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雜誌

洞悉人性 看病看全人的「名」家良醫~彰化基督教醫院醫療長謝明家 專訪

鉅亨台北資料中心 2019-01-31 10:49


文●方雪俐 攝●劉振豐

手上那隻配著時尚老佛爺卡爾拉格斐(Karl Lagerfeld)娃娃頭手機殼的手機,透露眼前這位男士的時尚品味,雖然穿著一襲醫師袍,但從髮型、笑容、舉手投足到一身精品行頭,完全掩不住型男本色。他是彰化基督教醫院醫療長、內分泌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謝明家。


平日就是這般時尚、講究的打扮,顛覆不少人對醫師穿著中規中矩的刻板印象,我想起日本電視連續劇 Doctor X 裡那位時髦的派遣女醫大門未知子,每次出場總是一身名牌、光鮮亮麗,忍不住請教謝明家對穿著與時尚的看法,他說「我覺得外表是對別人的尊重,穿著用心是對一個場合與對病人的尊重」,至於精品,則是他從很年輕就養成的嗜好,後來購買精品更成為他抒壓的良方,他笑著說「幾乎每個名牌的故事我都非常熟悉,我從事時尚產業應該沒有問題」。

這種充滿自信的口氣貫穿整個訪談過程。這樣一位個性鮮明的人是如何變成醫師的呢?

當醫師的父親期勉 照顧病人最是重要

父親是開業醫師的謝明家說,從小看到父親幫助很多人、受人尊重,但自己其實並非從小就立志當醫師,只是當時成績好的學生都讀醫學院,他也就選了「離家近」的高雄醫學大學。唸書這件事從來難不倒他,但考試成績好並沒有讓他對從醫有什麼特別的啟發。直到父親告訴他「會念書、考試和當醫師是兩回事,要當醫師就要用你這麼好的頭腦去照顧病人,否則就去做別的頭路」,這番話讓他知道,當醫師最重要的事就是照顧病人,因此打從當實習醫師他就非常認真。

在照顧病人時一些特別的經歷,也讓他更有使命感。例如有一個四十幾歲的乳癌末期病人,傷口潰爛流膿流血,必須經常換藥,病人的痛苦讓他深刻體會生命的脆弱,更了解病人是多麼需要醫師的照顧。

脫離人事傾軋惡夢 告別故鄉遠赴彰化

後來謝明家受當時一手創立高醫內分泌科的校長蔡瑞熊感召,加上媽媽有甲狀腺疾病,因此選擇了內分泌新陳代謝科。蔡瑞熊原是謝明家的碩士論文指導教授,後來中風病逝,他也成為蔡瑞熊的閉門弟子。

謝明家在當主治醫師的第一年就當上講師,博士班畢業後要升副教授時,卻多次被學長教授阻擋,到第六次時他終於下定決心離開高醫。

起初有一家高雄的大醫院開出極優厚的條件邀請他去,沒想到還沒正式簽約就有該院內部人士找他吃飯,奉勸他不要一來就坐高位享高薪。離開是想脫離一個人事傾軋的環境,謝明家不想再跳入另一個鬥爭中,因此打消簽約的念頭。

他本想自己病人很多,就自行開業吧!週遭友人卻勸他說,台灣好不容易出了一個如此優秀的糖尿病醫師,應該在大醫院才能幫助更多人。後來聽說彰化基督教醫院的糖尿病治療做得不錯,但遇到一些瓶頸,激起他守護糖尿病人的鬥志,於是經人介紹認識當時的院長郭守仁,這位同樣畢業於高醫的學長待他親切和氣,讓謝明家十分感動,情願被高醫罰三十八萬元,也決定轉到彰基服務。

上班第一天就後悔 轉眼九年任醫療長

但是才上班第一天,謝明家就後悔了。那一晚他看完夜間門診開車回家,卻開進一條死巷,在漆黑巷道倒車好不容易才脫困,他心想「怎麼有這麼偏僻的地方?!」在嘉義出生,但從小就搬到高雄的謝明家,從幼稚園到醫學院博士班都在高雄,實在很難適應中台灣這個一點都不繁榮的城市。但是因為對郭守仁的承諾,還有一種莫名的使命感他還是努力適應,一轉眼就過了九年。

如今他身兼彰基醫療長、遠距照護 e 院院長、糖尿病健康 e 院院長、員林基督教醫院協同院長,讓不想只當「醫已病之病」的「下醫」的他,有機會朝「醫欲病之病」的「中醫」,和「醫未病之病」的「上醫」發揮。

不以醫已病之病滿足 想醫未病之病當上醫

台灣的健保制度聞名國際,但知名醫學期刊《刺胳針》去(二○一七)年公布的全球醫療品質評比,台灣卻落在第四十五名,而慢性疾病就是打臉台灣的主要原因。

事實上,國人的前五大死因當中,確實就有三個與三高有關,包括排名第二的心臟疾病、第四的腦血管疾病與第五的糖尿病。加計第八的高血壓性疾病、第九的腎炎、腎病症候群及腎病變,十大死因當中就有一半是慢性病化的結果。二○一七年台灣死亡的十七萬餘人中,與三高有關的五大死因就有將近五萬四千人,比癌症死亡的四萬八千人多,換句話說,台灣每三.二個死亡的人就有一個直接、間接與三高有關。

這正是台灣長期重急性醫療,輕慢性病照護的結果。謝明家說,台灣罹患慢性病的人越來越多,血糖、膽固醇、血壓狀況在身體裡面持續變化,不像白髮或皺紋看得到,病人可能完全不自知。只有觀念改變才能夠有效預防未來可能發生的中風、心肌梗塞等。

因此謝明家不只照顧病人,更致力於已病、欲病與未病之病的健康管理,他說,一個四十歲的人有高血脂經過二十年血管一定硬化,但一般人卻不會在四十歲時就聽醫囑治療膽固醇。謝明家說,心臟病、中風都可以預防,並不是三高患者或年長者的宿命。慢性病防治需要藥物、飲食、運動、監測與教育等五管齊下,雖然藥物的主導權在醫師,但如果民眾夠重視,就會反過來要求醫師,醫療行為就會更加透明化。

 

來源:《現代保險雜誌》 360 期

更多精彩內容請至 現代保險雜誌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