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鉅樂部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雜誌

上任 3 年營收增一兆!Google CEO:6 萬名員工怎麼領導?我最常做一件事

鉅亨台北資料中心 2018-11-30 14:43

文 / 《經理人月刊》陳書榕

桑德爾.皮蔡(Sundar Pichai),出生於一個不是那麼富裕的印度家庭,母親是速記員、父親是電信工程師,四口之家住在兩房的公寓裡面,他童年大部分的時間裡,家中沒有電視、沒有汽車。

即便家中經濟狀況普通,皮蔡的學習能力也不因此受到限制。有個他小時候的故事,常被媒體拿來佐證他「天資聰穎」。12 歲時,父親為家裡買了一台電話,那是他第一次接觸到通訊工具,而皮蔡可以記得自己打過的每個電話號碼。

Google 的同事也為他優異的記憶力背書。皮蔡似乎可以記住大部分與營運相關的數字,工程副總裁艾倫・尤斯塔(Alan Eustace)就說過,「皮蔡曾在會議中,可以準確回答一個與語音搜索有關的統計數字,那明明是我的工作領域,我卻比他還不清楚。」

皮蔡大學就讀於印度的哈拉格普爾理工學院(IIT Kharagpur),畢業後再到史丹佛大學,攻讀材料科學與工程的理學碩士。

畢業後,他擔任工程師、到麥肯錫上班,2004 年 4 月 1 日,Google 對外發表了 Gmail;同時,皮蔡踏進 Google 大門,正式開啟他在這家世界級企業的職涯。

2017 年,擔任 Google 執行長兩年後,他重回母校哈拉格普爾理工學院演講,吸引超過 3500 名學生入場。曾教導過他的教授庫馬爾.羅伊(Kumar Roy)形容他眼中的皮蔡,「他似乎仍然帶著一點印度傳統式的羞赧,談話、舉止謹慎,」但這些仍掩不住皮蔡的自信,這種內外反差展現出的性格特質,也成為媒體對他的領導風格、為人處世,產生極大興趣。

皮蔡究竟是個什麼樣的人?他將用什麼樣方式領導這間企業?

當 Google 創辦人賴利.佩吉(Larry Page)與謝爾蓋.布林(Sergey Brin)對外宣布,Google 為重組其龐大的組織業務、另開母公司 Alphabet,並將執行長交棒給皮蔡時,這或許是外界對他最大的疑惑。

相對於情緒起伏鮮明的領導者,皮蔡似乎顯得有點「無趣」,甚至有人進一步質疑他「缺乏領導魅力」;多數人習慣領導者有豐富的傳奇性色彩,將此視為「風格」或「魄力」。

但我們真的可以「以貌取人」嗎?英國倫敦大學商業心理學教授查莫洛.普若謬齊克(Tomas Premuzic)卻持相反看法,情緒波動大的管理者,往往讓組織裡的工作者惶惶不安、時刻緊繃,反而「無聊」的人格特質,顯示了個人對於情緒掌握的成熟度,與這樣的人相處起來愉快、穩定,也值得信賴。

擔任創辦人願景的「翻譯官」,也是組織目標的「推動者」

普若謬齊克認為,多數與領導者相關的內容都會強調「個人魅力」,可能只是一種「自戀」的變相說法,「比起個人風格與特色,世界上最優秀的領導者,更應該具備穩定、禮貌與體貼的人格特質。」

某種程度而言,這些形容詞,與他人口中的皮蔡不謀而合。

皮蔡穩定的個性,有助於促進同事協作,幫助 Google 完成每項任務。在擔任執行長前,皮蔡已在 Google 工作 11 年,完成包括 Chrome 瀏覽器、Google APP、Android 系統等多達 7 項重要產品的開發,而每項商品都被超過 10 億人使用。他在 2014 年晉升為 Google 的產品總監,負責監督 Google 所有大型產品的日常維持與運作,成為佩吉的重要臂膀。

他不認為這是他自己的功勞,對於他的同事們而言,他也不是獨攬大權型的領導者。Google 的前產品經理明妮.伊格索爾(Minnie Ingersoll)受訪時曾表示, 「他不是個會讓事情極端分化的人,面對衝突,他強調合作,避免兩造對抗。」

這或許也是佩吉對他如此重視的原因,皮蔡強大的溝通能力,幾乎就是佩吉暢談願景與目標時的「翻譯官」與「推動者」。

一次董事會成員與副總裁們的祕密會議中,彼此因為觀點不同而爭執不下,佩吉走進會議室後,對於先前的討論不提問、也沒給建議,只是拋出了幾個聽起來毫不相關的概念與想法,就走出會議室。

多數人因此感到錯愕,此時皮蔡踏進了會議室,「我剛跟佩吉談了一會,他的意思是……」皮蔡補足了佩吉沒有說清楚的內容,彌補雙方的溝通鴻溝,更接續安排了團隊的工作與執行方法,讓原本毫無頭緒的事情,得以落地執行。

重視合作、信任團隊,把舞台留給員工

此外,有別於佩吉總是喜歡訂定高不可攀的目標,大膽的想法讓員工對任務既期待又恐懼;皮蔡的風格截然不同,他喜歡鼓勵團隊、富有同理心,「他在產品的戰略層面是個夢想家,但卻能夠用非常貼近人心的方式,鼓勵團隊貼近目標,」Google 產品管理副總裁凱薩.辛格塔(Caesar Sengupta)這樣形容他的上司。

皮蔡認為,一位領導者的重要任務,不是要證明自己多厲害,而是確保手下有許多傑出、可以獨當一面的人才。

領導一間員工有 6 萬多名的企業,想要把事情做好,得仰賴其他領導者, 「我最常做的事情是,學會授權、給予他們所需要的空間,並且信任我的團隊。」

皮蔡理解一個人能做的事情有其極限,他也盡量降低鎂光燈聚焦在自己身上的時間,在幾次的 Google 大會上,把舞台留給同事。

反倒是在同事需要他出面代表 Google 時,他總是義不容辭。Google 營運長菲利普 · 辛德勒(Philipp Schindler)曾說,有次他在家裡招待一名重要貴賓時,曾打電話給皮蔡,請他晚餐時間出席,親自向客人介紹 Google 的願景與故事,皮蔡二話不說立即現身。

「讓別人成功,是我的信念、也才是我該做的事情,」 皮蔡認為,他最重要的工作,不是展現自己的才能,而是 「為他人披荊斬棘、消除障礙,成為那個開路的人。」

桑德爾.皮蔡的管理 3 心法

1. 抱持危機意識,盼組織保有彈性

皮蔡一向抱著「企業愈大愈不利」的隱憂,怕組織因龐大而變得僵化。他努力保持 Gooagle 擁有初創時期的靈活與彈性,以利隨時回應世界的需求與對手的攻擊。

2. 跟自己比,不隨競爭對手起舞

在研發 Chrome 瀏覽器時,微軟的 IE 正稱霸天下,當時的同事回想,皮蔡很少問出「我們要怎麼與對方競爭」的問題,反而不斷構思「我們要如何才能建立一個更好的瀏覽器」。

3. 企業能貢獻什麼,比個人名氣更重要

矽谷有很多優秀的領導者,但比起自已成為知名人物,皮蔡更在乎 Google 這家企業,對世界產生什麼樣的影響。Google 的企業宗旨是 「Don"t be evil」 ,「我們在各個領域都是一種象徵,因此必須保持自己在更高的道德標準上。」

桑德爾.皮蔡

出生: 1972 年
出生地: 印度馬杜賴(Madurai)
學歷: 賓州大學沃頓(The Wharton School of the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商學院工商管理學碩士

人物大事記

2004: 加入 Google 擔任產品經理,參與包括 Chrome、Gmail 等多項重要產品工作
2009: 是 Google 新瀏覽器 Chrome 問世的重要推手,最終拿下超過 6 成的市占率
2013: 成為 Android 部門的新任負責人
2015: 出任 Google 董事長與執行長至今

Google

美國 Alphabet Inc. 的子公司,母公司市值達 7650 億美元(約新台幣 23 兆 5620 億元),業務範圍涵蓋網際網路廣告、網際網路搜尋、雲端運算等領域,開發並提供大量基於網際網路的產品與服務,其主要利潤來自於數位廣告服務。

資料來源 / 《BBC News》《CNBC》《Economic Times》《Fast Company》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經理人月刊》2018 年 11 月號,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來源:《經理人月刊》 2018 年 11 月






Empty