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一號堅稱移民計劃並非騙局 登火時間推遲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5-03-24 08:22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3月24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最近幾個月,荷蘭“火星一號”公司“有去無回”的火星移民計劃遭到猛烈抨擊,很多人認為移民計劃不具有任何可行性。“火星一號”公司首席執行官和聯合創始人巴斯-朗斯多普表示雖然很多人對他們的公司抱怨不迭,但事實並非媒體所報導的那樣。有報導稱一些申請者花錢買名次,讓自己進入下一輪的競爭,朗斯多普對這種報導予以否認。但他同時也指出“火星一號”移民計劃將推遲兩年,2027年之前不可能將首批人類探險家送上火星。
被指用錢買名次
在一段視頻中,朗斯多普提到了medium.com網站的埃爾默-基普撰寫的一篇報導,稱報導內容並不真實。基普對“火星一號”移民計劃候選人約瑟夫-羅徹進行了採訪。羅徹順利躋身共有100名候選人入圍的決選名單。他指出:“當你加入‘火星一號社區’,申請成為一名候選人,一切便自動發生。他們開始給你分數。在篩選過程中,你需要獲得相應的分數通過每一輪的考核。在此之后,獲得更多分數的唯一方式便是購買‘火星一號’的商品或者給他們捐錢。”他指出“火星一號”公司會向進入決選名單的候選人提出建議,告訴他們如何與媒體打交道。他們在提建議時:“如果你獲得一次有償採訪的機會,是否接受完全由你了算。我們希望你將採訪所得的75%捐給‘火星一號’計劃。”
據羅徹透露,在最熱門的申請者中,很多人之所以進入決選名單不過是因為給“火星一號”捐了錢。但“火星一號”公司的一名女發言人表示分數與他們的篩選過程沒有任何關係。令羅徹感到擔憂的是,他從未在篩選過程中當面見過其他任何申請者。取而代之的是,“火星一號”公司按照承諾為申請者舉行了一場地區採訪,羅徹被選擇了一次10分鐘的Skype電話交流。此外,他也沒接受過任何心理測試或者心理計量測驗,而“火星一號”公司卻聲稱心理測試是申請者評估過程的一 重要環節。這種做法不僅會導致人們對“火星一號”移民計劃喪失信心,同時也會對美國宇航局以及其他目標直指火星的探索計劃喪失興趣。
登火時間推遲兩年
朗斯多普表示:“這篇文章存在大量錯誤。文章稱我們挑選候選人的依據是他們給‘火星一號’捐了多少錢。事實完全不是這樣,只要看看我們的網站,你就能清楚地意識到這一點。當前的第三輪候選人中很多並沒有向‘火星一號’公司有過任何捐助,而很多曾向‘火星一號’捐助的人也並沒有進入第三輪。”
有報導稱“火星一號”移民計劃的申請者只有2700人,而不是“火星一號”公司所的20萬人。對於這種言論,朗斯多普也予以回擊。他:“對於‘火星一號’移民計劃,她(埃爾默-基普)似乎更喜歡寫聳人聽聞的文章,而不是以事實為依據。”
朗斯多普堅稱所有申請者都經過一個嚴格的篩選過程,包括心理測驗。但他同時也承認“火星一號”公司希望候選人將他們通過這家公司賺取的收入的部分捐出來。不過,候選人很願意這麼做。朗斯多普:“很多人希望將所有錢捐給‘火星一號’任務。最后捐多少完全由他們自己決定。”
2月末,全球領先的娛樂節目製作公司Endemol宣佈他們不再與“火星一號”公司合作,為其拍攝電視真人秀。MailOnline網站報導稱“火星一號”任務的成本只有40億英鎊(約合60億美元)。Endemol公司認為這一成本被嚴重低估。朗斯多普表示他們正與一家新的製作公司合作,用鏡頭記錄下候選火星殖民者的活動。
朗斯多普表示根據美國宇航局此前進行的估計,一次火星-地球往返任務的最低成本將達到230億英鎊(約合350億美元)。“火星一號”是一次“有去無回”的任務,因 此成本較低。他:“我們非常有信心,我們的預算足夠用。”但他同時也指出與投資者達成協議所需的時間超過預計,“火星一號”的第一次無人任務將推遲兩 年,從原定的2018年推遲到2020年。這也就意味2027年之前不可能將首批人類探險家送上火星。
只是一場白日夢
對“火星一號”移民計劃的未來感到憂慮的並不只有羅徹。自2011年首次對外宣佈以來,這項移民計劃便遭到很多人的批評。專家們表示“火星一號”移民計劃尚 未啟動任何科學方面的工作,整個計劃的未來令人懷疑。這項計劃缺乏資金,迄今為止沒有取得任何進展,雄心勃勃的電視真人秀也遭到廣泛質疑。很多人認為“火 星一號”只是一場白日夢。
根據“火星一號”公司的官方時間表,他們將在2020年向火星發射一顆固定登陸器和衛星。2022年,他們將把一輛探測車送上火星,2024年開始向這顆紅 色星球運送貨物。2027年,“火星一號”公司將把首批人類探險家送上火星,第二年將把第二批移民送上火星。這個時間表聽起來很令人興奮,但批評人士指出 這家公司沒有實施任何讓人相信他們能夠在這個時間框架內完成移民計劃的舉措。
《火星:紅色星球的新視角》一書作者吉勒斯-斯帕羅在接受英國媒體採訪時表示:“你不得不為這項雄心勃勃的計劃鼓掌,但不幸的是,如果你審視每一個細節,整個 計劃給人的感覺就是在碰運氣。他們能夠以60億美元的成本將首批探險家送上火星。這是一個極低的成本。相比之下,阿波羅計劃的耗資達到250億美元。要 知道,那是上世紀60年代的250億美元。”
斯帕羅指出:“他們之所以能夠以如此低的成本移民火星是因為他們將利用現有的技術,但移民火星所需要的很多技術當前並不存在。他們只能寄希望於未來10年 相關技術能夠出現並且足夠先進,在他們需要的時候可以直接花錢從貨架上拿下來。即便如他們所,可以用60億美元實施火星移民計劃,這筆錢又從哪來?從目 前的情況來看,我只能認為大部分資金將來自於廣告和電視真人秀協議。不過,我覺得這些做法都不靠譜。”
對於這個問題,“火星一號”公司給出了自己的答案。如果以真人秀的形式播出候選者的訓練過程以及最終的火星任務,必將吸引數億觀,進而獲得大量收入,滿足 這項任務的資金需求。這家公司在他們的網站上表示:“當尼爾-阿姆斯特朗和巴茲-奧爾德林登上月球時,全世界的人們都目睹了這一激動人心的時刻。未來10 年,將有大約40億人觀看視頻圖像。‘火星一號’認為他們中几乎每一個人都會觀看首批人類探險家登上火星的震撼瞬間。”
時間太緊 任務太重
對於“火星一號”的籌款計劃,英國作家和科學節目主持人克里斯托夫-萊利博士也提出質疑。他:“一方面,我認為提出類似這樣大膽的想法非常有必要,是最終 實現登陸火星這一夢想的關鍵一步。另一方面,我又對這項提議感到擔憂。這項計劃嚴重資金短缺,短缺程度就像地球與火星之間的距離一樣。很難想象如何解決資 金短缺問題。如果被選中奔赴火星的人不為他們的太空飛行買單,究竟誰要買單呢?目前,他們提出的唯一一個籌資方式是通過電視真人秀,但這一舉措所能籌集到 的資金非常有限。”
“火星一號”移民計劃面臨的最大障礙可能就是計劃本身。它只是一個奇思妙想或者一幅概念圖,除此之外什麼都不是。“火星一號”公司可能因此澆滅公對一系列幾 乎已確定實施的火星任務的激情,例如美國宇航局2016年的“洞察”號火星任務,歐洲航天局的“火星快車”探測車以及美國宇航局將於2020年發射的“好 奇”號繼承者。目前,多個國家的航天機構的太空探索計劃取得重大進步,計劃在本世紀30年代派遣宇航員登陸火星,其中包括美國宇航局、歐洲航天局、俄羅斯 聯邦航天局以及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孝文)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