。
經濟進入「新常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早前開出多年新低的經濟增長目標,張雲指經濟增長速度雖不如前,但仍屬高水平,有信心未來經濟增長會以健康、平穩及可持續地發展。
在新常態下,張雲稱銀行需要調整發展速度,改變過往資本粗放式的發展模式,以資本節約模式發展。雖然業界可能會面對不少挑戰及機遇,但他整體而言對未來前景有信心。
雖然不良貸款餘額及不良貸款率雙升,但農行股東應佔溢利仍升7.9%至1794.6億元,遜於市場預期的雙位數增長。每股基本利潤為0.55元,並派末期股息每股0.182元。
以分項計算,農行去年淨利息收入為4298.9億元,較2013年的3762億元上升14.3%;手續費及佣金淨收入則按年減少3.7%至801.2億元。財務總監張克秋稱,手續費及佣金收入下跌,主要因該行提供更多免手續費優惠以吸納新客戶所致。經營支出上升12.7%至2239.0億元。
農行的淨利息收益率及淨利差同時上升,兩者分別上升0.13及0.11個百分點至2.92%及2.76%;資產減值損失則上升28.3%,至679.8億元。
期內農行總資產達159741.5億元,按年增長9.7%,客戶貸款及墊款總額則達80980.6億元,較2013年的72247.1億元增加12.1%,吸收存款則達125334.0億元,按年增長6.1%。
資料來源:香港文匯報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